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講 實現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

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必須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經濟思想指引下,加快形成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指標體系、政策體系、標準體系、統計體系、績效評價、政績考覈,創建和完善制度環境,推動我國經濟在實現高質量發展上不斷取得新進展。

一、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

新時代我國經濟發展的基本特徵,是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高質量發展,集中體現了堅持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爲中心,是爲了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發展,是體現新發展理念的發展。更通俗地說,高質量發展,就是從“有沒有”轉向“好不好”。推動高質量發展,對於我國發展全局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

推動高質量發展是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必然要求。過去,粗放型經濟發展方式在我國發揮了很大作用,加快了我國經濟發展步伐,但現在再按照過去那種粗放型經濟發展方式來做,不僅國內條件不支持,國際條件也不支持,是不可持續的。如今,我國一年的經濟增量,就相當於一箇中等發達國家的經濟規模由於體量和基數變大,每增長一個百分點,在保就業、惠民生方面的效應明顯增大,同時,每增長一個百分點,對資源環境的消耗也成倍增加。中國經濟既“做不到”也“受不了”像過去那樣高速增長。我國正處於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關鍵階段,勞動力成本上升,資源環境約束增大,粗放的發展方式難以爲繼,經濟循環不暢問題十分突出。同時,世界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方興未艾、多點突破。我們必須推動高質量發展,以適應科技新變化、人民新需要,形成優質高效多樣化的供給體系,提供更多優質產品和服務。這樣,供求才能在新的水平上實現均衡,我國經濟才能持續健康發展。

推動高質量發展是適應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的必然要求。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了重大變化,我國經濟發展階段也在發生歷史性變化,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就是發展質量不高的表現。我們要重視量的增長,但更要重視解決質的問題,在質的大幅提升中實現量的有效增長。解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必須推動高質量發展。通過高質量發展,實現產業體系更加完整,生產組織方式網絡化、智能化,創新力、需求捕捉力、品牌影響力、核心競爭力不斷增強,產品和服務質量不斷提高,更好地滿足人民羣衆個性化、多樣化、不斷升級的需求。

推動高質量發展是遵循經濟規律發展的必然要求。有關研究表明,20世紀60年代以來,全球100多箇中等收入經濟體中只有十幾個成爲高收入經濟體。那些取得成功的國家和地區,就是在經歷高速增長階段後實現了經濟發展從量的擴張轉向質的提高。那些徘徊不前甚至倒退的國家和地區,就是沒有實現這種根本性轉變。經濟發展是一個螺旋式上升的過程,上升不是線性的,量積累到一定階段,必須轉向質的提升,我國經濟發展也要遵循這一規律。通過高質量發展,實現投資有回報、企業有利潤、員工有收入、政府有稅收,實現生產、流通、分配、消費循環通暢國民經濟重大比例關係和空間佈局比較合理,經濟發展比較平衡,不出現大的起落,逐步進入高收入經濟體行列。

在我國這樣一個經濟和人口規模巨大的國家,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並不容易,不可能一夜之間就實現。一方面必須跨越非常規的我國經濟發展現階段特有的關口,要着重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污染防治三大攻堅戰。這個關口特別是防範化解金融風險的關口過不去,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就會失去前提條件。另一方面,必須跨越常規性的長期性的關口,大力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特別是要淨化市場環境,提升人力資本素質,增強國家治理能力。這個關口過不去,提前1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目標就會落空,到本世紀中葉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目標就難以實現。要增強跨越關口的緊迫感和責任感,統籌做好跨越關口的頂層設計,把各項工作做好做實。

