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市地方史志办公室近年工作亮点聚焦

“国有史,方有志,家有谱”,国史、方志、家谱,共同记录了中华民族的奋斗史。地方志作为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

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地方志工作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高度重视修史修志”,李克强总理提出“修志问道,以启未来”,对地方史志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近年,全市地方史志工作者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坚持以修志编鉴为主业,统筹兼顾理论研究、地情资源开发利用、信息化建设、方志馆建设和旧志整理等,抓住机遇、开拓创新,书写了地方史志工作新篇章。

市委书记侯红指出:“市史志办取得的成绩实属不易,望认真总结,再接再厉。”

提高政治站位,下功夫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开封市地方史志办公室强化“四个意识”,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扎实开展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学习内容全面,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对地方史志事业转型升级的重大指导意义,学习效果明显。

抓好依法治志落实。我市坚决贯彻落实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年)》和《河南省地方志工作规定》《河南省地方史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6~2020年)》,全力推动地方志法治建设。落实国家及我省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到2020年,全面完成第二轮县区志书编纂出版任务、实现县区综合年鉴编纂出版全覆盖的目标任务”,提前两年于2017年年底全面完成县区二轮修志规划任务,实现县区综合年鉴全覆盖。

大力推进第二轮志书编纂。2018年上半年,《开封市志(1986~2004)》通编通校完成。志书全面、客观、系统地记述了开封市1986年~2004年自然和社会发展状况,真实地反映了这一时期开封的发展进程,集中展示了开封人民团结奋进、开拓创新的伟大成就,是一部集思想性、科学性、资料性和权威性于一体的重要地情文献,是社会各界了解开封的一个重要窗口。全书共计6册4800页570余万字,收录照片600余幅,将于2018年12月31日前出版。

综合年鉴和大事月报工作提质增效。2017年8月,《开封年鉴(2016)》在全国地方志优秀成果(年鉴类)评选中获得二等奖,为河南省省辖市最高奖。制定《〈开封年鉴〉编纂出版规范细则》,并组织人员认真学习研究。今年上半年,《开封大事月报》聚焦开封市中心工作和重大活动,全文转载市委书记侯红《当好脱贫攻坚“绣花人”》《始终心怀一个“公”字》、市长高建军《坚持生命至上安全发展 推动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平稳向好》等文章,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及时、完整、准确记录开封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民生等方面的发展大事,以资政垂鉴。

持续抓好乡镇村志编纂。《朱仙镇志》《洧川镇志》成为河南省首批被列入中国名镇志文化工程的两部镇志。全市已有30余个乡镇启动志书编纂,全彩版《杞县城关镇志》印刷出版。

地情资源开发利用成绩斐然,旧志文献整理成果丰硕。1.《开封老街志》出版。今年3月下旬,开封特色志系列丛书首部《开封老街志》由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该志书共7篇40余万字,收录了2000年以前存在于开封市辖区的500余条街巷,同时收录1938年开封城市全貌航拍图,系国内首次公开。2.我市首部《开封人物志》出版。今年5月中旬,首部《开封人物志》由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该志60余万字,收录自夏杼迁都开封老丘始至清朝末年止4100年间开封古代人物,共收录开封籍人物或仕居、客寓开封并产生重要影响的客籍人物近千人。3.《康熙开封府志点校》出版。继开封历代方志整理丛书首部《万历开封府志校注》出版后,丛书第二部《康熙开封府志点校》于今年7月印刷出版,全书40卷近124万字,对研究开封府地域史起到极高的学术研究价值。4.《不泯的记忆——口述焦裕禄》出版发行。该书于今年6月下旬出版发行,由尉氏县史志办牵头主创,创编组沿着焦裕禄同志的足迹,走遍了他曾经战斗、工作、学习、生活过的每个村镇,采访了他生前的战友、同事、家人和当年的村干部、农民、学生共计156人,以录音、录像形式记录、还原了焦裕禄同志生前工作和生活的风采。该书被人民出版社列为本版书全国发行,这是开封市史志系统第一部国家级出版社出版的本版书。5.《汴宋竹枝词校注》付梓印刷。该书为开封地方文献整理丛书首部,是一部描写北宋汴京风土人情的诗歌集,远超《清明上河图》和《东京梦华录》所表现的范围。6.《顺治祥符县志校注》签订合作协议。开封历代方志整理丛书第三部《顺治祥符县志校注》于今年6月中旬签订合作协议,9月底编纂成稿,计划年底进厂编排。7.史志文化普及工程稳步开展。我市第三家地方史志文化传播基地于今年3月在开封大学大观博物馆挂牌。

库、馆、网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2017年,国家地方志工作机构通报表扬了全国地方志系统信息化工作中成绩突出的21个单位,市史志办为全省唯一被表彰单位。开封地情网完成升级改版后,地情数据库规模超过10亿字,跻身全国市级地情数据库先进行列。“互联网+史志”模式不断推广运用,“方志开封”“开封地情”“鉴说开封”等微信公众号和官方微博相继开通。县区史志办也先后开通“尉氏县志”“祥符方志”“杞县地方志”“方志通许”“鼓楼方志”等微信公众号,实现县级微信公众号全覆盖。在尉氏县方志馆(尉氏地情馆)带动下,其他县区纷纷着手筹建方志馆,今年6月底鼓楼区方志馆布展任务完成并正式开馆。由尉氏县史志办负责管理的尉氏焦裕禄事迹展览馆于2018年4月对外开放,蔡邕、蔡文姬纪念馆正在布展。尉氏县史志办代表开封市在首届全国方志馆建设经验交流会上作典型发言。

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成效显著。市史志办连续多年被评为市级精神文明单位标兵。市史志办党组把精神文明建设作为日常工作的重要议程,坚持与业务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落实,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形成了业务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的工作格局。

“治天下者以史为鉴,治郡国者以志为鉴”。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是最好的老师,可以把历史智慧告诉人们,可以启迪后人。

路漫漫其修远兮,而今迈步从头越。开封市地方史志办公室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贯彻省史志办确定的工作思路,围绕市委“贯穿一主线一保障,确保两稳定,打好三攻坚,抓实五突破”工作布局,为党立言、为国存史、为民修志,履行好地方志承载乡愁、延续历史文脉的重要使命,为谱写新时代开封更加出彩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