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瀘州微信推送第01745期

▶您身邊的美食專家,助力瀘州品質生活

最近聽說,米粉、河粉、粉條都不能喫了?容易食物中毒?

先別緊張,並不是它們自己出問題了。而是一種菌……

秋冬換季慎防椰酵假單胞菌食物中毒,這類細菌酷愛在米線、粉條中繁殖。

原來,只是由於粉類食物存放不當,感染了一種不是很常見的細菌——椰酵假單胞菌,發生變質。

所以,變味兒的米粉、河粉、薯粉等千萬別喫!

哪些食物易被這種菌感染?

“椰酵假單胞菌食物中毒”多發生於夏秋,但其他時候也不能掉以輕心,此時正處秋冬換季,氣溫忽高忽低,環境條件正符合椰酵假單胞菌的繁殖條件。

而在衆多食品當中,有三種食品很容易感染椰酵假單胞菌,導致變質——

1、薯類:馬鈴薯粉條、山芋澱粉、甘薯面等。

2、穀類發酵食品:玉米澱粉、發酵玉米麪、發酵糯小米、餈粑等食物。

3、變質的木耳和銀耳。

 這三類食品如果儲存環境不當或者儲存時間過長,就很容易導致細菌繁殖從而產生“米酵菌毒素”,引起食物中毒。

PS:上述食品通常儲存在陰涼、通風乾燥處,米粉一般不超過12小時,防止發生氧化酸敗和黴變。

椰酵假單胞菌中毒症狀

椰酵假單胞菌來源於土壤,很可能是隨着加工原料進入到食品中並在一定條件下產生米酵菌酸,米酵菌酸耐熱性相對較強,即使在120℃的高溫下處理1小時仍會保留毒性,所以很容易導致食物中毒。

如何預防?

喫貨表示我怎麼能放棄一種美食?!

那就要擦亮眼睛好好挑選了~

選購米粉類食物需注意:

購買時注意查看保質期和生產日期;觀察外觀,買無黴變、外形規整且色澤正常的產品;現買現喫,剩餘請放置冰箱安全儲存。食用時一旦發現有酸敗或者黴變的氣味,請立即“吐掉”;

家庭自制穀類發酵食品要“謹慎”:

自制要謹慎!選擇可靠的原料;特別是玉米等穀物原料,有哈喇味、黴變的千萬別用;

在浸泡的過程中及時換水,防止微生物大量繁殖;

穀類食物的儲存一定要注意通風、防潮和防曬;

爲了更好的避免椰酵假單胞菌污染,請避免穀物食品直接接觸土壤。

安全食用木耳、銀耳:

對於這兩種常喫的食材,一定要安全處理。

首先,不要買自採的的鮮木耳或者鮮銀耳、已經發黴變質的木(銀)耳,這類菌類中毒幾率更高;正規超市、市場銷售的木耳、銀而相對安全些。

其次,木耳、銀耳喫之前一定要洗乾淨,用乾淨的容器和純淨水泡發;且現喫現泡,泡的時間也不宜過久,避免剩餘。做拌涼菜,先用開水焯熟之後再涼拌食用。

真的中毒了,怎麼辦?

假如不幸發生了上述中毒的反應,首先立即停止食用,催吐,儘量排出胃中的內容物,減少傷害;然後抓緊送醫治療。

米粉、河粉、紅薯粉,這三類食物本身是一類大家經常喫的,一時間成爲了輿論熱點,其實只要有基本的選擇和預防常識,大可不必過於恐慌。

來源:科普中國

各位市民們:我市正在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範城市",打造“食品藥品安全瀘州”,歡迎您的參與和監督。舉報食品藥品違法行爲請撥打“12331”,最高獎勵30萬元。

-END-

出品方丨舌尖上的瀘州

商務合作丨17726299420

法律顧問丨四川韜世律師事務所

殷律師丨17318651226

注:文中部分圖片來自網絡

如涉權益,請聯繫我們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