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不到40天,2018年即將走入歷史。

  如果給2018年中國城市競爭做一個小結,你會發現西安、海口、上海等5個城市在2018年收穫良多;而唐山、廊坊、溫州等5個城市“失落感”比較強。

  一、2018年最耀眼的5個城市

  1、西安

  如果不出意外,西安將成爲2018年中國城市“人口爭奪戰”的最大贏家。

  據西安市公安局最新統計,截至11月20日12時:西安市外遷入人口701343人。其中博士以上1156人,碩士研究生24423人,本科219875人,各類人才引進29062人。

  這是中國城市化歷史上的奇蹟,雖然北上廣深在人口增長高峯期,常住人口都曾有一年實際增長百萬的記錄,但一個城市的戶籍人口一年增長70多萬,似乎還沒有先例。

  毫無疑問,中央、陝西省正在支持西安做大做強,西安不僅獲得了“國家中心城市”的頭銜,還受命代管西鹹新區。我曾在之前的專欄裏說,陝西省正在被打包裝入西安。這當然是誇張,但很能反映陝西省急切地希望西安成長起來,能跟成都、重慶一爭高下的心情。

  對於西安官場來說,2018年則有點“流年不利”。因爲商品房抽籤銷售,以及秦嶺別墅等問題,很多人被拿掉了烏紗帽。

  2、海口

  最近幾天,一組海南經濟數據在朋友圈刷屏。這組數據顯示,由於在房地產上“壯士斷腕”,海南的很多經濟指標不好看。全省如此,海口市也不會好到哪裏。

  即便如此,海口仍然非常耀眼,未來值得看好。在海南建省、建特區20週年之際,國家宣佈在海南實施重大開放政策,將海南全島建設成爲自貿區,並提出建設自由港。這是海南20年來,面臨的第三次大機遇。隨後,海南宣佈在海口設立江東新區,作爲海南新一輪大發展的重要支點。此外,海南還將調整行政區劃,海口市可能擴大。

  海南正在迎來重大歷史機遇,並跟雄安新區一起率先告別房地產。雖然短期看,穩增長壓力增大,但這個實驗是值得的。在海南內部,經濟將呈現南輕北重的局面,說白了——海口負責增長,三亞負責美麗。這對於兩個城市來說,都是利好。

  有人說:歷史上兩次大機遇,海南都沒有充分抓住,這次仍有待觀察。我的看法是,即便只實現國家50%的意圖,都可以讓海南發生較大變化。

  3、上海

  如果說2018年最大的政策利好給了海南,那麼僅次於海南的政策紅包,則給了上海。

  11月初,國家給上海了一串利好:宣佈出臺新的長三角規劃,對標大灣區,強化上海的龍頭地位;在上交所設立科創板,在科創板率先試行IPO註冊制改革;擴大上海自貿區範圍。此外,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永久落戶上海,也宣告着一個新時代的到來。

  廣州有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沒關係,上海再搞一個“進博會”;深圳有了創業板,沒關係,上海再搞一個“科創板”。由此可見,上海地位之獨特。深圳和廣州,必有時也得給上海讓路。

  4、深圳

  2018年是深圳氣勢如虹的一年。關於深圳的經濟,我曾有過一個論斷:當全國經濟好的時候,你看不出深圳的特殊;但當經濟下行週期的時候,潮水回落的時候,你就會發現深圳的實力所在。

  在很多城市經濟增長乏力的時候,深圳開始發力了,今年前三季度GDP增量位居全國第一。在超過廣州之後,深圳經濟總量將很快超過香港。此外,深圳在中外各種排行榜上,頻頻出現在榜首的位置。深圳的上市公司市值已經超過上海,民企上市公司市值全國第一,國際PCT發明專利擁有量佔全國一半。

  2018年,深圳還收穫了一個大利好:深汕合作區納入深圳的版圖,4個鎮已經有了深圳的郵政編碼,當地居民將轉爲深圳戶籍。深汕合作區正在成爲深圳第11個區,這相當於深圳面積擴大了四分之一。深汕合作區的“飛地經濟模式”,在中國還是首例。

  2018年,深圳在教育醫療上補短板,也進步神速。深圳大學、南方科技大學排名迅速攀升,深圳技術大學、深圳理工大學、深圳創意設計學院、深圳師範學院、深圳音樂院等一批新大學陸續誕生中。此外,深圳正在批量建設兒童醫院、綜合性醫院。

