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與火的史實一再證明,只有擁有先進的武器裝備,才能更好地震懾強敵、以武止戈。請關注今天出版的《解放軍報》帶來的報道——

  

  以武止戈必須重視鑄劍

  周月星

  自古以來,人始終是戰爭勝負的決定性因素,但武器裝備的重要作用絕不能低估。面對國家安全需求的新變化,我們既要敢於亮劍,也要重視鑄劍。血與火的史實一再證明,只有擁有先進的武器裝備,才能更好地震懾強敵、以武止戈。

  我軍從來不缺乏狹路相逢、敢打必勝的亮劍精神。萬里長征中,多少次“死屍堆高了,小河變成了紅流”,紅軍依然向死而生、勇往直前;抗日戰場上,我軍不畏強敵、血戰到底,“甘願征戰血染衣,不平倭寇誓不休”;朝鮮戰場上,“炮擊過後,中國軍人像從地底下鑽出來似的,拼命抵抗”。我軍靠着“氣”的銳不可當,成爲世所公認的“無法複製的軍隊”。

  一度,“氣”的無比充盈彌補了我軍“鋼”的不足,但在許多時候也付出了沉重代價。因此,我黨我軍從來不否認國防科技、武器裝備在戰爭中的重要作用,始終把擁有和掌握先進的科技與裝備作爲孜孜以求的奮鬥目標。新中國成立之初,面對超級大國的核壟斷、核威脅與核訛詐,老一輩革命家和科學家高瞻遠矚、態度堅決,“再窮也要有一根打狗棍”。“兩彈一星”的橫空出世,向世界宣示了中國自主創新的勇氣、信心和能力,捍衛了民族尊嚴、國家安全。

  

  “隨着軍事技術不斷發展,裝備因素的重要性在上升,如果武器裝備上存在代差,仗就很難打了。”從近幾場局部戰爭可以看出,誰牽住了科技創新這個“牛鼻子”,誰掌握了高新武器裝備,誰就能在戰場上佔得先機、贏得優勢。從海灣戰爭到伊拉克戰場,從空襲南聯盟到出兵阿富汗,美軍擁有集海、陸、空、天、電、網聯合作戰系統於一體的壓倒性科技優勢和軍事優勢,對手想打夠不着、有勁使不上,只能望天興嘆。

  “現代高新技術武器裝備是大國地位的重要支撐,是維護國家安全的利器。”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軍始終堅持把國防科技和武器裝備建設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堅定不移自主創新、堅持不懈攻堅克難,在一些關鍵領域和核心技術上取得重大突破,一批新型武器裝備加速形成戰鬥力。“善於鑄劍”爲以武止戈積攢了底氣,拓展了空間,增加了手段。

  國防科技,事關民族尊嚴、國家安全;自主創新,是戰略需要,更是使命支撐。面對國家安全形勢的深刻變化,面對強國強軍的時代要求,我們只有堅持作戰需求牽引,堅持體系設計建設,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堅持實戰化運用檢驗,真正鑄就一把把國防利劍,方能關鍵時刻敢於亮劍,方能劍之所指、所向披靡。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