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經濟能取得如此驕績,與該省堅定不移地推動轉型升級有關。面對困難,浙江省委、省政府沒有退縮,堅定地提出:“困境中更要咬定轉型升級。”

————摘自《人民日報》( 2010年2月26日 1版)

改革開放40年以來,中國製造加速邁向“中高端”,這背後是對品質的追求,也是系列轉型升級後的成果。在浙江,轉型升級篇章是如何唱響的,不妨從蘭溪這座小城說起。

蘭溪是浙江省中西部的老工業基地。建國初期,國家佈局“二五”計劃項目,新安江水電站配套工程——蘭江冶煉廠。蘭溪被選爲工業基地,冶煉廠、製藥廠、水泥廠等一大批企業在蘭溪落地開花。

改革開放初期,蘭溪工業產值在浙江省名列前茅,一度掀起“工業學蘭溪”浪潮。

“計劃經濟時期,廠裏的東西不愁賣。後來,受到市場經濟的衝擊,蘭溪傳統的工業受到了很大影響。工業產值曾今位居金華第一的蘭溪,被義烏等地迎頭趕上,甩在了後面。”蘭溪市經濟和信息化局黨委書記、局長童永生說,這樣的情況,到21世紀初開始發生轉變。去年,蘭溪工業規上企業產值再次排名金華第一。

進入21世紀,在轉型升級中,蘭溪經濟發展再次迎來生機。

從落後到再次回到榜首,蘭溪是如何做到的?在這背後,蘭溪市政府進行了產業調整,通過大刀闊斧,砍掉了衆多產能落後、環境污染大的企業,並通過政府扶持,鼓勵企業依託科技創新在“智”上下文章,驅動企業做大做強。

以水泥廠爲例,20世紀90年代,蘭溪最多時擁有37家水泥生產企業。由於高消耗、高污染、高排放等原因,2005年蘭溪集中拆除機立窯,一口氣關停了37家水泥廠,只保留了4家環境污染小、產能好的企業。

紅獅集團便是留下來的4家企業之一。該企業通過研究改善水泥性能、提高燒成技術、粉磨技術、堅持綠色發展等系列轉型升級手段,將水泥賣向全國。

如今,紅獅集團不僅在國內叫得響,在老撾、尼泊爾、緬甸、印尼國也取得了多個大型水泥項目。

織造車間所需員工少了,產量卻提升了。

蘭溪在調整產業佈局時,有砍亦有增。紡織業是蘭溪市政府根據當地有多家小型紡織廠、毛巾廠等基礎,而培育的一項產業。

“當時,企業每購置一臺噴氣織機,政府補貼1萬元。”童永生介紹,在政府扶持政策下,蘭溪紡織業出現跨越式發展,逐漸形成規模。

浙江鑫蘭紡織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織造、漿染、後整理、服裝製造於一體的全產業鏈生產型企業。走進浙江鑫蘭紡織有限公司,黃敏廠長向記者介紹該企業在轉型升級中的一些做法。

在生產車間,一排排加寬的紡織機器正排列有序地工作着。“紡織業是個勞動密集型產業,我們通過機器換人,引進108臺新織機。一方面減少了人工,另一方也提升了產能。”黃敏說,原本1個工人負責6臺機器,現在可以同時看管9臺機器,並且新機器月產紡織品數量增加了10%左右。

“企業發展離不開科技支撐,惟有不斷創新、不斷轉型升級才能讓企業走得長遠。”黃敏介紹,該公司在科技方面也取得了豐碩成果,不僅形成了“鑫蘭紡織”“鑫蘭服裝”“寶龍印染”等品牌,更是先後有兩個項目獲得“浙江製造”標準立項。其中,該公司主導編制的《色織緯向彈力牛仔布》已獲“浙江標準”認證。

鑫蘭紡織通過技術提升,產品品質過硬,遠銷海外。

11月7日,浙江省科技廳發佈2018年新建省級高新技術企業研究開發中心名單,蘭溪浙江鑫蘭紡織有限公司“鑫蘭功能性牛仔面料省級高新技術企業研究開發中心”榜上有名。

如今,蘭溪現有紡織企業1500多家,產值超億元企業有59家。棉織造等休閒織物面料總量居全省第一,毛巾生產總量居全國第二,純棉白坯布面料產量居全國第一位。

成功轉型的紅獅集團和鑫蘭紡織只是蘭溪企業轉型升級的一個縮影,更是浙江的一個縮影。

2018年前三季度,浙江省一般公共預算收入5504.62億元,增長13.1%,完成年度預算的88.7%,快於序時進度13.7個百分點;浙江省進出口總值2.11萬億元,同比增長12.5%;省政府性基金收入6277.16億元,完成年度預算的135.5%,增長50.8%。

成績的取得,離不開轉型升級這個抓手在助力經濟加速跑。而轉型升級,自主創新是前提。浙江作爲經濟大省,創新能力一直走在全國前列。目前,浙江省區域創新能力居全國第5位,綜合科技進步水平居全國第6位,企業技術創新能力居全國第3位,知識產權和專利綜合實力均居全國第4位,被列爲全國首批技術創新工程建設試點省、全國首批創新型試點省。

據悉,“十三五”期間,浙江將把創新擺在全省發展佈局的核心位置。通過發展創新引領經濟,打造科技創新大平臺,加快科技成果產業化,率先建成創新性省份。浙江將圍繞競爭力提升的核心關鍵,採取差異化策略,推動形成經濟結構不斷優化、發展方式加快轉變的良好態勢。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