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鮑身邊緣因有很多裂痕,容易藏有鮑魚殼,購買時選一些裂痕較少的,可節省些工夫,過往有些窩麻鮑有(豆腐心),那是由於急速局乾鍋中魚身外幹而內不幹的原因導致,這種鮑魚往往見在平滑表面突然有些凸起,當然是劣貨了,不過近年來已很少發現。大連鮑通常多以魚貨或急凍形式出口,製成乾貨的比例不多,由於製作技術尚未到家,幹鮑魚只有放七成幹身,嗅之有股藥水味,表層見在鹽花,肉質很韌,但比蘇洛鮑好些。

魚翅分類

57種海鮮乾貨,把魚翅、鮑魚等海里八珍都給說齊了!

一、魚翅按以下四種不同情況分爲:

1. 照鯊魚的品種分爲:

分黃膠翅、羣翅、海虎翅等。

2. 生長在鯊魚身上的部位分爲:

勾翅:取自尾鰭,全鰭無骨,故加工後成數最高。翅針粗長,價錢亦最貴,多作散翅用。脊翅(又稱只翅):取自背鰭,翅針較幼短,我作包翅用。翼翅(又稱翅片):取自胸鰭,翅針最幼小,翅身薄,價錢較低,多作散翅用。

3. 按溼發後形態來分:

包翅(酒樓多寫作鮑翅):又稱排翅,翅針緊連着柔軟的骨膜,成梳形扇狀。散翅(酒樓多寫作生翅):翅針獨立成一條條模樣。

4. 按是否經加工來分:

魚翅來自鯊魚的鰭,主要是背鰭、胸鰭、可分別製得脊翅、翼翅和勾翅。其中脊翅多呈三角形,與勾翅一般兩面顏色相近,但翼翅則多呈長身,兩面顏色不同,即所謂(陰陽色)。

二、天九翅

天九翅以大見稱,有的長越4英尺。天九原是一種賭具,天是文子最大,九是武字最大,既然這種翅體型龐大,便命脈名爲天九翅了。

按不同來源,天九翅可分兩種,即(牛皮天九翅)和(挪威天九翅),均以翅針粗壯見稱。

牛皮天九翅源於鯨鯊,也稱牛皮鯊,是世界上最大鯊魚品種,長可達20米,重5噸。

魚體大,取其魚鰭製成的翅也小不到那裏去。牛皮天九翅色澤灰黑,背鰭十斤八斤一塊亦等閒事矣!至於尾鰭即勾翅,更是又大又重,不過翅針喫起來會較感粗糙,且灰味較重,若浸發不當則易暴珍天物。

至於挪威九翅,源於姥鯊,這種鯊魚爲世界第二大鯊魚品種,成長後體長可達15米。

挪威天九翅較之前者體積稍細和薄少許,皮外層淺灰色,沙浮凸,很易弄傷手,處理時要小心,此翅老化者,枯骨頗多,但嫩身者不但翅針粗長且柔軟滑嫩,翅皮亦極爽滑,肉膜不厚,尤以背鰭和尾鰭最佳,爲時下最好的一種天九翅。