二、堅持適應把握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

全面認識和把握新常態,需要從時間和空間的大角度審視我國發展。從歷史長過程看,我國經濟發展歷程中新狀態、新格局、新階段總是在不斷形成,經濟發展新常態是這個長過程的一個階段,這完全符合事物發展螺旋式上升的運動規律。從時間上看,新常態是我國不同發展階段更替變化的結果。黨的十八大後,我國經濟發展正處於增長速度換擋期、結構調整陣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疊加”階段,面臨着經濟發展速度換擋節點,如同一個人10歲至18歲期間個子猛長,18歲之後長個子的速度就慢下來了;面臨着經濟發展結構調整節點,低端產業產能過剩要集中消化,中高端產業要加快發展,過去生產什麼都賺錢、生產多少都能賣出去的情況不存在了;面臨着經濟發展動力轉換節點,低成本資源和要素投入形成的驅動力明顯減弱,經濟增長需要更多驅動力創新。從空間上看,我國出口優勢和參與國際產業分工模式面臨新挑戰,經濟發展新常態是這種變化的體現。從一些世界貿易大國的實踐看,當貨物出口佔世界總額的比重達到10%左右,就會出現拐點,增速要降下來。我國貨物出口佔世界總額的比重,2010年超過10%,2014年達到12.3%。這意味着我國出口增速拐點已經到來,今後再要維持出口高增長、出口佔國內生產總值的高比例已不大可能。這就要求必須把經濟增長動力更多放在創新驅動和擴大內需特別是消費需求上。從時空兩方面綜合來看,我國發展的環境、條件、任務、要求等都發生了新的變化,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

新常態下,我國經濟發展的主要特點是:增長速度要從高速增長轉向中高速,發展方式要從規模速度型轉向質量效率型,經濟結構調整要從增量擴能爲主轉向調整存量、做優增量並舉,發展動力要從主要依靠資源和低成本勞動力等要素投入轉向創新驅動。

經濟發展新常態下,儘管經濟面臨較大下行壓力,但經濟發展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經濟韌性好、潛力足、迴旋餘地大的基本特質沒有變,經濟持續增長的良好支撐基礎和條件沒有變,經濟結構調整優化的前進態勢沒有變,可謂是“換擋不失勢”。要把握這些大勢,徹底拋棄用舊的思維邏輯和方式方法再求高增長的想法,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重大判斷和決策部署上來。要始終堅持以經濟建設爲中心,變中求新、新中求進、進中突破,推動我國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

三、把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作爲經濟工作的主線

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適應把握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的重大創新,是適應國際金融危機發生後綜合國力競爭新形勢的主動選擇,是推動我國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一場硬仗,要以銳意進取敢於擔當的精神狀態,腳踏實地、真抓實幹的工作作風,打贏這場硬仗。要把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作爲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經濟發展和經濟工作的主線,轉變發展方式,培育創新動力,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打造新引擎、構建新支撐。

供給和需求是市場經濟內在關係的兩個基本方面,是既對立又統一的辯證關係。沒有需求,供給就無從實現,新的需求可以催生新的供給;沒有供給,需求就無法滿足,新的供給可以創造新的需求。供給側管理和需求側管理是調控宏觀經濟的兩個基本手段。需求側管理,重在解決總量性問題,注重短期調控,主要是通過調節稅收、財政支出、貨幣信貸等來刺激或抑制需求,進而推動經濟增長。供給側管理,重在解決結構性問題,注重激發經濟增長動力,主要通過優化要素配置和調整生產結構來提高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進而推動經濟增長。

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經濟發展面臨的問題,供給和需求兩側都有,但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給側。比如,我國一些行業和產業產能嚴重過剩,同時,大量關鍵裝備、核心技術、高端產品還依賴進口。我國農業發展形勢很好,但一些農產品供給沒有很好適應需求變化。一些有大量購買力支撐的消費需求,在國內得不到有效供給,消費者將大把鈔票花費在出境購物、“海淘”購物上,等等。事實證明,我國不是需求不足,或沒有需求,而是需求變了,供給的產品卻沒有變,質量、服務跟不上。有效供給能力不足帶來大量“需求外溢”,消費能力嚴重外流。解決這些結構性問題,必須從供給側發力,找準在世界供給市場上的定位;必須把改善供給側結構作爲主攻方向,實現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躍升。

