2017年以來,鄂爾多斯市烏審旗主動適應國家玉米臨時收儲政策調整,率先在無定河鎮引進烏審旗宏豐糧油購銷有限公司進行股份合作經營,成立烏審旗糧食產後服務中心,探索推行“糧食銀行”,構建起糧食企業與農牧民利益聯結新模式,有效解決糧食企業收糧難、經營難等發展困難和農牧民儲糧難、賣糧難,實現糧食企業與農牧民相互依存、相互支持、互惠共贏的雙贏目標。

現場收糧

做好儲糧的文章

變傳統糧庫爲現代“金庫”,建農牧民安全的“糧食銀行”。根據農牧民需求,烏審旗投資4000萬元翻修改建倉庫9座2萬平方米,倉容由原來的4000噸增加到8萬噸,建設與烘乾機配套必要的罩棚、曬場、地坪等配套設施3萬平方米,全面完成消防、排水管網和電路電線地下埋設工作。按照國家標準,更新使用了脫粒機、扦樣器等先進的糧食處理新技術、新設備;改造提升老式糧食烘乾機及水分、溫度在線檢測、自動控制等功能系統9套;配備了接收、發放、輸送、裝卸、通風設備及必要的運輸車輛6臺(套),滿足長期收糧儲糧要求。制定“糧食銀行”運行操作詳細流程,設立糧情測控系統,確保農牧民存糧安全。

烘乾設施

變單一收儲爲“五代”服務,建農牧民放心的“糧食銀行”。糧食產後服務中心爲種糧農牧民提供代清理、代乾燥、代儲存、代加工、代銷售等“五代”服務,減少種糧農牧民購置機械設備的資金投入,降低單戶農牧民曬糧的人力支出。實行農牧戶存取自由制度,企業利用自身倉儲經營條件,爲農牧戶提供糧食儲存等有償服務,在通過契約方式保障農牧戶糧食所有權的同時,將糧食經營權以“定期”或“活期”的形式讓渡給企業,農牧民存糧後,可以直接提取現金,可以直接提取糧食,也可以根據市場價格變化隨時進行結算。建立“糧食銀行”運作規則,農牧戶存糧後,“糧食銀行”爲其辦理“代農儲糧存摺”,存糧折中記錄農牧戶存糧時間、種類、等級、單價、數量(價值)等信息;存糧計值價格由存糧農牧戶和“糧食銀行”根據市場價格協商確定;糧食存入“糧食銀行”,所有權在農牧戶,經營權在“糧食銀行”;“糧食銀行”保持一定庫存量,以便存糧農牧戶隨時取糧。

做好收糧的文章

變爭相取利爲合作“獲利”,建農牧民穩定的“糧食銀行”。糧食產後服務中心從土地流轉、作物種植、農資供應、收割存儲、加工銷售等方面直接與生產廠家和供貨單位進行對接,簽訂長期合作協議,減少中間環節,降低物資成本;糧食產後服務中心與農牧民形成“點對點”合作模式,實現農牧民利益最大化。目前有50戶農牧民將暫時閒置的200多噸玉米存放於糧食產後服務中心,糧食產後服務中心通過加工、貿易等經營行爲盤活糧食資源,在糧食的流動和週轉中獲得糧食的增值效益,儲戶則按照活期存糧每斤補貼2釐,定期存糧6個月每斤補貼3分,定期存糧12個月每斤補貼5分,定期存糧24個月每斤補貼1角2分獲得穩定的利息。糧食產後服務中心向農牧民提供專業化的清理、乾燥、分類等服務,及時傳遞四川、銀川、西安等地市場信息,爲農牧民適時適市適價賣糧創造條件,大幅度提高糧食保質能力,增加農牧民收入,確保農牧民存糧收益穩定。

▶喜報!2018中國地級市全面小康指數前100出爐!鄂爾多斯位居…

▶急!今天起G18榮烏高速鄂爾多斯段各收費所入口開始治超,超限車一律拒行!

▶▶ 超燃手繪動畫來襲!這羣人親的很~

來源:鄂爾多斯日報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