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全市保障农牧民民工工资支付工作会议召开。通报了前10个月农牧民工工资支付工作的进展情况,分析了当前治欠保支工作面临的形势,部署2019年春节前保障农牧民工工资支付工作,确保农牧民工及时足额拿到“辛苦钱儿”。

(资料图片)

会议指出,1至10月份,全市受理拖欠工资类案件967件,涉及劳动者5784人,投诉金额1.23亿元;已结案767件,涉及5071人,追讨工资1.06亿元。年底将近,农牧民工举报投诉即将进入高峰期。总体来看,我市农牧民工工资支付工作形势依然严峻。

对此,我市将在全市范围内启动问题排查整改、案件限时清零、失信联合惩戒、预防应急处置、警示宣传教育“五大任务”行动。市、旗县区人社部门要加大案件化解力度,政府项目欠薪案件要在12月底前清零,其他案件要在春节前清零,实现无拖欠的工作目标。其中,要加大对农牧民工集中的建筑、交通、水利等施工企业,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餐饮服务等易发、多发欠薪问题的行业进行全面整治,尤其要把政府投资工程项目和工程建设领域作为重中之重。按照自治区要求,今年如果哪个旗县区政府投资项目发生欠薪案件问题,治欠保支年度考核就要一票否决。

按照工作部署,下一步,要畅通农牧民工维权渠道,各旗县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要普遍建立监察微信公众号,开通在线咨询、法律法规查阅等内容,实施举报投诉事项一次性告知;对重大、疑难案件要加大督查督办力度,抽调骨干力量,会同有关部门组成专案推进组,确保案件得到及时妥善处理;加强行政司法联动,对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的案件,及时移送公安、司法部门依法处理。对无故拖欠农牧民工工资,或因欠薪违法行为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或极端事件,符合《拖欠农牧民工工资“黑名单”管理暂行办法》规定情形的,人社部门要依规列入“黑名单”,并联合有关部门从市场准入、项目招投标、融资借款、降低从业资质等方面实施联合惩戒,使欠薪企业“一处违法,处处受限。”

红山晚报记者:刘波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