浸發天九翅,可先用大熱水浸,滾松後用刀颳去沙層,放熱水中15分至1小時以滾松皮支肉膜,再去沙去骨後,用姜蔥酒煨之即成。

三、羣翅

羣翅,有翅中之王的稱號。其針粗壯,肉膜薄,入口香滑,尤其膠質豐富,更受外省人喜愛,每年臺灣和中國大陸均從香港轉口不少。它爲犁頭鯊的鰭。

犁頭鯊是漁民及一般人對這種魚類的俗稱,更爲準確的叫法,是稱之爲犁頭鰩。

從生物學的角度觀之,鯊和鰩都是軟骨魚,但一般的鯊屬於投側孔總目,即眼和鰓孔在側位,胸鰭遊離,但鰩則爲下孔總目,眼在上痊,鰓孔在腹位,胸鰭與體側癒合。

犁頭鰩形狀扁平,吻長,三角形突出,大的體長可達2米,體重百多斤的便需近十年時間生長,故產量不多。

細分起來,羣翅亦有黃沙羣翅、珍珠羣翅、黃羣翅、棉羣翅、軟沙羣翅等多種。經亞洲區太平洋海域出產最多亦最好,中東亦有來貨,但稍嫌鹽分重些。

棉羣翅,以東印度羣島一帶最多來貨,體型較小,淺來黃色,翅針粗且入口稍覺粗糙,故不大爲香港食家所欣賞。

軟沙羣翅,外層有斑點,翅身薄,食起來很軟滑,尾部翅針相當豐富。

浸發羣翅,可先煲滾水,把翅放入分鐘後,即收火局2小時,再撈浸冷水,去沙退骨,至發脹成包形即可,外形相當美。

四、海虎翅

海虎翅是相當有名的魚翅,翅針粗壯,以之作上價的清湯海虎蟹王翅。

海虎翅的來源以南美太平洋區最多,其背鰭相當厚,論體積可與白青相媲美。沙色灰黑色,勾翅體積亦相當大,以金山雙頂勾爲名堂擺在海味店或食肆的玻璃飾櫃中往往甚受注目,不過這種翅的翼翅翅針雖粗壯但稍疏,是美中不足之處。

五、骨翼翅

骨翼翅的主要來自南美洲,因當地海域無九翅出主,所以這種骨翼翅就成了最大的翅,當地人稱之爲GREAT,來到香港,音譯成的。

這種翅體型長,翅針粗而無臘膜,沙色青中帶黃,背鰭、尾鰭都很厚身,作爲散翅,有翅中之王的稱號。

浸發斤兩爲每的可發得18-20兩左右。

六、軟沙翅

軟沙翅俗稱大王翅,翅針軟滑,沙皮灰色,肉膜薄。背鰭和翼翅都很大塊,勾翅也以體積大見稱。若以勾翅大小排位,天九翅居首,骨翼翅第二,排第三位的便是軟沙翅了,至於屈居殿軍的則是海虎翅,這四種翅都往往成爲海味店陳列車擺放引人注意的陳列品。

七、五羊翅

五羊翅來自日本,外皮沙層啡色,沙幼。

五羊翅背鰭可作包翅用,翼翅及尾翅鰭作散翅用,若散翅以翅針粗幼排列

八、天使翅

這種翅屬於近二十年纔開始使用的一種魚翅,其體積不大,形狀與珍珠羣翅相近,翼小尾闊沙粒粗,產於南美洲區。

懷於沙粒粗,加工工序也就繁重些,通常加工商會將之加工洗淨作勾翅放鋪售賣。

57種海鮮乾貨,把魚翅、鮑魚等海里八珍都給說齊了!


九、白蟬翅

其體積不大,一般只有四五英寸長,產這種翅的鯊也只有幾斤重而已,它是制翅餅的原料之一,另外也可起骨處理曬乾入海味鋪,爲一般家庭所樂用。

十、青蓮翅

也稱高茶勾翅,是一種翅針粗而軟滑的品種,作紅燒大散翅最宜。其實,產青蓮翅的鯊魚,以尾訓製成。

十一、密骨翅

密骨翅形格分兩種,一種稱瘦水形,骨似竹簾中的竹片密密分佈,加一種有肥水形,翅骨闊大,翅身特長。

它屬低價貨色,一般只作堆翅或翅餅的用途。另有一隻骨翼形密骨,外形美觀,但翅針疏、皮厚、肉膜厚,亦只能用作堆翅或翅餅。它也稱散翅之王。

十二、牛皮鯊翅

這是屬於翅身很粗糙的翅,沙黃色。只是背鰭有翅針,翼翅則翅針很少,屬於下價貨色,通常用來作翅餅用途。

十三、磨盆鯊翅

亦屬質劣的翅,是作翅餅原料之一,肉膜厚,屬下價貨。

十四、黑沙翅

屬下價翅,翅針比前者稍多些,但也很幼,背魚較發達,去骨去沙後在海味鋪發售,翼翅則作翅餅原料。

十五、竹鯊翅

在魚翅之中屬於無食用價值的一種,外層呈黃色,骨紋呈竹節形,處理後只見骨而不見翅針成分。產區在東南亞和南美一帶。

十六、油翅

沒翅特點是幼嫩沙薄,翅針幼薄,故熱水溫度只需近洗澡水溫便可,若太熱則會縮作一團而難於去沙了。

十七、金錢骨

金錢骨源於一種名叫DOGFISH的鯊魚的翅,因翅骨紋有一個個賀形類似金錢狀而得名,它分爲滑沙金錢骨和糙沙金錢骨兩大類,前者多產南美洲厄瓜多爾、委骨瑞拉一帶,沙層淺灰色,有光澤,翅針幼,不值錢。

57種海鮮乾貨,把魚翅、鮑魚等海里八珍都給說齊了!

