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醒來,看到“王力宏哭了”上了熱搜第一名,嚇了一跳趕緊打開,結果自己也被弄哭了。

在淚水中看完了這首視頻。想到了自己的父親,想到了那個年代,也想到了這個年代。

王力宏哭了,原來喪偶式育兒只是個僞命題

看完這個視頻,有種感覺,一直在眼眶裏旋轉,我們是否對父愛誤解的太多。

我知道,看這篇文章的人大部分是媽媽們,由於生活的壓力,很多時候,經常要獨自面對,撫育孩子,陪伴孩子,媽媽們真的很難,付出了很多。

但是在隱形付出方面,因爲看不到,所以往往被忽視,甚至被抱怨。

王力宏哭了,原來喪偶式育兒只是個僞命題

《父親的散文詩》把我們拉到了那個童年,一個父親的艱難時刻,生活的壓力,煩到一個父親不想去看電影,在日記本里記錄下他的心路歷程,孩子哭着要餅乾,要零食喫,家裏沒有一分錢,下至明天,怎麼去開口向鄰居借點錢。生活的重壓,從來沒有饒過一個父親,可憐一個父親的尊嚴。煎熬的父親糾結痛苦,“砸自己兩拳”,那是怎樣的無奈,自卑。

現在生活中,這些並不缺乏,只不過換了個場景,地鐵站。曾經有報道過,一個父親在深夜地鐵口,崩潰大哭,有人通知了家屬。

王力宏哭了,原來喪偶式育兒只是個僞命題

當妻子見到丈夫後,從丈夫的醉話中,今天陪客戶喝了很多酒,可單子還不一定能籤成,想想不知如何回家面對妻子,面對生活,一時沒有控制住,丈夫像個孩子,痛哭流涕,妻子抱着丈夫,兩口抱頭痛苦,這個視頻傳到網上,感動了很多人。

王力宏哭了,原來喪偶式育兒只是個僞命題

哪有什麼喪偶式育兒,作爲父親從來就沒有缺位,他只是不在你和孩子身邊,心永遠在惦記這個家,在爲這個家努力付出流淚,因爲那是任何一個男人一個父親的本能。

無論是現在地鐵站崩潰的父親,還是歌中“蹲在池塘邊給自己兩拳”80年代的老父親,哪個父親沒有被生活屈辱、艱難。放下自尊,向別人張口借錢。

可能我們平時印象中的父親都是這樣的:嚴厲、理性、勇敢、奔波,沒時間、不善言辭。

這就是父愛,永遠是母愛的有力互補。

父親的愛總是在呵護和鍛鍊之間平衡,父親的愛,總是甜中有苦,苦中有甜,父親的愛總是怨中有樂,煩中有樂,不情願中有收穫,有成就感,教給我們規則,逼我們自律,總不討好我們,他的愛不討巧,甚至令人生厭。

王力宏哭了,原來喪偶式育兒只是個僞命題

因爲不善言辭,因爲愛得深沉,即使被誤解,也不願意去辯解。即使被抱怨也不願去解釋,吐露自己的心酸,即使想陪伴,可是更知道生存更重要,得讓孩子餓不着,有東西喫,得讓孩子凍不着,不能寒酸上路,進學校,寧願自己委屈,不願讓孩子被人看不起,寧願自己含淚上工地,在天涯,想想孩子的笑臉都值了。但就是做不到陪伴,難以割捨的愛,放在心裏的痛,含在眼裏的淚,憋在肚裏的話,都化作了一句,父愛如山。

王力宏哭了,原來喪偶式育兒只是個僞命題

想想父親不去外面謀生行嗎?想想孩子們喫什麼?想想那一堆開銷,想想那一杯杯難嚥的苦酒,嚥下去,就有更多的機會,想想工作中的委屈,我們爭辯不起。就像前段時間,一個替兒子還債的父親說的,老不起,因爲怕顯老,擔心會失去工作,就沒有力量幫兒子。

​但願兒子活得不那麼艱難,這是每個父親的心願。

如今再提起那一代父親的辛酸往事,有多少媽媽們會想起自己的父親,不養兒不知報父母恩,不知道生活的艱難,怎麼會體會到父親曾經的經歷,不想到這些,怎麼能體會到自己孩子的父親,自己的丈夫又是別人的父親,他同樣在經歷,正在過着心酸,承擔着誤解,誰不想老婆孩子熱炕頭?誰不想子孫繞膝,享受天倫之樂。

可這些溫馨必須是爸爸去承擔,天經地義,當陪伴和生存必須選擇其一,父親在家庭的缺失,父愛陪伴就必須首先做出犧牲。

其實很多情況下,喪偶式育兒更多是生活的無奈,不是對丈夫的抱怨,而是一個天問,而這歷來如此,古難全。

王力宏哭了,原來喪偶式育兒只是個僞命題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繁衍後代,羊羔跪乳,都是人的天職本能,父愛怎能例外,男人怎能不想,聽聽父親的心聲,聽聽父親的散文詩,也許就更懂男人,更懂父親,更懂丈夫,更懂如何培養兒子。

誰教會了你勇敢,誰告訴你堅持,那個經常不在家,卻努力爲家的人,那個經常缺席,卻心裏一直惦記,在遠處看護妻兒的那個人。

有山有水纔是好風景,有母愛有父愛才是家庭教育的好風景,看到的是景,觀景也需要聽景,看不到的意念,想象,文化更有景,父愛如山,母愛如水,有山有水纔是好風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