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着屢創新高的美股,你還敢入場嗎?

  美聯儲、歐洲央行和日本央行上個季度向全球市場注資超過1.1萬億美元,在過去12個月中全球央行共降息80次,這些數字不免令人震驚。更令人咋舌的是,正是央行的寬鬆措施,爲不少瀕臨破產的公司打了一劑強心劑。

  具體的案例不勝枚舉,其中最典型的是特斯拉公司。自從美聯儲去年推出“非量化寬鬆”政策以來,這家華爾街上最大的虧損公司股價飆升了120%。

  特斯拉在過去的12個月中基本上都在虧損,雖然其中一個季度勉強錄得盈利,但總的來說其財務表現令人失望,稱之爲“黑洞”可能也不爲過。但憑藉其超強的吸金能力,特斯拉的市值已經大於福特和通用汽車的總和。

  當然,特斯拉的投資者還是堅信基本面因素纔是推動該股走高的主要動力。然而,事實並非如此,真正的幕後推手是美聯儲——上季度的大舉放水基本上推升了所有有價值的資產。

  外媒指出,在過去的12個月中,所有在美國上市的公司中,有40%處於虧損狀態,這是上世紀九十年代末、即互聯網泡沫爆發以來的最高水平。佛羅里達大學金融學教授Jay Ritter還提供了一張圖表,顯示2018年虧損的IPO比例達到81%,與2000年的水平相同。

  其中,有42%的醫療保健公司虧損,主要是因爲投機性生物技術;大約17%的科技公司也未能盈利。

  和特斯拉一樣,一直在虧損的巨頭企業還有通用電氣。在過去的42個月中,由於經濟放緩,該公司的股價暴跌了60%,債務累累令這家公司發展的負擔異常沉重。

  標普全球市場情報公司的數據顯示,對於小公司而言,虧損已是避無可避的了,過去三年中,80%的小公司的虧損業務數量顯着增加;對於部分大公司而言,虧損也在所難免。在過去12個月中,最大的100家公司中也約有33%錄得虧損。

  分析師指出:“虧損公司所佔比例在最近兩次衰退中都有所上升,但隨後一直居高不下。現在的情況是:許多小型公司被大型公司排擠,大型公司破壞了小型公司的投資增長能力。”

  儘管如此,我們還是可以發現美股每天續刷新高。投資者似乎想在下一次衰退到來之前趕緊入場佈局,他們現在正瘋狂地衝向那些實現盈利的公司,殊不知,大多數公司的財報,是被此前高舉寬鬆大旗的美聯儲潤飾了。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