鮑魚、海蔘和魚肚

一、 日本網鮑

網鮑產自日本青森縣,體積較大,最好的網鮑原產於日本於葉縣,但近年由於海水污染,鮑魚已不能生長,所以現有網鮑較往昔的遜色。

購買時可選擇一些旁邊看到有粗紋的爲佳,它的外形應是底邊闊大而平,鮑身肉厚,吸盆尾部較尖,枕底呈清晰珠粒之狀,色深啡。

二、 澳洲網鮑

外形與日本網鮑相近,但枕邊珠形不規則,幹鮑要浸水多天才發得起,滋味不夠。(食味較韌)

三、 吉品鮑

吉品鮑產自日本巖手縣。也稱爲吉濱鮑。以日本平田五郎家族製作最佳。外形有點似元寶,枕邊高而身企,入口有嚼頭。選擇時選一些鮑身能隆起,具有色澤的爲上品。又由於鮑身

四、 窩麻鮑

產自日本青森縣的大間埠。又稱禾麻鮑,以日本熊谷家族製作最佳,身形較扁薄,雙因爲用繩串起來曬,故鮑身左右有兩個小孔。食味軟滑,老人喜之,咀嚼容易易消化。

鮑身邊緣因有很多裂痕,容易藏有鮑魚殼,購買時選一些裂痕較少的,可節省些工夫,過往有些窩麻鮑有(豆腐心),那是由於急速局乾鍋中魚身外幹而內不幹的原因導致,這種鮑魚往往見在平滑表面突然有些凸起,當然是劣貨了,不過近年來已很少發現。

五、 中東鮑

產於中東,身硬而受火,煲時最好配合火腿骨一起使用,味道更好。

六、 煲湯用鮑魚

蘇洛鮑、大連鮑、越南鮑、韓國鮑等,大多作煲湯之用,較少以之上席做菜。蘇洛鮑產於菲律賓,長橢圓形而兩邊尖,有點像般形,缺點是肉質極韌,煲多長時間也不爛,故在鮑魚中身價最低。大連鮑通常多以魚貨或急凍形式出口,製成乾貨的比例不多,由於製作技術尚未到家,幹鮑魚只有放七成幹身,嗅之有股藥水味,表層見在鹽花,肉質很韌,但比蘇洛鮑好些。

越南鮑形狀與大連鮑相近,只頭不大,可取處在於較乾爽,鮑魚味鮮,比前兩者質素又好些,但不穩定,能否購得不韌的貨色要看運氣。這幾種鮑魚的枕邊在炮製時必須切去,因該部分在整隻鮑魚中是最硬者。

七、 罐頭鮑魚

其牌子很多,但判別質素最重要的還是研究其產地來源,如有名的皇冠日本罐鮑,是以新鮮吉品鮑處理後入罐。墨西哥車倫鮑屬世界通行的名牌貨,因鮑魚已煲熟,一開罐即可食,臺灣人最喜之,在多年前爲防止僞冒,已全部採取印罐方式,倘若現今購到一罐巾上招紙的號稱車輪鮑,必屬假冒無疑。食肆中最常用的是非洲罐鮑和澳洲罐鮑。非洲鮑有鮑魚味和有糖心,較重身。澳洲鮑比較軟滑,價錢也屬中等,酒家多喜用之。至於紐西蘭鮑魚,味道較差,煲後裙邊容易脫落。

八、 罐頭鮑貝及小鮑

罐頭鮑貝和罐頭清湯小鮑雖然都以鮑魚命名,但實際上內裝的不是鮑魚,鮑貝是一種規類生物,烹製時不可過火,否變韌。小鮑樣子有點像鮑魚,但其實是蟲戚,是一種海中貝類而已,

九、 刺蔘

刺蔘又稱遼參,味香而帶爽,在中國山東沿海、遼東半島沿海、韓國和日本都有出產,它生活於海流平靜的海灣內,通常棲於3-15公尺的岩礁或細泥沙海底,由於身體背部佈滿大小不等的圓錐形肉刺,故名刺蔘,體長一般在6-20CM之間。刺蔘幹品雖然只形不大,但體壁肥厚,肉質細糯,體面皮薄,色黑多刺,是優質的海蔘,一般1斤可脹得7-8斤。先購好的刺蔘,質量要求:體肥壯、肉厚、肉刺挺拔,體面無殘跡缺刻,刀口處肉緊外翻。刺蔘分3個等級,一級品每斤25-40個,二級品每斤41-55個,三級品每斤55個以上。


