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於網絡

籬畔秋酣一覺清,和雲伴月不分明。

登仙非慕莊生蝶,憶舊還尋陶令盟。

睡去依依隨雁斷,驚回故故惱蛩鳴。

醒時幽怨同誰訴,衰草寒煙無限情。

來源於網絡

此詩是寫菊花之夢,也是寫詠菊者之夢。因寫夢境,故用撲朔迷離的筆法。菊花在酣夢中進入和雲伴月的佳境,去尋高朋結良盟。但這種美妙的境界常被打斷,因之產生種種懊惱和幽怨。

因爲林黛玉的孤傲是做出來給人看的,因此她的《菊夢》和《詠菊》《問菊》一樣,也比較扭曲:“登仙非慕莊生蝶,憶舊還尋陶令盟”。她做這個夢,不是爲了羨慕莊周人與自然合爲一體的純然感覺,只是爲了效仿陶淵明,作一作能博取美名的清高秀。

來源於網絡

總而言之,林黛玉的清高正如這些菊花詩一樣,是刻意裝出來的。是在明知“一從陶令平章後,千古高風說到今”的情形下,而刻意效仿出來的。目的只是爲了抒發自己小文人式的對世俗名位的求之不得的哀怨,並同時博取清高的美名和旁人的同情。因此,一遇到真正能考驗她能夠取法陶令的時候,她就丟下這些“孤標傲世偕誰隱”、“滿紙自憐題素怨”的標榜而不管,一個勁地去高歌“何幸邀恩寵,宮車過往頻”、“盛世無飢餒,何須耕織忙”、“主人指示風雷動,鰲背三山獨立名”了。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