  5、北京

  北京永遠是那個不露聲色的強者。看起來,2018年北京沒有什麼利好,臨近年末還傳來大消息:北京常住人口20年來首次下降。

  此外,北京還在向河北、天津分流資源,總之這個城市看起來在嚴格控制規模。但我要告訴大家的是,最新的北京“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餘額”(資金總量)在3季度末首次超過了16萬億。

  16萬億,這是什麼概念?也就是說,北京匯聚的資金,相當於1.36個上海或香港,或者2.2個深圳,或者3.1個廣州,或者4.1個杭州,或者5.3個天津,或者14個廈門。

  上海獲得了那麼多利好,一直在建設金融中心,中國的金融要素市場絕大多數設立在上海,但上海聚攏的資金永遠追不上北京,而且越追越遠。這就是北京最神奇的地方。它擁有最多的世界500強總部,當你諷刺它都是國企的時候,民企總部它也最多了,高新技術企業總部它也最多了。北京擁有的獨角獸企業數量,也達到了全國的一半。

  所以,當有人說深圳幾年後可以超過北京,他一定是無知的;如果有人說,上海現在是中國第一,他也一定是無知的。如果中國將來有一個“超一流城市”,它一定是北京。當然,前提是不遷都。

  二、2018年最失落的5個城市

  1、唐山

  在中國經濟總量最大的50個城市裏,2018年前9個月“名義GDP”下降的,只有唐山。2017年前三季度,唐山的GDP是5108億元,2018年前三季度爲4838億元,官方說增長了7%。但“名義GDP”下降了5.3%。唐山是中國鋼都,產業結構單一、傳統。在壓縮過剩產能時期,當然經濟會回落。

  唐山正在爲京津冀改善環境做貢獻,正在轉型,現在是比較痛苦的時期。

  2、廊坊

  過去10年,廊坊在增長上堪稱“中國第一地級市”,北京外溢的資源源源不斷注入。但現在形勢完全變了,首先在保定設立了雄安新區,廊坊被“跳過去”了。其次,環京樓市的強調控,讓廊坊經濟陷入深度調整,資金明顯流出。所以,2018年廊坊比較失落。

  展望未來,隨着北京新機場投入使用(佔用了廊坊的一些土地),以及通州對北三縣的帶動,廊坊經濟將再度耀眼。失落,只是暫時的。

  3、天津

  年初,天津濱海新區擠水分,引起全國的關注。隨後,GDP指標被重慶超過。天津開始進入經濟調整時期。2018年一度放開戶口,創造了24小時不到,30萬人申請的奇觀。隨後,天津調整了落戶條件,沒有跟西安一樣大幅增加戶籍人口。天津的經濟轉型和調整,可能會維持幾年。

  4、溫州

  溫州曾經是中國引人注目的明星地級市,由於率先做一些金融改革,一度比蘇州、無錫、東莞、佛山還引人注目。但是近年來,溫州逐步被淡忘了,以至於2018年它的失落,很多人沒有察覺到。

  2018年,浙江省公佈了“杭州大灣區”規劃,在灣區設計了四大新區——杭州的江東新區、紹興的濱海新區、寧波的前灣新區、湖州的南太湖新區。四大新區全部集中在浙江省北部,浙江“北重南輕”的格局將被進一步強化,溫州顯然最爲失落。

  遠離中心城市的地級市,如果沒有徐州這樣的地利,即便當年輝煌過,也都開始美人遲暮。溫州,就是一個典型的案例。

  5、重慶

  在GDP超越天津之後,重慶的“天花板”也開始顯現了。2018年前三季度,重慶GDP的名義增幅只有3.2%,淨增量只有464億元,是中國GDP前20強裏最差的。

  過去這些年,重慶依靠中央鉅額的轉移支付,一直維持天量的“固定資產投資”,其規模甚至超過了“北京+上海”。但這種增長模式無法長期維持,經濟轉型早晚會到來。天津和重慶,一前一後,時差只有一年,都迎來了轉型期。

  但無論天津還是重慶,都是直轄市、強二線城市,轉型雖然痛苦,但成功還是可以期待的。但長遠看,“二流直轄市”匯聚資源能力弱於經濟大省的“強省會城市”,重慶、天津很有可能被武漢、鄭州、西安、長沙等趕上,至於杭州、成都、南京、蘇州,事實上已經超過了天津和重慶。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