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肉喫多了會致癌嗎?

苦絲瓜比砒霜還毒?

這些真相,大多數人不知道

今天,小編就帶你揭祕

喫雞肉會致癌嗎

近日,牛津大學的一項新研究發現,喫雞肉等家禽讓人處於患特定癌症的高風險中。例如,惡性黑色素瘤,非霍奇金淋巴瘤以及男性的前列腺癌。

網傳新聞截圖

其實,這則報道的言論(試驗數據)過於片面,並不存在代表性,沒有足夠且明確的證據可以證明喫雞肉會增加癌症的發病風險。

雞肉是一種簡單且非常不錯的肉食,富含優質蛋白質且吸收率較高,和癌症之間並無太大聯繫,癌症並沒有如此簡單的患病機理,而是由衆多因素共同制約而導致的。

因此,所謂的“喫雞肉致癌”,只是一種“噱頭類言論”,並不存在嚴謹的科學原理和因果關係,只是科學領域的一種“觀察性研究”而已。

“雞尖翅”全是毒素嗎?

首先,我們要弄清楚,尖翅和翅尖是完全不同的兩個部位,不可“一視同仁”。

翅尖是雞肉的翅膀,而雞肉的尖翅是雞等禽類屁股上端長尾羽的部位,也就是我們所謂的“雞屁股”。

有人說“雞翅尖是給雞打針的部位,容易蓄積抗生素,對身體有害”。

事實是,雞在集約化養殖過程中的確可能會用到抗生素,有些抗生素是注射型的,注射的部位一般會選擇皮比較松的地方,一般會選擇翅膀下面,而不是各位所想的“翅尖”。

更需要注意的是雞在打針之後藥物會迅速擴散到全身各部位,如果說打針的地方不能喫,那雞身上的所有地方好像都不能喫了。

雞屁股,因爲含有兩種不能喫的腺體(腔上囊和尾脂腺)所以不建議喫,其實在正規超市售賣的雞肉(商業化屠宰)中已經將雞屁股去除了,完全不必擔心。

因此,尖翅不等於翅尖,雞翅可以喫,但是尖翅(雞屁股)還是不喫也罷。

雞脖子不能喫?否則會中毒?

關於雞脖子不能喫的言論流傳已久。

其實雞肉體內是沒有成形的淋巴結的,一般只有起相同作用的淋巴集結體(是幾個或幾十個淋巴小結聚集成團構成的淋巴集結體)。如果它們沒有發生病變,充分加熱後少量食用並不會存在問題,況且這些淋巴集結體多數分佈在皮下。

所以,如果偏愛食用雞脖子、鴨脖子等,但又不願意喫到淋巴組織,去皮食用就好了。

十年雞頭賽砒霜?

民間素有“十年雞頭賽砒霜”的說法,其實這個說法是謠傳。

雖然雞通過頭部的嘴喫進食物,但食物還是要到胃腸才能消化吸收,進入血液。即使有毒素,也是通過肝臟、腎臟等內臟器官進行處理,並不會特別地積累到頭部。

所以,只要是正規途徑購買的雞頭,徹底烹調熟透就可以放心食用。

雞的這個部位不建議喫

雞皮很好喫,是因爲其中含有很大一部分脂肪物質,脂肪物質攝入過多容易增加肥胖、高血脂等慢性疾病的發病風險。相對而言它的營養價值不高,這是不建議喫的原因,和激素等問題無關。

雞肉怎麼喫更健康?

雞肉在營養學上屬於白肉,用雞肉替代一部分豬牛羊肉是有益健康的。不過,現在很多人都喜歡喫烤雞、炸雞啤酒,這種喫法就很不健康了。

到底如何喫雞更健康呢?建議大家從這幾個方面做起:

1.優先喫雞胸肉。

雞肉中脂肪最少的是雞胸肉,大腿肉次之,雞翅膀最高。

2.儘量喫去皮的雞肉,少喫雞皮。

雞皮的問題是脂肪含量太高了。國外研究發現,喫去皮雞肉有利於預防隨着年齡增長出現的體重增加,而喫帶皮雞肉則效果正相反。

3.少喫炸雞、烤雞。

炸雞脂肪含量太高,儘量喫清蒸;紅燒也要少放油和鹽。烤雞溫度高,容易產生丙烯酰胺、苯並芘等致癌物質。

4.少喝雞湯。

傳統都會認爲雞湯更營養,而燉湯後的雞肉鮮美程度下降,喫起來比較“柴”,就被人們嫌棄。其實,無論雞湯、肉湯還是魚湯,湯的蛋白質含量遠不及肉塊本身。因爲湯的主要成分是水,好喝的雞湯中油和鹽都很多。

5.喫雞要適量。

我國膳食指南推薦每天40-75克畜禽肉。喫太多了能量攝入太多,也不利健康。

除了肉,我們還會喫大量蔬果

可有些蔬果會有中毒風險

平時一定要多留心!

苦絲瓜比砒霜還毒嗎?

有苦味的絲瓜有毒!在苦味絲瓜中毒的病例中,醫院的化驗結果顯示,中毒者的排泄物中含有鹼糖甙生物鹼這種毒素,而這種毒素就來自發苦的絲瓜。

但是,苦味絲瓜毒過砒霜的說法並不太確切。砒霜是三氧化二砷,而鹼糖甙生物鹼是一類物質,不同的生物鹼毒性不一樣,因此不可簡單地進行比較。

並不是所有的苦味絲瓜都有毒。絲瓜發苦的原因主要有兩種:一種是絲瓜授粉時產生串粉導致的發苦,這種絲瓜是有毒的;另一種是在氣候異常等環境因素的影響下導致味道發苦,這種絲瓜是無毒的。

還有哪些蔬果有中毒風險?

發芽土豆:土豆在潮溼,微熱環境下易發芽,一旦發芽或變青就會大量積累龍葵鹼這種毒素,非發芽區毒素含量同樣較高。所以只要看到土豆發芽了就必須扔掉,切不可把芽削掉之後喫!此外,建議土豆低溫、避光保存,且不要長期貯存。

青番茄:未成熟的青番茄也含有龍葵鹼,和發青發芽的土豆的有毒成分相同。注意,有一些品種的番茄成熟之後就是青色的,這是可以喫的;普通番茄未成熟發青則不要喫!

不熟的四季豆:生的四季豆中含有皁素,植物血球凝集素和胰蛋白酶抑制劑等,食用可強烈刺激消化道,但是高溫可破壞這些物質的結構,因此四季豆一定要完全炒熟了再喫。

鮮黃花菜:新鮮的黃花菜中含有秋水仙鹼,秋水仙鹼本身無毒,但是進入人體後容易氧化生成劇毒的二秋水仙鹼。好在秋水仙鹼易溶於水,且高溫易破壞,因此,只要適當烹調便可放心食用。

多喫蔬果對我們的健康有益

但同時也要多留個心

外表、味道有異的蔬果

不要喫!

END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