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網大縮水,還是頭部玩家悶聲賺大錢?

新規後,網大上新數量驟減,但網大頭部資本從未撤離,老牌公司依然悶聲賺了大錢。但,沒有一部真正的代表作,使得大部分人沒有感知到網大利好的變化。在固有男頻客戶逐漸流失的情況下,加深開拓網大女頻市場也許是條出路。

來源:傳媒內參-傳媒獨家

文/蘇湛

對於2019年的網大來說,週期短、回本快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了。過去堆積在網大身上的問題,大多在於三毛特效、網紅臉、題材同質化嚴重,如果仔細觀察,這些問題如今在70%左右的網大中,得到了極大的改善。

不可否認,網大整體質量是往上走的,雖然上線數量堪憂,但我們也注意到,頭部活力依然不減,不僅老公司依舊保持活躍,分賬TOP10影片中,不少新公司也已經開始湧現。但是,隨着影視行業的發展,網大主動或被動滋生出許多新問題,再一次將其陷入困境。

必須面對的現狀就是,沒有一部真正的代表作,很難讓大部分人更爲具象化地感知到網大利好的變化。拋開從業人員,大衆對於網大的印象並未減少,口碑提升也舉步艱難。

備案新規以來

網大經歷多次“擰乾”致數量驟減

2019年,7月份網絡大電影全網上線57部, 2019年8月,全網上線網絡大電影共39部,其中愛奇藝21部,優酷8部,騰訊視頻7部,搜狐2部,全網1部。這樣的上新數量,基本上回到了2014年網絡大電影誕生之初的水平。自2014年3月愛奇藝提出“網絡大電影”概念開始後十個月內網絡大電影共上線450部,平均每月45部。

七八月份網大上新數量驟減,最主要的原因是7月初廣電總局要求舊規備案“抽查”變成了“必查”,多部已經拿到上線備案號的網絡大電影被要求被要求重新提交成片審覈材料。

類似的“重審”,並不是第一次。在2月份備案新規實施之前,網絡視聽內容一直都是由平臺統一負責報備,平臺自審,廣電不定期抽查。被抽查到的影片,就不得不撤檔甚至下線,接受廣電審查。按照廣電總局的要求,視頻網站需要在每月中提報次月排播計劃。但根據視頻平臺發給片方的通知來看,在按照舊規備案要審查成片的情況下,接下來視頻網站網大上新數量減少的情況,未來或許還將持續。

眼下正值獻禮季,各大衛視、各平臺、院線紛紛推出有關主題的影視作品,反觀網絡電影,除了愛奇藝新上線的《大地震》,似乎鮮少有聲音。據悉,年底會有幾部獻禮建國70週年的網大上線,其實這些獻禮網大大部分都是7—9月才立項、或者開機。

由網大項目的立項的滯後性也可以看出,許多網大從業者也一直保持“跟風”“快錢”的創作習慣。備案新規後,許多網絡大電影小公司改行另尋出路,是一個不得不面臨的重要抉擇,半年備案一部,一年只能拍上一部,致使部分網絡影視公司已經無法生存。

千萬分賬背後

頭部公司競爭激烈,依然悶聲掙大錢

7月份,視頻網站增破千萬分賬的網大共有3部,其中愛奇藝2部,優酷1部,這3部影片單月分賬都在1600萬以上。愛奇藝方面,7月票房月榜中,《陳翔六點半之重樓別》《捉妖大仙2》和《至尊先生》包攬前三。優酷方面,奇幻大片《水怪》上線6天分賬1043萬,上線20天分賬1769萬,成功登上票房榜首。

8月新片中,《雙世青蛇》與《蜀山降魔傳2》票房分賬突破千萬,位列月榜冠亞軍。《越域重生》以國際班底奉獻了不俗的製作水準,上線三天票房分賬即突破200萬,也出現了《暴躁家族》等更爲多元的作品。

