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理工往事 | 中國太陽能光伏產業領軍人物,澳大利亞國家科學和工程技術院院士施正榮

中國太陽能光伏產業領軍人物,澳大利亞國家科學和工程技術院院士,我校79級校友、光學儀器專業學生施正榮,講述“理工往事”。

“計劃性學習與生活,讓我受益匪淺”

1979年,16歲的施正榮第一次離開鎮江,跨越千里來到白山黑水的大東北。

“剛來長春時氣候很不適應,穿着厚實的棉襖棉褲,食堂裏大多是粗糧,慢慢地後來一頓飯能喫三個黑麪饅頭。”幸運的是,班裏的本地同學、靖班長、李曉明老師都對他很照顧。漸漸地,他與同學們建立了深厚的友誼,也習慣了東北的學習與生活。

對施正榮來說,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學校的半軍事化管理——早上6點長跑、早自習,晚上10點熄燈,幫助他養成了非常規律的學習、生活、娛樂、鍛鍊的習慣,非常有計劃性。“雖然我們不能要求現在的學生也做到這一點,但是經過這種訓練,一定會在他今後的事業上有很大的幫助。”學校濃厚的學習氛圍和老師的從嚴要求讓他至今難忘,“一個月一小考、一季度一大考”的嚴格要求,讓學生們不斷地處於緊張的學習之中。“每天晚上,英語老師都會在101教室爲學生補課,發放整理好的資料與習題,學生也自願去那裏上自習。”雖然學習很苦很累,但施正榮不竭地吸收着知識的養分,並在大三那年拿到了全校英語競賽第二名。

那時,每有閒暇,施正榮都會去其他學院蹭課,根據興趣旁聽激光紅外、基礎物理等課程,有時甚至參加考試,在跨專業的交流過程中,不僅拓寬了知識領域,也使自己對科研本身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因此大二的時候他就決定將技術科研作爲未來的職業發展方向。

“基礎是一切萌芽生長的可能”

1983年,施正榮收到的一封信,影響了他的一生。

那年他大三,爲了備考研究生,他給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的王之江老師寫了一封信,詢問考研該如何準備。王老師回信很快,寥寥數語卻讓施正榮醍醐灌頂,一直記到現在——考研究生最關鍵的是你的基礎,而不是你的專業。大學期間,要把基礎學好。“站在現在回首過去的學習與工作,真的如王老師所說,基礎是一切萌芽生長的可能。”一方面,基礎知識意味着橫向能力的打通,在面對不同行業的差異化、不同發展階段的變革時,都能從容應對,快速學習,高效適應,從而不被時代所拋下,也不被某一個行業所束縛;另一方面,基礎知識意味着底層思維的錘鍊,比如理科的邏輯思維、寫論文時查閱資料的方法、辨證思考問題的習慣等,都會對未來工作產生巨大作用。

收到回信後的施正榮,嚴格按照王老師的建議,對高等數學、工程力學等基礎知識的學習始終沒落下,並通過查閱論文,時刻掌握最新最前沿的研究工具與學習方法。最終,施正榮成爲系裏唯一一名成功考取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研究生的同學,繼續他所熱愛的科研事業。

“奮鬥、自信、感恩、堅持”

1988年,碩士畢業的施正榮被公派到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留學,師從“世界太陽能之父”、2002年諾貝爾環境獎得主馬丁·格林教授。憑藉着自己的努力和天賦,施正榮不僅很快獲得了博士學位,還獲得了10多項太陽能電池技術的發明專利,並且成爲世界上首個攻克硅薄膜生長在玻璃上難題的人。

2001年,施正榮攜技術回國,正式成立了無錫尚德太陽能電力有限公司。僅僅四年,產能就達到了540兆瓦,銷售收入達100億美元,躋身世界光伏行業前三強,被譽爲“光伏界的微軟”。他本人也被英國《衛報》評爲“能夠拯救地球的50人”之一。“我剛回國的時候,國內光伏發電的成本是一度電4-5元,現在是一度電0.6元;光伏組硬板之前是每瓦8美金左右,現在是4毛美分。這些都表明過去十年光伏產業發展的巨大成就,主要得益於科技創新、資本市場投資、產業政策,產業鏈的形成“我創業成功的故事,屬於學者型創業”。

2008年,施正榮出資1000萬元,在長春理工大學設立正榮獎學基金,用來獎勵和資助在校全日制本科生和研究生中的優秀學生。“我讀本科的時候,國家獎學金給予我很大支持。今天我有這個能力,就應該做出回饋。不僅是金錢的資助,更是一種精神的傳承——奮鬥、自信、感恩、堅持。”

2013年離開尚德後,他繼續進行着自我迭代與升級,“我剛創業的時候,重要的是建立產業鏈,降低光伏成本。現在光伏成本已經降到了接近自由市場的程度,儲能、能源管理、智能電網等這些能源交易行爲逐漸顯現,光伏的應用場景也開始變化。沿着這條思路來看,我有很多事情可以做。”2016年,他與團隊推出了適應光伏應用場景變化的新產品——eArche,並且在各種場合強調“創新”和“年輕人”,用自己的經驗和資源優勢,爲年輕人創造更多機會。“爲人類構建一個綠色、可持續、享樂型的未來”,是施正榮的美好心願。

供稿:黨委宣傳部  新聞中心

撰稿:於英煥  賈惠淇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