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衢州、金華、杭州等地水泥生產企業紛紛發出公告,均以"全省年內需實行錯峯生產,企業面臨停產和限產狀態,且熟料和水泥庫存嚴重不足,屆時將無能力滿足市場供應"爲由,分時段進行產品加價。以浙江紅獅水泥股份有限公司蘭溪銷售科調價爲例,10月25日上午8時起各品牌規格水泥在原價基礎上上調30元/噸,11月1日上午8時起42.5散裝水泥在原價基礎上上調20元/噸,11月2日上午8時起各品牌規格水泥在原價基礎上上調50元/噸,11月15日上午8時起42.5散裝水泥在原價基礎上上調60元/噸,僅20天時間就上調160元/噸。消息一出,即引起下游企業巨大反響,據瞭解,自10月15日以來水泥價格已上漲160元/噸左右,目前水泥的價格在690元/噸左右。

麗水市宏嘉混凝土有限公司等混凝土生產企業反映,隨着水泥價格高漲,勢必導致混凝土生產成本大幅度提升,與混凝土銷售信息價格形成極大反差,企業壓力巨大。就11月份爲例,麗水市混凝土銷售價格按照不同規格在450元左右,其中:水泥佔混凝土比例約35%-40%,按目前水泥上漲160元計,混凝土生產成本每立方相對增加56-64元。而混凝土價格受每月信息價格制約,不得隨意調整。若不採取相應措施,一方面,將導致混凝土企業因水泥價格高漲而限產或停產,另一方面勢必影響當地重點工程實施進度。

爲此,市經信委在加強與市散裝協會的情況溝通的前提下,一方面鼓勵企業加大與周邊省份的水泥價格相對較低的生產企業溝通和銜接,想方設法降低生產成本;另一方面要求企業要做好各種情況的預判,加強與相關工程項目使用商的銜接,確保年內各大工程項目的順利實施。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