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控中心 安定有序應對大雪造成的航班調整

近日,根據VariFlight最新發布《2018年10月全球航空公司到港準點率報告》,亞太大型航司榜單中,山東航空以93.27%的到港準點率,蟬聯亞太區中國大型航司準點四連冠。中國大陸地區十大主要客運航空公司排名中,山東航空衛冕準點冠軍。同比去年,山東航空準點率提升最快,同比提升8.17%。航班正點運行是旅客的核心訴求,也是“厚道服務”的基本體現。近年來,山航實施“航班正常工程”,航班正常率一直位列全民航前茅。

圍繞核心 構建“2-5-5-5”指標體系

2018年以來,按照公司統一部署,山航運行控制中心牽頭組織了航班正常專項整治活動,多措並舉狠抓航班正常水平提升,山航運行控制中心副總經理馬洪濤告訴筆者。今年初,山航各個分公司、基地、營業部區域管理職能得以優化,濟南及各分公司地面服務業務、客艙清潔業務職能與生產指揮職能有效整合,營銷委克服困難、主動擔當,將原先分散的客運、貨運、航站等職能進行整合,集中到營業部統一管理。

正常率的提升離不開科學的指標體系引領,2018年以來山航構建了《2-5-5-5運行質量指標體系》,按照預先管理、過程管理、結果管理的閉環管理理念,以“公司航班正常率和行業排名”爲核心,通過對運行控制品質指標、現場保障品質指標、航班編排品質指標等三大支撐指標體系的有效控制,持續加強航班正常管理。

山航運行控制中心運行管理單元經理孫時慰告訴筆者,“2-5-5-5”運行質量指標體系中所有指標能夠完整、立體地呈現每個航班、各個環節的管控質量情況,爲精準分析、合理管控航班質量奠定了基礎。

山航運行控制中心總值班室運行管理單元高級運行品質分析員李振輝告訴筆者,《AOC工作手冊》作爲公司級運行管理手冊,規範了航班正常性政策標準、組織管理架構、日常管理規定、會議機制及工作流程等內容。“爲適應運行環境、局方政策及公司職能的不斷變化,近三年我們這本手冊光改版就進行了3次,持續釐清相關工作職責和完善相關工作流程。”李振輝說。

計劃編排是基礎 重點關注低正常率航班

“科學合理的航班計劃編排是航班正常的基礎。”馬洪濤告訴筆者,每年2次針對航班換季計劃編排進行優化,對於航班正常率提升尤爲重要。山航根據多年來航班換季的季節特點,對航段時間、過站時間進行梳理評估,不斷優化航班編排。據瞭解,爲了更合理地編排航班,山航定期組織航班計劃專題工作會議,召集營銷委、飛行部、工程技術公司等關鍵部門回顧航班計劃,對飛機定檢、運力安排、機組匹配等方面進行評估,有效地提高航班計劃編排科學性。此外,根據歷史運行數據分析,對於部分低正常率航班實行強化管控,通過適度拉長航段時間、過站時間的方式讓航班儘量追回延誤時間。

孫時慰拿出一條典型航線舉例跟筆者介紹,SC4872(杭州-煙臺)這個航班在今2月份,因正常率較低、公司原因佔比最高被列爲公司重點保障的紅色預警航班。“這個航班的特點是前序航班SC4841/2(煙臺-哈爾濱-煙臺)-SC4871/2(煙臺-杭州-南寧-杭州),因航路擁堵、流控,經常到達杭州時間晚,導致航班順延。”孫時慰說。一方面,在生產上運控中心積極組織各部門全力保障,內部做好協同,同時加大外部與空管、機場協同,提高整個航班連線的正常率;另一方面,在南寧機場增加過站時間,緩衝前段的延誤,拉長杭州-煙臺的航段時間。即使前段航班晚到,杭州機場起飛延誤,但因爲航段時間富裕,仍能爭取落地正常(民航局規定航班起飛正常或者落地正常即判定航班正常)。通過兩方面工作,該航班正常率得到大幅提升,既保障了旅客出行又緩解了正常率考覈壓力。

此外,山航運行控制中心深入解讀局方《航空公司備份運力政策實施指南(試行)》文件,分析研究延誤指數、軟備份、硬備份運力預留標準和條件,制定公司備份運力實施控制程序,並已在濟南、青島、廈門基地預留硬備份運力,有效緩解波及延誤,提升航班正常水平。

緊抓過程管控 首發航班是關鍵

正常率的提升,另外一個重要的抓手就是緊抓過程管控,精細化生產運行全鏈條。堅持問題導向,健全每日、每週、每月運行分析例會機制;強化低正常率航班管控,完善航班預警管控機制;優化航班大面積延誤會商機制,積極落實局方、各機場運管委要求;大力開展快速過站專項行動,細化現場保障作業標準時長;加強氣象情報系統建設,提高惡劣天氣告警能力;全面提高生產系統集成化、智能化,完備運行控制支持系統。

李振輝告訴筆者,運控中心緊盯不正常事件,聚焦短板和關鍵環節,深挖航班現場保障各環節的薄弱點,針對性制定整改提高措施,提升現場保障效率。對部分航班啓用快速過站程序,規範一線操作人員處置動作,激發全員積極性和主動性,縮短地面停留時間,今年1月-10月份共縮短過站時間780.9小時。

“一線飛行部隊對航班正常工作非常重視和支持,將航班正常與飛行安全並重。” 山航飛行部機組資源調度中心經理王鵬說。今年來,飛行部進一步加強飛行機組的進場時間控制,加大機組進場時間的提前量,提前做好飛行前準備,增大保障時間餘度;同時教育全體飛行人員以公司大局爲重,克服困難,積極做好不正常航班的保障工作,因此湧現出大量的優秀事例,在公司範圍內營造了積極向上的工作氛圍。

首發航班也是影響航班正常率的重要因素之一。“首發航班一旦遇到延誤,後續航段可能會受到影響。”馬洪濤說。爲了讓首發航班準時甚至提前出發,山航全員上下做了很多努力。通過提前上客、提前關門、後排乘客先登機等措施,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首發航班的保障效率,爲後續航班留出了足夠的“保險時間”。衛生、餐食、組織旅客登機一系列工作環環相扣,每一項能夠提前一分鐘對於航班正點來說都極爲寶貴。“航班正常率的提升全員努力的結果,爲了提升航班正常率,營銷委、飛行部、客艙部、工程技術公司等衆多部門克服困難,主動擔當。”馬洪濤說。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