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小米瞄上電紙書市場,勝算多大?小米:你們等着!

小米進軍電紙書?

What????

最近一則電子產品類的新聞刷爆了不少數碼愛好者的朋友圈——小米智能硬件部總經理唐沐證實小米要進軍電紙書市場,正在做像Kindle的電紙書。

說起電紙書,很多年輕人第一會想到的就是kindle,畢竟它起步最早,擁有亞馬遜書城豐富的資源,算是這個行業的王者。但近些年,隨着碎片閱讀化的深入,我國的數字閱讀用戶突破了4億大關,數字閱讀市場規模達152億元。漢王、掌閱、騰訊QQ電子閱讀器、京東的JDRead、噹噹國文紛紛加入到了這個市場的爭奪戰中,早已經呈現紅海的狀態,甚至有些頹勢。此時,小米決定加入這個大陣營是不是太晚了,用戶是否會買賬,與kindle爲敵,勝算有多大?

11月21日,小米高級產品總監,曾參與過小米盒子、小米米家激光電視等產品設計的李創奇突然在社交平臺知乎“小米爲什麼不生產類似kindle的電紙書”的問題下爆料:

你們等着。

好啦,小編要開始正經的寫文啦~

小米跨行已是常態

電紙書跨行難度沒有那麼大

提到小米,我們總想當然把它作爲一家手機廠商對待,但在雷軍看來這是不對的,在他的公開信《小米是誰,小米爲什麼而奮鬥》寫道:“小米不是單純的硬件公司,而是創新驅動的互聯網公司”。

《科技觀察》記者王長勝也表示:雷軍創立小米之初就是朝着互聯網公司搭建的,最早的產品是小米司機,後來又有了最爲重要但最終被微信打敗的即時通訊軟件——米聊。在那之後還有小米商城、小米遊戲、小米雲以及類似於網易嚴選,但只銷售投資過產品的小米有品。今天看到小米之家呈現的模樣,更像是個雜貨鋪,但也是他跨行最重要的一部分。

小米做產品電紙書絕對不是跨行的第一次,電視、筆記本、空調、衣服揹包、甚至還有家裝,哪一次的進軍不是在攪局,讓消費者們覺得不務正業。這麼多年過去了,電視機、筆記本等與之有關的電子產品獲得了長足的發展,空調、小米公寓等跨行難度較大產品不溫不火,甚至失敗過。

在《消費電子》雜誌看來,電紙書依然屬於和手機相關的周邊產品,跨行難度應該沒有那麼大,所以進入的門檻兒也沒那麼高,在准入條件上爲產品的成功創造了一個優良環境。

小米做電紙書並非心血來潮

而是發展的必然

翻開小米集團給出的Q3財報,我們發現了一個十分重要的數據:IoT與生活消費產品分部收入約爲人民幣108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89.8%。這個數據的背後是在告訴消費者,小米生態鏈不但越做越大,而且盈利空間巨大,小米電紙書作爲生態鏈的重要一環,選擇這個時候推出並非太早,也非太晚,而是時機剛剛成熟。

爲什麼這麼說呢,因爲今天的小米已經具備了做好電紙書的許多條件:

比如龐大的用戶量,這裏的用戶量一個是指喜歡電紙書閱讀羣體增長迅速,另一個是指小米MIUI聯網激活用戶已經達到1.7億,包括37種官方語言版本,遍佈156個國家和地區,有了一定基數的存在,小米電紙書用戶的數據轉化成功率就更高了

還比如小米有成熟的電紙書字典系統,能獲得更多作品的著作權授權,我們知道的多看閱讀APP就是在2012年被小米全資收購,擁有較高的搜索權重。

同時,無論是軟件還是硬件的供應鏈上,和手機行業有許多重合,實現互補的資源會越來越多。

此時進軍電紙書市場晚了嗎?

電子產品愛好者們還有一個疑問:就算小米具備了做電紙書的所有主客觀條件,但今天的電紙書市場行業巨頭林立,特別是國內的掌閱基本上能開發的資源已經都開發了,而漢王擁有了人像識別部分,一直走在技術創新的前列,此時進軍電紙書市場晚了嗎?

對於這一點,《消費電子》認爲並非太晚,一來可以預測到的是電紙書行業大洗牌將會在不久到來,比如我們剛纔說到的漢王,常規的業務已經遇到瓶頸,亟待突破。另一方面直到今天,依然有許多廠商選擇進入。

小米如果在創新型和性價比上下足功夫,再加上“米粉”對產品的忠誠度,藉助品牌的影響力,佔據一席之地也是極有可能的。

與kindle爲敵,勝算有多大?

梳理電紙書的發展歷程,《消費電子》發現漢王、掌閱等一大批國產電紙書都曾把kindle作爲同行業的強敵展開競爭,並希望能找到軟肋加以突破,但令人遺憾的是,kindle依然是龍頭老大,地位從來沒有被撼動過。

今日小米再次喊出這樣的口號,更多的是一種營銷手段的打造,想要戰勝kindle,僅靠價格戰,靠粉絲經濟是遠遠不夠的,它們之間的差距就相當於小米手機和蘋果手機,只能在細分羣體上入手,步步爲營。

想對小米說,先戰勝掌閱再說吧,就像葛優葛大爺所說——

步子邁大了,容易扯着蛋!

消費了,該怎麼維權?

掃一掃給你答案

點擊潮人照片查看往期專訪:

star  Interview

concumer electronics

《消費電子》雜誌 現已入駐:

今日頭條| 新浪看點 |企鵝媒體| |鳳凰號 | 搜狐 | 網易 |一點資訊 |紅板報 |百家號…

MAG

消費電子雜誌 立即訂閱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