十、 白石參

活的白石參分佈在太平洋南中國海一帶,中國的南海中沙羣島便有出產發,一般1斤能發5斤左右。與白石參同類的還有鳥石、港石、雁石、非洲石、雪石等。港石皮帶幼嫩,雁石則皮殼略硬,此兩種石每斤可發多至5斤,烏石肉厚而滑,非洲石和雪石每斤只發2-3斤。與刺蔘相比,白石參肉多而軟滑,刺蔘則較爽,可說各擅勝場。

十一、梅花參

梅花參體長一般有2英尺,體壁厚,爲世界上最大的一種海蔘。活的時候,在它的橙色的背部,飾滿了一簇簇花瓣狀的肉刺,故有梅花參的稱呼。頭部周圍亦長有20個似花朵的觸子,頗爲美觀,不過幹品亦呈黑褐色。

幹品一般體重也達半斤,體面刺多而尖,一般每斤可水發得5-6斤,肉面平整無殘缺爲上品。

十二、禿參

在南中國海一帶亦有出產,體表色黑而無刺,由於肉厚皮薄,所以亦算上價參,浸發方法爲:煲滾水後放入幹禿參,滾20分鐘後,即收入火局一夜,接着再浸流動水中啤水,至發脹後即在中間切一刀,跟着再煲滾水,放入海蔘滾5分鐘,收火局3小時,此時海蔘已鬆軟發大,即浸於冷水中,待稍硬便取出腸臟,颳去體內體壁內層的沙粒,處理乾淨後即可配以其他作料烹調了。

十三、花膠魚肚

魚肚是某些魚鰾的乾製品,以富有膠質而著稱,所以又叫花膠,自古便屬於海入珍之一,魚肚花膠種類多,頂級的正宗黃花膠和白花膠,市面上很少見到。


幹 海 產

一、 元貝

也稱乾貝,或稱江瑤柱,中國、日本及越南等國有出產,是海鮮中爺足綱、扇貝科和江珧科動物的肉柱加工乾製而成。先購元貝以色澤金黃色,味道鮮甜、乾爽,元貝身少鹽霜,入口嘸渣爲佳。色澤老黃至深暗,粒小不完整的爲劣貨。日本元貝一般體形較大,分宗谷貝及清森貝,前者味香而濃,清森貝由味淡色淺,質松易見裂痕。

中國元貝以青島貝爲代表,顆粒較細,安南貝體積更小,兩者主要都用來煲粥,但青島較安南貝味道香濃,自用或放湯效果都不錯。

二、 蠔豉

其有生曬蠔鼓、幹蠔豉及半乾溼爽蠔豉三種。

生曬蠔豉一向以沙井蠔最出名,初冬季節肥美,飽滿肉滑。做法選肥厚鮮蠔,用竹枝穿過,以乾燥低溫生曬至蠔身約健八成幹。其中一級大隻的特稱金蠔。以姜蔥、白酒、生抽王(質素好的淡色醬油)加少許蠔油文或油爆,或以薑汁酒加調味在飯面局,均香味四溢。幹蠔以來自日本日本南韓等地爲多,入食前要預先浸軟數小時,文齊或煲湯均宜。南韓蠔身圓,個頭水及日本貨色,色澤略呈深綠色,內行人稱珠蠔,腥味較重,適合煲湯或煲粥。半乾溼爽蠔,沙進等地也有出產,做法是把肉從殼中取出,入大滾水中煮適量時間,再浸冷水,待蠔身凍後再以乾燥冷風抽溼吹爽至五六成幹,即行一籮籮包裝,運來香港銷售。這類爽星最受酒樓歡迎。

選擇蠔豉也有學問,以蠔身服、鮮明及乾爽爲佳,要避免選舊貨,此類蠔豉呈深咖啡色,粉重,易爆開,和口無嚼頭,鬆散,如嚼餅般,甚至有糖味,只宜作湯料之用。

三、 鮑片

鮑片不是把鮑魚切片,而是以一些螺頭切片而成。鮑片的製法是:把智利鮑魚螺浸過,漂白、去潺,黃切開再按扁成圓形,和局爐局幹,現更有在製造過程中用調料醃過,使外形美觀。


