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位趙女士突然接到自己父親在微信上發來的消息,父親稱自己出來買菜忘記帶錢,讓趙女士轉200元到微信上,趙女士便問語音問了句“爸爸,是你嗎?”很快就收到對方的回覆。

趙女士一聽就是自己父親的聲音,便想也沒想就把錢轉了過去,結果還是被騙了。經過調查後,發現是趙女士的父親微信被盜用了,語音是提前錄好的。

有網友表示這些都不算什麼新鮮事了。很早之前,筆者一個同事的弟弟也是用語音和她說要錢,那個同事差點就相信了,最後是因爲想起來自己弟弟不會用那種語氣說話,才懷疑上當的。

消息一出,引起了很多人的重視,也有人表示疑問,微信語音不是不能轉發嗎,爲什麼還會出現這樣的情況?生活中我們又該如何預防此類事件的發生呢?今天就和大家來詳細聊一聊。

微信語音爲什麼不能轉發?

微信語音無法轉發,是基於微信產品設計的初衷之一 ——最大程度上保護用戶的隱私及安全的結果。

微信語音是如何被他人盜取的?

經技術分析及媒體跟進了解事實細節,“用戶微信語音被他人獲取”存在以下幾種可能:

1、用戶使用了“山寨微信”(微信外掛軟件),並感染木馬,造成手機資料被木馬竊取。

2、用戶通過其他渠道有留存過語音及關係鏈信息,被壞人獲取到,並通過語音合成軟件加以利用,用以欺騙身邊親友。

3、部分媒體報道案例中,經過覈實,欺詐者發送的語音並非被仿冒人的聲音,而是利用刻意製造嘈雜的環境效果、以及發佈語音這個動作證明身份的心理暗示,以降低其他用戶警惕,獲取對方信任。

如何防止微信語音被“克隆”?

1、不要使用任何形式的非官方微信客戶端,避免信息主動泄露的可能。

2、謹慎在其他網站或平臺留存語音資料信息,防止被他人獲取並用於不法用途。

平常應如何防止類似的騙局?

保護好自身帳號安全

1、無論他人以任何理由索要你的微信帳號、密碼、短信驗證碼等個人信息,堅決不要提供,否則極可能被盜號。

2、當發現自身微信帳號有被盜跡象時,請馬上到手機端微信安全中心或者PC端微信中心網站(weixin110.qq.com)凍結帳號,並通知好友謹防詐騙。

防止被盜號者欺詐

1、遇到微信好友借錢或其他需要資金支付的情況,最好能通過電話或視頻進行確認,如果碰到模糊不清的語音,一定要進行仔細求證。

2、向不能確定真實身份的好友轉賬時,可將到賬時間設置爲“2小時到賬”或“24小時到賬”,以預留處理時間。

3、若發現好友微信帳號被盜,應及時進行被盜投訴,並通知好友凍結帳號,並轉發防止其他用戶上當。

據瞭解,微信安全團隊也在持續打擊違規使用非官方微信客戶端、模擬器、第三方插件等的微信帳號。並通過和司法機關進行合作,打擊微信外掛黑灰色產業。

來源:人民日報、科普中國,本文專家:吳昊、梁焯佳,騰訊微信事業部安全中心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