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26 14:21 | 溫州網

“通過對小城鎮環境的持續改造、鞏固、提升,未來文成展現在我們眼前的將是一番全新景象,對此我們充滿了期待。”文成縣委書記王彩蓮這樣推介道。

日前,參加全省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行動現場推進會的與會代表,兵分兩路,考察了文成縣西坑畲族鎮和銅鈴山鎮,感受了一番文成小城鎮的精彩蝶變。期間,該縣的諸多亮點舉措,引起了與會代表的極大關注。

去年以來,文成縣以全域旅遊化環境再造工程爲統攬,堅持高標準定位、高起點謀劃、高品質建設,破難攻堅,精準發力,取得了階段性成效。可以說,正是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開啓了這座美麗山城的全新篇章。

這場整治行動吹來“美麗新風” 西坑畲族鎮打造“風情小鎮”新樣本

“歡迎來到讓川村做客”。讓川村畲族姑娘的一句方言、一條綵帶,讓不少初次來到文成的與會代表紛紛讚歎,“這邊真的蠻有風情的。”

讓川村,一個畲族文化濃郁的鄉村,有西坑畲族鎮東大門之稱。整座村莊依山而建,背靠千年古樟,毗鄰紅楓林,田園風情濃郁。用詩人陶淵明的詩句“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形容讓川村再貼切不過。

2017年,西坑畲族鎮投入2000多萬對全村的道路、管網、建築立面進行改造,啓動美麗鄉宿建設。如今,全村有悅慢小院、香樟小院等11家民宿,形成了讓川民宿羣,客房日接待能力近200餘人。讓川村推出的“畲家長桌宴”更成爲溫州市主推旅遊產品,吸引國內外遊客前來品嚐,僅去年就接待遊客5萬人次。

談起讓川村蝶變的密鑰,讓川村村長介紹說,“非遺傳承、民俗體驗、古蹟保護、文建融合、紅色教育。在讓川的小城鎮綜合整治行動中,做好文化五步走,讓川村顏值高了,產業興了,村民樂了。”

走在讓川村,路邊還有村民兜售當地特色產品。一位村民向與會代表招呼,“蘿蔔絲蘿蔔絲,非常好喫”。一位代表喫完表示,“看山看水還看人,這邊的人熱情,這邊的食物好喫,都想多留幾天了呢”。

目前,讓川村正在設計遊步道,計劃通過遊步道把讓川八景、讓川民宿羣、特農匯展銷中心和小鎮客廳等項目連起來,成爲“讓川三環”,在三環上形成“喫住行遊購娛+商務會議+教育”的旅遊產業鏈。

“除了讓川村以外,西坑畲族鎮正以旅遊爲主導,大力培育旅遊+產業。”西坑畲族鎮黨委書記嚴炳寬這樣說,在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的過程中,西坑畲族鎮結合地域文化特徵,將項目與旅遊產業發展相融合。引進僑資開發建設悅慢、紅楓等多家民宿,打造以“長桌宴”爲特色的畲鄉餐飲文化,打造最牛外婆家,開發康養、禪修產業,推進文旅結合、商旅結合、農旅結合,將西坑畲族鎮建設成集禪修、康養、度假爲一體的文化風情小鎮。

家鄉美了,鄉愁更濃了 在外鄉賢紛紛帶着項目“進山”

“這裏的風景真好,完全可以成爲職工的療養基地。”在走訪過程中,不少與會代表發出這樣的感嘆。

當天上午,在銅鈴山鎮,別具特色的火爐文化美食體驗區、整潔美麗的云溪路給與會人員留下了深刻印象。很難想象,建鎮初期,這裏是一個典型的“沒錢、沒地、沒基礎”的“三無”鄉鎮。

據介紹,銅鈴山鎮全鎮大部分地區海拔在800米以上,森林覆蓋率達96%,擁有銅鈴山國家森林公園、石垟省級森林公園、等旅遊景區,同時也是省級森林氧吧特色小鎮的核心區,是一個森林康養和避暑度假的絕佳場所。

依託優美的自然環境、豐富的森林資源,銅鈴山鎮在環境綜合整治中精準發力,結合山區特有的高山無污染綠色蔬菜、獨特的烹調技藝,打造出了獨特火爐間文化餐廳;整改髒亂差的背街小巷,打造了擁有咖啡吧、酒吧、茶吧、音樂吧等業態的歐式風情體驗街。

不僅如此,銅鈴山鎮更是開設了特農匯等土特超市。當天,與會人員走進銅鈴山鎮僑品彙,琳琅滿目且物美價廉的進口商品讓他們交口稱讚。 “這些土特產綠色、健康、實惠,在這裏就能買到,太方便了。”

作爲文成的一大旅遊項目,綠水尖滑雪(草)場吸引了浙南地區的不少市民,也是當天考察所到之處。據瞭解,綠水尖滑雪場是浙南、閩最大的高山戶外滑雪場,可容納2000人同時滑雪戲雪。

值得一提的是,這個項目是一個文商迴歸項目。3年前回鎮投資時銅鈴山鎮旅遊產業正方興未艾。鎮區交通不便,喫住行娛都不能滿足遊客需求,綠水尖田園綜合體就是在這種情況下開始了建設。3年來,這個項目也招募了周邊的村民家門口就業,大家一起創業就業建設家園,發展家鄉。

綠水尖滑雪(草)場只是文商迴歸項目中的一個代表。近年來,銅鈴山鎮大力發展鄉村振興的同時,積極謀劃招商引資,吸引了大批在外文商的投資。“文成風景好,吸引在外遊子迴歸。遊子迴歸,投資建設,把家鄉建設得更好。這是一個相輔相成相互成長的過程。”一個與會人員在走訪中這樣說道。

他們皆這樣感嘆:一村一品,處處皆驚喜

不少與會代表在實地走訪西坑畲族鎮和銅鈴山鎮後,對文成小城鎮環境整治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徹底改變了他們對文成過往的印象,紛紛點贊文成的創新做法。

在金華市綜合整治辦綜合組副組長湯賢孫看來,西坑鎮的文化塑造十分用心和精細。他以建築外立面爲例,“不難看出,鎮裏外立面的設計中,融入了多種文化元素,形成了自身的文化特色,避免了千篇一律的同質化問題。”

另一位同行的與會代表說,很早以前來過幾次文成,也曾到過讓川村。但是這次來,感覺整體環境完全不一樣了,可謂是處處皆驚喜。“小城鎮綜合整治做到這樣的地步,才能不斷吸引遊客”。

紹興建設局副局長俞少樓則將西坑和紹興的不同特色進行了一番比較。他表示,“西坑鎮的文化挖掘工作精準,有機的將畲族文化、慢生活文化和旅遊文化進行了和諧統一,值得我們去學習、品味。”

建德市梅城鎮黨委書記何瑞洪讚道:“在小城鎮的綜合整治的過程中,看到了文成的用心。這份用心,不僅體現在生態文化的綜合運用、劉伯溫文化的挖掘和傳承,更是根據山城特色,在節點的打造中別具匠心,包括路標路牌的整體設計,紅色文化的不斷體現以及街巷的細微之處。”

在當天考察行將結束之際,王彩蓮還不忘發出這樣的邀約:“歡迎大家,經常帶着家人和朋友來文成走走,體驗伯溫故里、天然文成的別樣風情。”(來源:溫州網,原標題:文成縣委書記的邀約:常來文成走走,原作者:潘湧燚 鮑苗苗 陳克力 鄧歡歡 攝影 朱發滿 江國榮 黃衛東,編輯:胡瑜瑤)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