四、 螺頭

新鮮螺頭煲湯,滋陰實腎,常配淮山杞子同用,對氣虛血弱,盆血衰弱有很好療效。乾貨的螺頭,當然不是用鮮螺頭曬制,而是用各種雜螺頭乾製而成,這些螺的螺頭大小不足以製成鮑片,唯有原只乾製了。螺頭用來煲湯,可增進湯水鮮美,市面上有些小食沙爹螺頭,是採用中國小粒螺頭作原料。

五、 珍珠肉

珍珠肉是珍珠蚌閉殼肌的乾製品。珍珠貝屬雙殼類,和青口以及扇貝等同是用足絲附着在岩石、珊瑚礁上的生活的種類,爲曖水性海產貝類,目前以人工養的爲主。珍珠貝大約生長至2-3年,使可長成培植珍珠所用的母貝,珍珠有鎮心定驚、表熱解毒、收斂生肌功效,珍珠貝的殼也有平肝清腸,明目安神作用,至於珍珠肉,中醫稱其性味甘鹹、微寒,有滋養肝陰的作用益眼明目的功效頗佳,而且補而不燥。

六、 淡菜

淡菜是取胎貝煮熟的肉乾制而成,因加工不用鹽,大處着眼名淡菜,也叫旺菜。淡菜滋味鮮美,蛋白質含量豐,對人體有補虛助陽、滋陰去熱的作用。淡菜製法是把鮮胎貝洗淨,價格不貴。淡菜的制是把鮮胎貝洗淨,入沸水鍋中煮15分鐘,殼便字自行張開,出鍋後取肉,在竹蓆上攤曬至七成幹,收進室內晾一天,使體內水分往外散發,再曬至九成幹即可。良好的淡菜,色澤黃或橙黃,略有光亮,身分乾燥適度,味鮮而帶有本品應具有的香氣,顆粒均勻無碎貝。

淡菜在食用前可先洗淨,用少量公浸沒淡菜的溫水浸滲,過數小時,體已脹軟,去除體內雜質及毛絲,洗淨,撈入碗內,倒去水分,加紹酒浸潤,即可烹飪。

七、 日月魚

常用作煲湯佐膳,可醫治眼疾,它並非會游水的魚類,其實它是貝殼類生物扇貝科下的多種貝殼類而已,主要是長肋日月貝。它的營養成分很高,富含磷、鐵、碘、及鈣質,配肉類煲湯,鮮甜美味。

其貝殼圓形,兩殼顏色不同,一喧是肉紅色,似太陽;另一邊顏色潔白,似月亮,故以得名。

八、 蝦米

蝦米也稱海米,是鮮蝦的乾製品,中國、泰國、越南均盛產。其蛋白質含量很高,對身體衰弱的人,有益腎補陽的作用,也是一種易被吸收的營養食品,烹飪前以清水去灰塵,再用少量涼開或黃酒浸發便可。配合其他菜餚,益增美味。


品質好的蝦米,色應呈淡黃或紅黃,體形中大而均勻,略呈透明,稍有光澤,具應有香氣,身分乾燥,肉質細嫩,回味感微甜,無直腳、雜物、碎屑等。蝦米多是曬乾後去殼,但亦有連殼曬乾後去殼的,稱爲蝦皮,食法與蝦米相差不遠。

九、 蝦籽

蝦籽炎多種蝦的乾燥卵,又名蝦春,營養豐富,味鮮美。蝦籽兩種,一是海蝦籽,另一是河蝦籽,市面上所見的以前者爲多,一般以色紅或金黃色,粒圓,身幹,味淡,無灰渣雜質爲佳它具有肋陽事,通血脈的功效。

十、蝦片

蝦片是用小蝦之類海產食物爲基本原料製成的膨化片狀食品,因具有二氧化碳的微小氣穴而獲得膨脹化的性質,故在炸之衙何種可增大數倍而得到松化美味的特色。

十一、海蜇

海蜇爲腔腸動物水母科內的海蜇、黃斑海蜇、沙海蜇的口腕部及傘部的乾製品。在捕撈得海蜇後,用石灰、明浸漬、榨去體中水分洗淨,鹽漬即成常見商品。

十二、章魚乾

章魚又稱八爪魚,胸部短小,頭足部有肉腕4對,一般腔長相當於胸部的2-5倍,腕上有大小不一吸盤,無肉鰭。常見的章魚有三種,即真蛸、短蛸和長蛸,是產婦補虛、生乳、催乳的滋補品。

