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專家詳解臺灣海峽發生地震上海部分高層居民爲何有震感新民客戶端11月26日消息,據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11月26日07時57分,在臺灣海峽(北緯23.28度,東經118.60度)發生6.2級地震,震源深度20公里。地震發生時,上海部分高層居民偶有震感。上海地震局專家解釋說,臺灣地區發生地震,上海的高層建築或多或少會有震感。但是無論從地震成因和震感影響上來看,此次臺灣海峽地震對上海沒有影響。

據福建臺網正式測定,11月26日上午,繼07時57分6.2級地震之後,08時15分,在臺灣海峽(北緯23.31度,東經118.60度)又發生3.6級地震,震源深度6公里。上海市地震災害防禦中心主任徐永林告訴記者,此次地震發生在臺灣海峽中部的海溝地帶。這個位置處於環太平洋地震板塊上,是地震多發地帶。相比較陸地上發生的地震,海域中發生6.2級地震,屬級別較低,影響也較小。歷史上,該地區都曾發生過8級以上的大地震。

臺灣海峽地震,上海爲何會有震感?徐永林說,上海高層建築比較密集,每一幢高層建築都有自震。遠處傳來的地震波,如果在強度和振幅上與高樓建築的自震頻率相近,就會產生類似“共振”的效果,即使是小地震,也會有震感。特別是居住在20層以上的居民,比較容易感覺到遠方地震波的傳來。有時即使是很小的地震,住在高樓裏的敏感居民,也會有震感;而低樓層居民,很可能就感覺不到。

(原題爲《臺灣海峽發生6.2級地震 專家詳解上海部分高層居民爲何會有震感》)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