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財經要聞:

正回購懸念再起\n流動性要充裕更要合理

來源:中國證券報

分析人士認爲,近期貨幣政策操作更加突出對流動性“合理充裕”的定位,流動性要充裕更要合理,這並不等於說,央行貨幣政策會收緊,但大幅放鬆面臨約束。未來若繼續降準乃至降息,可能仍會以定向的、結構性的方式進行。

首份基本養老金年報亮相 全年投資收益87.83億元

來源:中國證券報

25日從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獲悉,2017年,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收益額87.83億元,投資收益率5.23%。這是基本養老保險基金首次披露年度投資收益。截至2017年底,基本養老保險基金自2016年12月受託運營以來,累計投資收益額88.19億元。

製造業遭遇陣痛 上市公司多策謀變

來源:中國證券報

生產成本水漲船高,疊加國內經濟結構調整和國際貿易環境的變化,近年來,國內製造業正面臨轉型升級發展的“陣痛”。實地探訪發現,當前國內製造業企業在展現出令人欣慰的發展“韌勁”同時,也面臨來自原材料、人力成本上漲以及競爭加劇等多方面的壓力,如何拓寬融資渠道及進行科研創新是諸多企業最爲迫切的訴求。

安聯集團獲准在華籌建首家外資保險控股公司

來源:時報 

昨日,中國銀保監會發布的信息顯示,多項外資銀行、保險機構市場準入申請獲得批准。包括批准香港集友銀行籌建深圳分行、德國安聯保險集團籌建安聯(中國)保險控股公司。其中,安聯(中國)保險控股將成爲我國首家外資保險控股公司。

銀行理財子公司“狼來了” 公募投資銷售全面承壓

來源:時報 

目前在具有託管業務資質的27家銀行中,包含中行、建行兩家國有大行在內的16家銀行已經陸續宣佈設立理財子公司,這些背靠銀行資源、沒有銷售門檻、具備固收業務優勢、投資範圍廣泛的新興資管機構將與公募基金形成新競爭合作格局。對手的強大公募基金早有領教,基金公司必須拿出有效的對策。

全年減稅降費規模將超量 增值稅稅率下調有望加速

來源:券日

今年以來,爲應對國內外經濟形勢變化,進一步支持實體經濟健康可持續發展,我國密集出臺了一系列減稅降費政策措施,財政部預計今年全年全國減稅降費將達1.3萬億元,這將超過年初確定的減稅降費目標。

房地產市場整體退熱 熱點城市房租穩中略降

來源:券日

日前,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住房大數據項目組、住房大數據聯合實驗室發佈的2018年11月份《中國住房市場發展月度分析報告》顯示,經歷了2018年前7個月的快速上漲後,大數據住房租金指數監測顯示, 2018年8月份-10月份,重點城市住房租金(不含長租公寓,下同)水平有所回落。該報告同時顯示,10月份全國房地產市場整體退熱,一二三四線城市均穩中有降。報告認爲,房地產市場的整體趨穩,對於防範宏觀系統性風險、加快房地產市場長效機制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跌破2600點激發資金入市熱情 158只個股均獲千萬搶籌

來源:券日

分析人士認爲,儘管上週滬深兩市股指出現調整走勢,但A股整體估值已偏低,隨着市場利率回落,估值擴張基礎已初步具備,外資等長線資金的流入會支持A股流動性改善,大單資金淨流入個股值得重點關注。統計顯示,上週共有158只個股累計大單資金淨流入額超過1000萬元,合計吸金90.31億元。

 

2.市場回顧:

滬指失守2600點大關\n深成指創業板指跌逾3%

來源:新浪財經

截至收盤,上證指數報2579.48點,下跌65.95點,下跌2.49%,成交額1499.76億;深證成指報7636.7點,下跌257.29點,下跌3.26%,成交額2085.14億,兩市合計成交額3584.9億;創業板指報1308.74點,下跌45.18點,下跌3.34%,成交額622.93億。

盤面上看,行業板塊全線飄綠,其中綜合板塊表現頹靡。概念板塊全線飄綠,其中百度概念板塊表現較弱。兩市個股跌多漲少,共計154只個股上漲,3361只個股下跌,110只個股跌停。

環球市場:滬指單邊下跌 自貿區將支持個人境外證券投資

來源:新浪財經

週五早盤,亞太股市漲跌不一。繼週四弱勢震盪小幅收跌後,滬指低開低走,午盤報2602.3,跌1.63%,午後跌勢延續,截至13:43,報2589.23,跌2.12%。題材炒作退潮,小盤股代理中證1000跌3.1%,創業板指跌2.3%。

恒指低開後小幅震盪,午盤報25,941.19,跌0.3%。昨日盤後公佈財報的美團點評遭大行紛紛下調目標價,早盤最大跌幅超過14%,總市值跌破3000億港元。

隔夜,美股因感恩節休市,週五將提前三小時收盤。

截至11:46,在岸人民幣(USD/CNY)報6.9403,較週四官方收盤價貶值53點(pips)。反映境外投資者預期的離岸人民幣(USD/CNH)報6.9327。週五人民幣中間價報6.9306,調升85點。

恒指26000點再度失守\n大市成交縮策略轉防守

來源:新浪財經

恒指昨日跌0.3%或91點,收報25927點,成交顯著萎縮至僅有595億元,單日成交爲22個月低位,雖然有美國假期因素,但成交仍是過分偏低。下週G20會議將開幕,市場對於中美首腦能否在會面時取得一定的成果,仍持相當懷疑的態度。投資者不可對下週中美會談抱太大期望,即使達成一定的共識,料亦僅屬暫時性。

內地股市上半月曾有上佳表現,對港股幫助不少;不過本週A股投資氣氛明顯減弱,主要是受到監管爲題材股的炒作降溫,加上市場亦憂慮G20上中美雙方難以取得實質成果。昨日上證綜合指數(2579.48, -65.95,-2.49%)大跌2.5%,深成指及創業板更是跌逾3%。早前市場熱捧的主題股份,如創投概念股,昨日出現跌停潮。監管亦不斷提醒投資者,勿盲目跟風主題股。炒風消退,本週A股成交額亦明顯下降,由上週的平均每日4,000多億元人民幣,跌至本週的3,000多億元人民幣。若無新的政策刺激,A股反彈市或暫告一段落。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