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下午,北山四先生暨何氏三杰学术研讨会在金华市博物馆举行,作为何基诞辰830周年纪念活动的重要活动之一,专家学者、北山四先生后裔“华山论剑”,研讨北山四先生及何氏三杰的学术成就,及其文化传承的意义。

浙江师范大学资深教授、浙师大江南文化研究中心负责人黄灵庚,作为北山四先生研究学者,他的出席可谓是恰逢其时。今年9月,金华市委宣传部与浙江师范大学举行签约仪式,双方合作编纂《北山四先生全书》。据了解,《北山四先生全书》将收录何、王、金、许四人40余种著作,总字数达600万字,可以说是一项浩大的工程。黄灵庚和他的团队便是这部著作主要的编纂力量。

据他在研讨会上透露,《北山四先生全书》争取在2021年-2022年全面出版。这部著作将致力于打造为国内外收集最全、版本最精的北山四先生著作。对于整理北山之学,继承发扬朱学、吕学,传承浙江文脉,建设文化金华具有重大意义。

在北山四先生的四位后裔发言结束后,他本次学术研讨会上压轴发言。

很多人有一个疑问:北山四先生在中国历史上究竟有什么样的学术地位?黄灵庚开门见山地说:“自孔子始,悠悠2500余年,能入孔庙配享从祀的先贤先儒区区172人,其中浙江6人,除了宁波的王阳明,另外5个都是金华人:吕祖谦和北山四先生。”

习总书记说过:“要留住中华文化的根。”黄灵庚认为,中华文化的根与别人的不同之处,在于儒学,北山四先生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他还打了个比方,如果中华文化是一条高速公路,一路上有很多服务区,服务区就是文化标志。吕祖谦是一个服务区,北山四先生也是一个服务区。

“王阳明、吕祖谦,几乎家喻户晓。北山四先生,很多人都不知道,这说明我们的宣传还不够到位。实际上,宣传北山四先生的文化,对于提升和扩大金华文化的知名度,具有深远的意义。”

不过,他也指出,对于北山四先生的宣传,不能拔高,也不能贬低,他们的理论和学说,具有特殊的时代背景。要利用和吸收四先生学说中有价值的部分。他总结梳理了北山四先生的五个方面的精神价值:

北山四先生首先是君子,堂堂正正做人,严于律已。

在当时,很多理学家不关心政治,北山四先生求实学,一切从实际出发,有家国情怀、关心政治,很多建议对当时的社会改革有借鉴意义。

对社会有担当、有气节。比如金履祥,元朝时不愿做官。

北山四先生都有勤学的特点,通过不断努力达到在学术和境界上的一定高度。正应了习总书记的一句话:“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北山四先生的学术风格开放包容,对学术发展有帮助的观点博览广取。

金华市政协文史委主任吴远龙表示,黄灵庚给予北山四先生恰如其分的学术评价。北山四先生五个方面的精神特点,与“信义和美、拼搏实干、共建图强” 的新时代金华精神不谋而合。比如“勤学”与“拼搏”,“求实学”与“实干”。从北山四先生的研究上可以看出,古往今来,即便经历岁月沧桑,金华人的精神内核不曾改变。

(作者:许健楠 钟路 陈斌 编辑:黄雪芬)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