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美团收购摩拜单车的事情一出,最兴奋的就是那些自媒体,他们仿佛像闻见鲜血的鲨鱼一拥而上,七拼八凑几个年轻有为的创业者故事,起个“摩拜创始人套现15亿背后,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这样抓人眼球的标题,分分钟写出几个10w+出来。

  批评这些自媒体也并不是不可以,但这么做似乎没有抓到问题的关键。

  这些自媒体也不过是海草随波飘摇罢了,并不能改变潮水的方向。在十多年前,舆论可不是现在这样子,还比较岁月静好,在鼓吹“中产是社会的稳定器”。转眼之间,十多年后社会舆论正把一枚枚焦虑的炮弹射向中产阶级,非得逼着他们不被同龄人抛弃,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曾经很多人认为,处在政治,社会,商业领域中层,是稳定而理想的结果。从社会的主要角色中产阶级到灵活而有强大社会适应力的中等规模公司,似乎都证明了这点。在个人与集体层面中产阶级都被认为具有持久的幸福感。

  然而,近些年来,中等阶层变得越来越不稳定,发展趋势也愈加不可预见,难以捉摸。

  由于结构调整的驱动和滞后的商业及政策应对,正如我们所见,中产阶级正在被侵蚀,或者说有被侵蚀的潜在危机。这种趋势会继续下去吗?

  几十年来,发达经济体中的中产阶级收入上升是中产阶级稳定在政治中心的主要原因。中产阶级和稳定而值得信任的政府机构一道,成为繁荣社会的稳定力量。在商业领域中亦然,中等规模公司里的有活力的环境激起人们的欲望。中等规模公司避免了小规模公司缺乏资产负债表优势的问题,也避免了大规模公司发展成垄断寡头的问题。

  但是中产阶级收入陷入停滞,加上对科学技术发展以及自由的全球化潜在的影响没有足够的重视,这些因素正在逐渐掏空全世界的中产阶级。所以令人满意的中产阶级生活的现状和期望,以及中产阶级提高社会流动性的潜力都在降低。

  中产阶级规模的缩小除了弱化了重要的稳定社会的力量之外,在西方也点燃了“愤怒政治”,削弱了至今由执政党控制的政治中心的地位。随着两极化和碎片化的趋势上升,两党政治变得越来越难以实现。

  这在多次大选中就有体现,比如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中,点燃锈带失落的蓝领愤怒的特朗普和煽动还要还学生贷款的年轻人的桑德斯,一左一右两个极端在美国掀起风暴,最终特朗普战胜了建制派候选人希拉里胜选。

  这种趋势也反映在专家和机构的观点正在失去公信力上,所有的这一切也导致了极端政党或反体制运动势力的增长。

  在商业活动中,中等规模的公司也被认为是不稳定的。在许多领域,中等规模的公司面对着来自一些小干扰者和他们的竞争对手带来的更大挑战。其中包括金融领域,更高的监管成本在侵蚀中等规模的公司。这从缺乏强有力的母公司的中等规模公司被兼并的数量可以看出。本文开头提到的摩拜单车被美团收购,就是一个中等创业公司被最终兼并的故事,这对于摩拜单车来说已经是不错的结局了。

  中产阶级被侵蚀真的无可避免吗?我们现在身处于经济学家所称的“多平衡点”的中央,这可能带来一个接一个的不利影响还是转化成更多的可能性?自然回归的倒退和积极的政策会恢复中产阶级的稳定和利益吗?

  考虑到技术的快速变化和政治混乱的因素,现在还难以预测以后会有什么问题。但似乎有足够的暗示表明,在特定领域中,如果政策可以快速作出反应,强有力的中产阶级可以得到改造,尤其在涉及经济政策方面,最终对结构转变和分配效应的重要性有更好的认识。

  例如,经济学家开始抗拒过多依赖注重系统模式但脱离实际的简单论断。他们也开始纠正金融联系不足和从行为科学中洞察到的内容,还有对于单一均衡状态的过分强调,他们加深了对与科技有关的结构调整加速影响的认识,以及和愤怒政治活动的理解。

  这些反馈到政策中越多,政党会采取越多令人信服的行动,尤其是如果这些行动由更得民心的领导人实施的话。

  所有的这些做法有助于恢复中产阶级的信念:中产阶级足够强有力推动社会的稳定与繁荣。这需要时间和持续努力。如果失去信念,加速的科技变革,脆弱的国际秩序会让未来变得难以预见,普通人变得更加不安。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