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助力,精準扶貧。河南衛視使命類大型公益扶貧節目《脫貧大決戰》第三季,將於11月23日 (今晚)21:15播出第六期。

河南廣電全媒體記者劉雯再次出發,深入駐馬店新蔡縣磚店鎮大宋莊村,實地探訪當地如何依靠產業孵化脫貧新模式脫貧摘帽,瞭解在科學種植方法推進大宋莊村傳統農業改革過程中,現場如何解決遇到的種種新問題。

產業孵化脫貧:大棚裏教出脫貧“菜把式”

劉雯剛進村,就遇到了正在幫老鄉修理拖拉機的新蔡縣磚店鎮黨委書記管健。管書記熱情地帶劉雯參觀了當地科學種植使用的現代化機器,並告訴劉雯現在鄰村考察團正在大宋莊學習科學種植,對科學種植模式感興趣的劉雯主動要求前去大棚看看。

走進大宋莊村未來扶貧產業孵化基地的蔬菜大棚,劉雯看到了一片果紅茄紫、椒青瓜碧,生機勃勃的景象。大棚的技術員崔應起向劉雯介紹,棚裏的蔬菜都是有機種植的,不同的蔬菜會有不同的管理方式。地下有埋的灌溉式地管,有機營養液通過滴灌輸送給蔬菜,既可以節約水源還可以保證營養。

劉雯瞭解到,大宋莊除了產業帶貧發展蔬菜種植業外,還有一種當地獨創的孵化脫貧模式。在產業扶貧孵化基地,每位貧困戶可以免費得到二分半的土地,不但可以享受到統一的科學化管理,而且還可以跟着技術員學習種菜,大棚蔬菜的所有銷售收成均歸貧困戶所有。那麼,大宋莊村這種孵化脫貧模式究竟是什麼樣子呢?它又能否給村民帶來真正的實惠呢?

村民疑慮重重,集體大棚計劃遇冷

爲了實現大宋莊村的可持續性發展,管書記計劃在村裏統一建立蔬菜大棚,進行統一化管理,創立大宋莊自己的品牌,但對於這一新興概念,村民卻有着不同的想法。

“我已經學會技術了,我想自己幹,自己蓋大棚、種蔬菜,才能掙得更多啊。”村民王百旺一邊整理着自家的蔬菜大棚,一邊跟劉雯和管書記說着自己的想法。

“但是,你這個蔬菜大棚不行啊,離孵化基地太遠,供不上營養液啊!”管書記發現,王百旺建的大棚無論從地理位置還是科學規範上來說,都很不標準。於是勸他先不要着急,政府正在規劃集體建棚,讓他考慮加入進來。不過王百旺卻一直沒有答應管書記的建議。

還沒跟王百旺聊完,管書記就接到來自貧困戶李光輝的求助電話,趕緊帶着劉雯趕了過去。身爲黨員、脫貧帶頭人的李光輝思想覺悟高,自己脫貧後想把學到的技術教給其他貧困戶,聯合其他村民在自己家田地搞蔬菜大棚,但苦於沒有資金,於是又找到了管書記。

“你也可以看到,其實不光是王百旺和李光輝家遇到這種情況,還有很多村民,一是沒有資金,更重要的是對於統一的大棚經營管理模式,仍存在着諸多疑惑。”管書記將自己的困惑一一告訴了劉雯。經過一天的走訪,劉雯發現,村裏大多數村民都享受到了產業孵化脫貧所帶來的實惠,只是對於下一步整體和個人的發展存在着很多疑慮。找到了問題所在,劉雯也立刻忙了起來。

專家實地考察,現場答疑解惑消除村民疑慮

對於王百旺、李光輝等貧困戶對於集體大棚統一管理的疑慮和困惑,劉雯特地邀請了《農家參謀》雜誌社的社長、總編輯範小紅親自來大宋莊村考察,現場幫村民解疑答惑。

接到劉雯的邀請後,範社長連夜趕到了大宋莊村。面對村民的各種質疑,範社長用中國蔬菜基地山東壽光的例子,清楚的告訴大家只有把大宋莊的蔬菜種出名氣、贏得人氣,大家才能擁有財氣。由鄉里集體建蔬菜大棚,不僅有技術員統一管理,還可以統一銷售,解決了大家的後顧之憂,只要大家好好幹,大宋莊的蔬菜也可以像壽光蔬菜一樣,走出河南、走向世界。

現場掌聲不斷,許多村民都通過範社長由淺入深的生動講解,徹底明白了管書記的想法以及政府的長期規劃。大傢伙頻頻點頭,願意加入集體大棚計劃,爲大宋莊的蔬菜品牌出一份力。

廣電助力,打通大宋莊蔬菜銷售渠道

通過專家的講解,村民們樹立品牌的意識增強了,也更加積極主動地投入到了集體大棚的建設之中。但大宋莊村蔬菜的銷售問題還是沒有解決,這讓劉雯和河南廣電的同事比較揪心。於是,劉雯通過河南廣電全媒體進行多方聯繫,聯動社會力量籌辦了大象tv市集,對大宋莊村的綠色蔬菜進行推介。

推介會上, 大宋莊村“宋菜源蔬菜種植合作社”揭牌,合作社的成立爲當地蔬菜種植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保障。除此之外,河南民航航空食品有限公司也現場拿出300萬元的採購預算,優先採購大宋莊村的蔬菜,爲村民暫時解決了銷售的後顧之憂。

本週五(11月23日)晚21:15,由河南省委宣傳部、省扶貧開發辦公室、省新聞出版廣電局、河南廣播電視臺聯合主辦,河南衛視承辦,河南廣播電視臺交通廣播、河南廣電喜買網共同舉辦,由登陸香港銷售的君樂寶奶粉愛心支持的河南衛視使命類大型公益扶貧節目《脫貧大決戰》即將播出。屆時,河南廣播電視臺交通廣播也將同步直播,鎖定河南衛視和交通廣播,邊看邊聊,關注溫暖脫貧故事。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