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 (上海,記者 路英 丁豔)訊,1月16日,中國首家外資獨資保險控股公司--安聯(中國)保險控股有限公司正式開業。從控股公司成立初衷,及未來安聯集團未來在中國的計劃可以看出一家老牌保險集團對長期中國市場的信心及其野心。

安聯全球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奧利弗•貝特在開業發佈會上表示,中國很快會成爲最大的經濟體,未來最大的投資機會在中國,並表示未來10年新增保費三分之一來自中國。

控股公司成立利於未來在中國市場深入佈局

"設立一個控股公司,我們即可從總部做直接管理,直接由安聯的總部投資到控股公司,我們會通過安聯中國的控股公司來進行很多活動,在中國國內整個協調都將通過這個公司來完成。"對於在國內成立控股公司的原因,奧利弗•貝特在回答財聯社記者提問時表示,控股公司成立能夠加強安聯在中國市場各個子公司之間協同增效的合力,也有助於其在國內市場更好地發展。

其表示,在安聯中國控股公司成立就是爲了支持安聯保險業務在中國的深入發展。在新的架構下,其將嘗試找到方式捕捉更多機會,比如養老金等目前還沒有在國內開展的業務。

安聯集團董事會成員、安聯(中國)保險保險控股董事長塞爾吉奧·巴比諾特在開業典禮上表示,"中國是一個巨大的市場,保費增速非常快,有着巨大的潛力,我們也看到養老金的差距和缺口,整個市場保險產品的滲透率現在還比較低。"

在成立控股公司之前,安聯集團在中國已握有財險、健康、壽險三張保險牌照。其中,2003年,德國安聯在廣州成立安聯保險公司廣州分公司,是其在中國設立的首家經營財險的分公司,之後分改子,目前更名京東安聯財險;2014年12月,德國安聯與中國太平洋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太保安聯健康險公司,持股22.949%;以及由安聯控股,其與中信信託合資成立的壽險公司中德安聯。

國際大型保險集團在中國水土不服的現象極爲普遍,但從安聯高層的表態來看,未來其更加認可和尊重國內合作伙伴優勢的態度明顯。

"我們在中國的戰略確實現在有衆多的機會,現在我們要分析有哪些合作伙伴能夠在哪些市場上進行發展,我們現在已經有幾個合作伙伴,這是有着長期成功合作的歷史。未來,我們將進一步加強在中國合作伙伴的關係。"安聯集團亞太區首席執行官、安聯中國控股總經理索馬斯·阿爾汀表示,"我們希望能夠和合作夥伴互補,在過去130年當中,我們在世界各地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協同增效可以使我們很好的去選擇在哪些領域和別人合作,哪些要獨立開拓,我相信在這兩方面我們在中國都有着衆多的機會。"

至於未來是否會在中國申請更多保險牌照以及預計投資金額,奧利弗•貝特對財聯社記者表示目前舉措還不能對外公佈。不過,其坦言,"現在外資在中國競爭有相當多的困難,諸如我們申請各個省的牌照目前仍存在困難。隨着中國進入數字經濟,客戶就有可能突破地域限制,所以我們需要一個全國性牌照。"

看好未來中國投資機會及中國消費者投資能力

從安聯集團高層表態來看,此次安聯控股落地中國,除了政策原因,更多的是其看好在國內的投資機會。

"中國很快會成爲最大的經濟體,未來10年新增保費三分之一來自中國,中國在安聯戰略上是很重要的,隨着安聯中國控股公司成立,在中國會有更多創新,會充分利用安聯百年積累,在養老年金、健康險等業務線發力。"奧利弗•貝特表示。

安聯集團1890年始創於德國柏林,發展至今已成爲全球最大的資產管理集團之一,在世界70多個國家和地區開展業務。早在1910年代,安聯集團就已在中國開展業務,爲上海等沿海城市的客戶提供火災和海上保險服務。上世紀80年代初,安聯集團與中國人民保險、中國平安保險、太平洋保險等中國保險機構簽訂了有關再保險和保險技術傳輸的合作協議,成爲首家與中國保險公司合作的國際保險公司。正因爲此,其對國內市場和政策機會的把握都較爲敏感。

"中國經濟的模型在從投資驅動向消費驅動轉變,而且可能會和世界更加接軌,希望中國的投資者也能在海外市場實現自己投資的多元化。"奧利弗•貝特認爲,"中國有着最大的投資有機會,未來,中國消費者會更多地走向國外,會有20%-25%的資金參與到海外投資中,安聯希望爲中國客戶提供海外投資服務。"

外資緊抓進中國政策機遇

2019年底開始,政策一鬆動,各家外資險企立即行動。

2019年12月,銀保監會發布《關於明確取消合資壽險公司外資股比限制時點的通知》,自2020年1月1日起,正式取消經營人身保險業務的合資保險公司的外資比例限制,合資壽險公司的外資比例可達100%。

當時即有媒體公開報道稱,安聯集團有意向申請對中德安聯全資控股,預計在2020年政策允許後將進入正式程序。

隨後的1月9日,保險行業協會官網披露友邦"分改子"計劃的方案,若該計劃獲批,友邦將成爲中國第一家外資全資控股的壽險公司。

緊接着1月16日,安聯(中國)保險控股有限公司宣佈成立,中國首家外資獨資保險控股公司由此誕生。

此外,1月2日銀保監會相關負責人曾在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表示,招商信諾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也已獲批籌建,工銀安盛、交銀康聯、中信保誠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已於2019年陸續獲批、籌建、開業。如此,招商信諾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亦將成爲我國第4家外資保險資管公司。

友邦中國CEO張曉宇曾公開指出,"中國放寬保險行業外資股比限制,不是意味着開放了以後模式全都改變。對當前中國保險行業來說,還有巨大的市場空間。對於進入中國的外資保險公司而言,大家應該關注怎麼把餅做得越來越大。"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