十三、墨魚乾

是新魚墨魚加工乾製而成的。好的墨魚乾,外觀剖開刀路準直,體形勻稱,體身平展,內腕完整無缺,肉質厚實,表面白粉明顯,手感質輕而挺,嗅之有香味。


十四、魷魚乾

常見的有橢圓形和長形的兩種,前者是槍烏賊的幹品,後都是柔魚的幹品。一般以色光白亮,體質平薄,只形均勻,肉質透微紅,口味鮮嫩,身分乾燥和具有本品種應有的腥香味爲最佳。

十五、魚脣

是鯊魚身體的一部分,即鯊魚尾的皮浸發魚脣要有技巧,方法如下:置魚脣二盆中,用白酒半斤和大滾水浸2小時,讓魚脣體內礦物質隨着熱水和酒精揮發出來,再浸清水最少10小時,用大熱水滾20分鐘,再浸清水,這樣處理後,魚脣的腥味便盡除而代之有一股清香味了。

十六、公魚皮

取自一種鯊魚皮,也就是產珍珠羣翅的那種鯊魚。

十七、鯊魚皮

是由各種鯊魚的皮加工而成,以體厚身幹,皮上無肉,潔淨無蟲傷者爲好。具有膠質,營養和經濟價值較高。

十八、春魚乾

具有開胃曖中、滋補強身之功能。

十九、銀魚乾

是銀魚的乾製品,體細長而小,活時身透明,死後體呈乳白色,味鮮美。鮮食、急凍或曬成魚乾均爲佳品。


二十、丁香魚

丁香魚只有寸長,可研末作調料。

二十一、門鱔幹

是由新鮮門鱔曬乾而成。其色澤鮮明,質地油滑,置二鼻端嗅一下有香味;若是鱔身有冤味(哈刺味),外皮暗亞無光澤的,是存放太久而顯得過時,不宜購買了。

二十二、柴魚乾

柴魚是一種魚類的乾製品,由於幹得像一條柴,用菜刀少些力也切不開,因而得名。其實柴魚源於鱈魚,它是冷水性魚類,產於寒帶海區,廣東沿海是沒有出產的。其製作,通常是反鱈魚去內臟、皮骨後切片,水洗幹後,在肉片上撒上鹽(撒鹽量爲肉片重量的15%-20%),醃鹼2-3天,再採日曬乾燥或機械乾燥法而成。

二十三、大地魚

大地魚是左口魚(一種比目魚)的乾製品,以之煲湯煮食,可帶出鮮香味道。取大地魚煲湯,可先放之在炭爐上慢炎煨香,或放入局爐內用中火局香,取出颳去焦濃,洗淨便可用,此外也可將大地魚放入曖油慢火來炸,炸至發出香味便可撈起備用。

二十四、昆布

昆布又稱鵝掌菜,屬翅藻科,生活在水流較肥沃的海區,在大幹潮七附近至7-8米深的岩石上。藻體深褐色,乾燥後變黑,體高30-100釐米左右。

鮮昆布可先用清水洗淨,放入鍋中水煮,再取出泡入涼水備用,至於幹昆布,須先用溼水泡至恢復原狀,纔可少將入鍋,與鮮品作同樣方法處理。中醫稱昆布性寒味,有軟堅散結,消腫利水,潤下祛痰的功效。

二十五、紫菜

它屬紅藻門紅毛菜科的海藻,滋味鮮美,營養豐富,常食有助降血壓,治療甲狀腺炎症和腳氣病。品質要求,以表面光滑滋潤,紫褐色或紫紅色,有光澤不暗淡,片薄,大小均勻,入口味鮮不鹹,有紫菜特有的清香,質嫩體輕,含水量不超過8-9%,無雜質爲上品。其性寒味甘鹹,有清涼泄熱,利水消腫軟堅的功效。


二十六、海帶

海帶屬褐藻類,是一種大型食用海藻,藻體成熟時橄欖色,幹後變爲黑褐色,原植物可高達6米,寬20-30釐米。海帶含碘量高,是人類食品中含碘量最高的食物之一。

二十七、海藻

也稱之作海草,實際上是藻類植物馬尾藻科裂葉馬尾藻的嫩藻體曬而成。其性味寒,具有清熱解毒,軟堅散結的功效,但脾胃虛寒者忌食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