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经济能取得如此骄绩,与该省坚定不移地推动转型升级有关。面对困难,浙江省委、省政府没有退缩,坚定地提出:“困境中更要咬定转型升级。”

————摘自《人民日报》( 2010年2月26日 1版)

改革开放40年以来,中国制造加速迈向“中高端”,这背后是对品质的追求,也是系列转型升级后的成果。在浙江,转型升级篇章是如何唱响的,不妨从兰溪这座小城说起。

兰溪是浙江省中西部的老工业基地。建国初期,国家布局“二五”计划项目,新安江水电站配套工程——兰江冶炼厂。兰溪被选为工业基地,冶炼厂、制药厂、水泥厂等一大批企业在兰溪落地开花。

改革开放初期,兰溪工业产值在浙江省名列前茅,一度掀起“工业学兰溪”浪潮。

“计划经济时期,厂里的东西不愁卖。后来,受到市场经济的冲击,兰溪传统的工业受到了很大影响。工业产值曾今位居金华第一的兰溪,被义乌等地迎头赶上,甩在了后面。”兰溪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党委书记、局长童永生说,这样的情况,到21世纪初开始发生转变。去年,兰溪工业规上企业产值再次排名金华第一。

进入21世纪,在转型升级中,兰溪经济发展再次迎来生机。

从落后到再次回到榜首,兰溪是如何做到的?在这背后,兰溪市政府进行了产业调整,通过大刀阔斧,砍掉了众多产能落后、环境污染大的企业,并通过政府扶持,鼓励企业依托科技创新在“智”上下文章,驱动企业做大做强。

以水泥厂为例,20世纪90年代,兰溪最多时拥有37家水泥生产企业。由于高消耗、高污染、高排放等原因,2005年兰溪集中拆除机立窑,一口气关停了37家水泥厂,只保留了4家环境污染小、产能好的企业。

红狮集团便是留下来的4家企业之一。该企业通过研究改善水泥性能、提高烧成技术、粉磨技术、坚持绿色发展等系列转型升级手段,将水泥卖向全国。

如今,红狮集团不仅在国内叫得响,在老挝、尼泊尔、缅甸、印尼国也取得了多个大型水泥项目。

织造车间所需员工少了,产量却提升了。

兰溪在调整产业布局时,有砍亦有增。纺织业是兰溪市政府根据当地有多家小型纺织厂、毛巾厂等基础,而培育的一项产业。

“当时,企业每购置一台喷气织机,政府补贴1万元。”童永生介绍,在政府扶持政策下,兰溪纺织业出现跨越式发展,逐渐形成规模。

浙江鑫兰纺织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织造、浆染、后整理、服装制造于一体的全产业链生产型企业。走进浙江鑫兰纺织有限公司,黄敏厂长向记者介绍该企业在转型升级中的一些做法。

在生产车间,一排排加宽的纺织机器正排列有序地工作着。“纺织业是个劳动密集型产业,我们通过机器换人,引进108台新织机。一方面减少了人工,另一方也提升了产能。”黄敏说,原本1个工人负责6台机器,现在可以同时看管9台机器,并且新机器月产纺织品数量增加了10%左右。

“企业发展离不开科技支撑,惟有不断创新、不断转型升级才能让企业走得长远。”黄敏介绍,该公司在科技方面也取得了丰硕成果,不仅形成了“鑫兰纺织”“鑫兰服装”“宝龙印染”等品牌,更是先后有两个项目获得“浙江制造”标准立项。其中,该公司主导编制的《色织纬向弹力牛仔布》已获“浙江标准”认证。

鑫兰纺织通过技术提升,产品品质过硬,远销海外。

11月7日,浙江省科技厅发布2018年新建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中心名单,兰溪浙江鑫兰纺织有限公司“鑫兰功能性牛仔面料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中心”榜上有名。

如今,兰溪现有纺织企业1500多家,产值超亿元企业有59家。棉织造等休闲织物面料总量居全省第一,毛巾生产总量居全国第二,纯棉白坯布面料产量居全国第一位。

成功转型的红狮集团和鑫兰纺织只是兰溪企业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更是浙江的一个缩影。

2018年前三季度,浙江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504.62亿元,增长13.1%,完成年度预算的88.7%,快于序时进度13.7个百分点;浙江省进出口总值2.11万亿元,同比增长12.5%;省政府性基金收入6277.16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35.5%,增长50.8%。

成绩的取得,离不开转型升级这个抓手在助力经济加速跑。而转型升级,自主创新是前提。浙江作为经济大省,创新能力一直走在全国前列。目前,浙江省区域创新能力居全国第5位,综合科技进步水平居全国第6位,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居全国第3位,知识产权和专利综合实力均居全国第4位,被列为全国首批技术创新工程建设试点省、全国首批创新型试点省。

据悉,“十三五”期间,浙江将把创新摆在全省发展布局的核心位置。通过发展创新引领经济,打造科技创新大平台,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率先建成创新性省份。浙江将围绕竞争力提升的核心关键,采取差异化策略,推动形成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的良好态势。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