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27日,上海人民广播电台迎来70周年。与新中国同龄,与新上海同日诞生的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栉风沐雨70年,始终以传播向上的力量为己任。

3月18日起,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在各频率推出《与共和国同频共振——纪念上海人民广播电台70周年系列音频》,重温曾经回响在上海天空的广播的声音。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官微同步图文呈现,也欢迎你通过阿基米德和话匣子FM收听。

现在,请把耳朵交给我。

因为,收音机响起的地方,总有故事发生。

与共和国同频共振|上海人民广播电台70周年系列音频—广播文学的无限魅力

电影《简爱》1954年,上海电台就制作了电影《渡江侦察记》的录音剪辑。1978年后,随着电影市场的繁荣,电影录音剪辑进入繁盛阶段,时任文学编辑刘香兰说,当时她每月要做两、三部作品:“你要反复地看、反复地听,一个电影的解说词一般都五六千字。电影本身是一个综合性的视觉艺术,在我们广播里变成听觉艺术,完成了艺术再创造。”

与共和国同频共振|上海人民广播电台70周年系列音频—广播文学的无限魅力

电影《渡江侦察记》

同样用声音为听众展现瑰丽的文学世界的,还有上世纪50年代起就深受听众喜爱的长篇小说连播,《新儿女英雄传》《烈火金钢》《铁道游击队》等作品成为几代人的声音记忆。改革开放后,一大批优秀文学作品涌现,丰富了节目选材,也让时任文学编辑陆晓兰极为忙碌,她说:“几乎每天都有优秀的作品出现,我们那时就忙得嘞……就是赶快选(作品)。还有就是要选谁适合播这部作品,真的是选中了以后,这个作品就如虎添翼了。”

与共和国同频共振|上海人民广播电台70周年系列音频—广播文学的无限魅力

陆晓兰与丁建华、施融交流

与共和国同频共振|上海人民广播电台70周年系列音频—广播文学的无限魅力

孙道临和朱莎

陈醇、孙道临、邱岳峰、娄际成等一大串闻名遐迩的艺术家出现在小说演播的声音库中,那些栩栩如生的演播让《小说连播》“如虎添翼”,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人。

与共和国同频共振|上海人民广播电台70周年系列音频—广播文学的无限魅力

陈醇播音生涯50周年研讨会时与孙道临、乔奇合影

随着时代发展,《小说连播》不仅内容更丰富,制作也更精良,从单人播讲逐步发展为两人对播、乃至多人演播的“小说剧”,以宋怀强、张培、易峰、梁辉等为代表的演播者成为新一代的“小说连播演播艺术家”,更有北辰等后起之秀,继续带领听众在美妙的声音世界翱翔。

与共和国同频共振|上海人民广播电台70周年系列音频—广播文学的无限魅力

“无障碍电影”公益活动

2012年,上海电台联合发起“无障碍电影”公益活动,主持人现场为视障人士讲解电影,至今超过1000场,电影录音剪辑这一广播样态来到生活,延展出新的意义。

撰稿、制作:林思含

播音:北辰

编辑:薛晶婧、吴桐翎

与共和国同频共振|上海人民广播电台70周年系列音频—广播文学的无限魅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