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聲明:本文版權爲網易汽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網易汽車11月26日報道據《歐洲汽車新聞》報道,內部人士表示,隨着保時捷加大對電動汽車的研發與生產投入,保時捷計劃在8年時間裏,通過精簡業務操作、新業務以及成本削減等,爭取提升60億歐元的營業利潤。

  據內部人士介紹,從今年起直到2025年,保時捷希望每年提升7.5億歐元的息稅前利潤;而這一目標將通過提高效率、削減成本以及數字服務等新型業務來實現。保時捷提升利潤率的做法對於大衆集團維持所設定的品牌15%銷售利潤率的目標非常重要。對於上述報道,保時捷則拒絕作出評論。

  目前,汽車行業正在史無前例的向自動駕駛、電動汽車等新方向轉型,而大衆集團希望將自己打造成一家更爲靈活的公司,而保時捷持續保持高盈利則是核心因素之一。與傳統內燃機汽車相比,電動汽車的生產成本更高。因此,對於發力於電動汽車的車企而言,他們都試圖在其他方面進行成本節約,爭取抵消電動汽車高成本的不利因素。

  保時捷首款全電動汽車Taycan按計劃將於明年上市,而該車則可以很好的詮釋其他製造商所面臨的電動汽車生產困境。內部人士表示,保時捷Taycan的生產成本要比類似的傳統車型高6000至1萬歐元。而這些成本增加將不會被轉嫁至消費者身上,這意味着車企爲了要保持盈利性,必須要在其他地方削減支出。整體而言,保時捷將在2022年前,對電動出行投資超過60億歐元的費用。

  內部人士表示,保時捷預計,2025年之後,效率提升每年將會帶來約20億歐元的利潤增長。據瞭解,保時捷去年營業收入達到了235億歐元,而營業利潤也高達41億歐元。保時捷超過17%的營業利潤率也超過了絕大部分主流汽車製造商單位數的銷售利潤率。

  法蘭克福美茨勒銀行(Bankhaus Metzler)分析師尤爾根·皮普爾(Juergen Pieper)指出,大衆集團正立志成爲“汽車界的電動化中堅力量”,而其收入與利潤理應要高於戴姆勒集團與寶馬集團。

  目前,保時捷正在與兄弟品牌奧迪共同研發電動汽車技術,並正在考慮適用聯合研發的建造平臺生產現有車型的電動版本,比如Macan緊湊型SUV。保時捷表示,基於新建造平臺的首款車型按計劃將於2021年底推出。

  此外,保時捷還希望,到2025年,新車交付量中的一半將是全電動或混動車型。保時捷表示,根據《巴黎氣候協定》所設定的目標,從2030年起,研究內燃機車在經濟意義上將不再可行。

  據悉,全球各大豪華超跑製造商都在加快電動化轉型。特斯拉在豪華純電動汽車領域先行一步,7至9月的交付量達到8.35萬輛,首次超過保時捷。另外,法拉利9月宣佈,到2022年混合動力車型將佔其銷量的60%。瑪莎拉蒂將在2022年前向市場投放純電動雙門跑車“Alfieri”。阿斯頓·馬丁則將在2019年上市其純電動汽車“Rapide E”。(海岱青州)

  作者:海岱青州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