票房TOP中,不僅有淘夢、映美傳媒、新片場影業、奇樹有魚等老牌網大公司的身影,也不乏華策娛樂、榮信達影視這種傳統公司的佈局,而且還有星語影業、傳影文化(項氏兄弟)這樣的後起之秀,和元辰世紀文化、加叔影業、萬唯影業這樣的新入局者。

“七千萬”“八千萬”,這是去年《靈魂擺渡·黃泉》和《大蛇》兩部網絡電影票房分賬,與此相比,今年還沒有爆款。但好在各家視頻平臺的會員數增勢很好,分賬市場都將是未來視頻網站影視的一大趨勢。作爲率先入局的網大,前景依然可期。結合各頭部公司即將上線或正在製作、籌備的網大項目來看,包括《百日迷霧》《我是一隻小小鳥》《秋寒江南》《倩女幽魂之人間情》《東遊》《大蛇2》《火神》《奇門遁甲》等,不乏一些大IP和實力團隊的精品鉅製。

可見,雖然網大上新數量減少,但資本層面並未冷落網絡大電影,頭部公司的競爭依然激烈,影片的吸金能力也依然強勁。同時,因爲市場和政策等因素,給部分新公司創造了前所未有的機遇。

固有男頻客戶逐漸丟失,

加深開拓網大女頻市場也許是條出路

我們看到最新的備案中,公版IP近乎沒有,西遊記、狄仁傑、山海經、聊齋等因爲電視劇裏的翻拍劇已經被點名監管,這樣的情況下,公版IP被嚴控,也很自然。

除此之外,古裝題材被嚴控,必然會打亂部分網大公司的製片計劃。最新的7月份網絡電影規劃備案通過252部,但古裝題材只有5部,佔比不到2%。4個月時間,從80部下降到5部,從佔比32%降低到佔比不到2%。從票房Top榜來看古裝題材只有5部,雖然依舊佔據了半壁江山,但與以往7、8部相比,已經明顯減少了。但是我們可以看到除了古裝題材之外,怪獸片《巨鱷》、動作喜劇《暴躁家族》、科幻片《星際流浪》、中美合拍的動作懸疑《越域重生》等影片的上榜,也讓網大更加多元化。

未來撐起網大數量的可能是現實題材,但真正撐起網大票房的,或許是科幻和魔幻題材。2019年的分賬過1000萬的影片評分普遍較低,目前評分最高的是《大漢十三將之血戰疏勒城》,在豆瓣有6.1分,而年冠《鬼吹燈之巫峽棺山》只有3.5分,很多電影甚至沒有評分。業內經常會說IP是把雙刃劍,這對目前的網大來說很難,所以極易獲得差評。

網絡電影和院線電影有着互補的關係,有不少團隊急於擺脫掉網大標籤,一味模仿院線電影的敘事手法、影像風格、拍攝手法等,這是不可取的。其實,除此之外,還是有很多影視公司和團隊,想給網大擺脫蹭熱點、蹭IP、缺乏創造的標籤,力求原創、打造深度內容。精品化和差異化是一直是內容深耕的方向。

模仿造成的趨同化一直在消磨原有觀衆,如果摘掉所有的枷鎖,網大還可以從哪裏下手呢?我們從受衆分析來看,2018年TOP20網大中,《大蛇》《新殭屍先生2》《超級大山炮之海島奇遇》《罪途1之死亡列車》《罪途2之救贖代價》《特種兵歸來1:血狼之怒》等,均是視覺系男性向作品。這是網大培養的固有用戶,在電視劇中,“得女性得天下”的理論是否能應用的網大呢?女性觀衆在選角、演員顏值、服化道、特效、畫面呈現上有着更高標準,更在劇情層次、情緒打動、情感體驗上有着嚴要求。從長遠來看,“女頻”網大也符合網大深耕的創作要求。

網大應該是電影工作者相比於院線更容易積極開拓創作思路,勇於創新嘗試的平臺。認真創作優質故事,提高影視拍攝水平,從場景、服裝、造型、道具、聲音、特效等環節,提升作品品質。找到屬於自己的“個性化”,這是所有作品創作的基本要求,也是網大踏實落地,頻出爆款的基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