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發佈 | 黨政動態 | 麗江手機臺

在玉龍雪山、哈巴雪山腳下,在金沙江虎跳峽畔,有一個美麗的壩子——大具。

這裏羣山懷抱,溫暖蒼翠。有大平壩、巖窩龍潭、小上海、雪山瀑布、高山杜鵑、雪山草甸、雪山冰川等衆多自然景點。

這裏寧靜祥和,村舍鱗次櫛比,田地錯落有致,一幅鄉村美好生活的畫面盡展眼前。

這裏有良田連綿千頃,春時碧綠,秋時金黃。

這裏呈山地垂直氣候,包含熱帶,溫帶,寒帶,光照充足,水土適應,資源豐富,加上大具人民的勤勞智慧,成就了水果之鄉的美譽。

截止11月23日11時,在網聚麗江正能量之“文明上網 · 助力家鄉”活動中,大具鄉清朗指數爲8.65,位居玉龍縣第二名、全市第八名。讓我們跟隨記者,一起來聽一聽玉龍縣大具鄉人民政府黨委書記龍文淵對本次活動開展情況的介紹:

據龍書記介紹,“文明上網 · 助力家鄉”活動開展以來,匯聚了全鄉羣衆的力量,運用網絡這個新型宣傳媒介,廣泛傳播了主流聲音,弘揚了正能量,切實提高了廣大羣衆的網絡安全和文明上網意識,在網絡空間中積極培育和踐行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動了大具鄉各項事業更好更快發展。

地處金沙江干熱河谷的大具壩子,70%的面積是荒坡沙壩,最少的是樹木,最缺乏的是綠色生態屏障,石漠化現象十分嚴重,擁有可供開發的土地資源30000餘畝,爲改善生態環境,破解綠色生態屏障瓶頸制約,修復生態環境,建設青山綠水。在省市縣及相關部門的直接扶持和幫扶下,大具鄉黨委政府緊緊結合適宜種植油橄欖的自然條件,通過政府引導、市場主導、部門服務、樣板示範等形式,“公司(企業)+基地+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建立龍頭企業(公司)和農戶之間穩定的產銷協助和合理的利益聯結關係,形成龍頭企業(公司)帶動基地,基地聯結農戶的發展格局,加快油橄欖產業在大具的快速發展。

在龍書記的指引下,記者來到了大具鄉金江村的油橄欖種植基地。記者看到在野草枯黃、砂石夾雜的荒地上,一株株油橄欖卻樹幹粗壯、樹冠發達、枝繁葉茂。

龍書記介紹說,由於油橄欖生長力強,適應性廣,河灘、山丘、坡地以及房前屋後、零星雜地均可種植,具有涵養水源、保育土壤、固炭釋氧的生態功能。發展油橄欖產業能有效防止水土流失、恢復植被、提高森林覆蓋率,使大具全鄉30000餘畝荒山荒地資源得到有效的利用,對全鄉的石漠化治理和天然林保護,破除綠色生態屏障瓶頸制約等起到關鍵性的作用。

油橄欖在種植後3年開始掛果,5年以後開始進入盛果期,每株以產鮮果30公斤計,每畝產鮮果660公斤,每公斤以8元保護價計,畝產值可達5280元,能爲羣衆帶來良好的經濟效益,提高羣衆增收致富的能力,有力促進全鄉經濟發展。

就如何發展大具鄉的產業、振興鄉村等問題,龍書記跟記者做了進一步的溝通和交流,點擊以下視頻,即可查看:

關於全市各鄉鎮(街道)的特色採訪及成效交流等更多報道,請點擊進入“文明上網,點贊家鄉”專題報道查看。

記者:和曉莉、趙鳳銘、付學琴、李洋

部分資料由大具鄉人民政府提供

麗江市廣播電視臺 出品

總監製/段成坤 終審/閔文新 楊國鈞 和紅軍

監製/餘金山 和曉莉 趙宏川

主編/雷鳳嬌 副主編/林彤 楊澤燊

運營/王晨 和麗飛 李羣英 付學琴

熱線電話/08885112277 微信/lijiangtv

法律顧問/滇西北律師事務所 和橋毅(15108880662)

主編邀請你在右下方留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