縱觀世界經濟發展史,經濟政策是以供給側爲重點還是以需求側爲重點,要依據一國宏觀經濟形勢作出抉擇。放棄需求側談供給側或放棄供給側談需求側都是片面的,二者不是非此即彼、一去一存的替代關係,而是要相互配合、協調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既強調供給又關注需求,既突出發展社會生產力又注重完善生產關係,既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又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既着眼當前又立足長遠。推進改革的內涵是增強供給側結構對需求變化的適應性、靈活性,不斷讓新的需求催生新的供給,讓新的供給創造新的需求,在相互推動中實現經濟發展。從政治經濟學角度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根本,是使我國供給能力更好滿足廣大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從而實現社會主義生產目的。不能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看成是西方供給學派的翻版,更要防止有些人用他們的解釋來宣揚“新自由主義”。近年來,我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經濟結構不斷優化,同時,在引領全球經濟治理中也發揮着積極作用。2016年的G20杭州峯會將“結構性改革”寫入成果文件,列入全球經濟治理行動指南。國際社會普遍認爲,中國已經成爲全球結構性改革的引領者。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點,是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用改革的辦法推進結構調整,減少無效和低端供給,擴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給,增強供給結構對需求變化的適應性和靈活性,提高全要素生產率。打贏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場硬仗,要按照黨的十九大的部署,把提高供給體系質量作爲主攻方向,着力去產能、去庫存、去槓桿、降成本、補短板,同時還要重點在“破”、“立”、“降”上下功夫。要大力破除無效供給,處置“殭屍企業”,該“斷奶”的就“斷奶”,該斷貸的就斷貸,堅決拔掉“輸液管”、“呼吸機”。要大力培育新動能,強化科技創新,發展綠色產業,培育新業態新模式,在中高端消費、創新引領、綠色低碳、共享經濟、現代供應鏈、人力資本服務等領域形成新增長點。要大力降低實體經濟成本,以降低企業負擔爲目標,研究降低製造業增值稅稅率,繼續清理規範涉企收費,採取措施解決收費過高等問題。要通過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優化存量資源配置,擴大優質增量供給,實現更高水平和更高質量的供需動態平衡,顯著增強我國經濟質量優勢。

四、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

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從黨和國家事業全局出發,着眼於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順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新要求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部署。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國家強,經濟體系必須強。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是一篇大文章,既是一個重大理論命題,更是一個重大實踐課題,集中體現了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迫切要求。要深刻認識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性和艱鉅性,科學把握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目標和重點,推動我國經濟發展煥發新活力、邁上新臺階。

現代化經濟體系,是由社會經濟活動各個環節、各個層面、各個領域的相互關係和內在聯繫構成的有機整體。這個經濟體系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內容:一是建設創新引領、協同發展的產業體系,實現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同發展,使科技創新在實體經濟發展中的貢獻份額不斷提高,現代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不斷增強,人力資源支撐實體經濟發展的作用不斷優化。二是建設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實現市場準入暢通、市場開放有序、市場競爭充分、市場秩序規範,加快形成企業自主經營公平競爭、消費者自由選擇自主消費、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動平等交換的現代市場體系。三是建設體現效率、促進公平的收入分配體系,實現收入分配合理、社會公平正義、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逐步縮小收入分配差距。四是建設彰顯優勢、協調聯動的城鄉區域發展體系,實現區域良性互動、城鄉融合發展、陸海統籌整體優化,培育和發揮區域比較優勢,加強區域優勢互補,塑造區域協調發展新格局。五是建設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綠色發展體系,實現綠色循環低碳發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現代化建設新格局。六是建設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開放體系,發展更高層次開放型經濟,推動開放朝着優化結構、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轉變。七是建設充分發揮市場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的經濟體制。以上幾個方面是個統一的整體,要一體建設、一體推進。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只有形成符合中國國情、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化經濟體系,才能更好順應現代化發展潮流,贏得國際競爭主動,爲其他領域現代化提供有力支撐,爲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打下更爲堅實而強大的物質基礎。

推動高質量發展,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必須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的要求,堅持質量第一、效率優先,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爲主線,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提高全要素生產率,着力加快建設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同發展的產業體系,着力構建市場機制有效、微觀主體有活力、宏觀調控有度的經濟體制,不斷增強我國經濟創新力和竟爭力。

大力發展實體經濟,築牢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堅實基礎。實體經濟是一國經濟的立身之本,是財富創造的根本源泉,是國家強盛的重要支柱。要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發展先進製造業,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推動資源要素向實體經濟集聚、政策措施向實體經濟傾斜、工作力量向實體經濟加強,激發和保護企業家精神,弘揚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營造腳踏實地、勤勞創業、實業致富的發展環境和社會氛圍。

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強化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要瞄準世界科技前沿,強化基礎研究,實現前瞻性基礎研究引領性原創成果重大突破。加強國家創新體系建設,強化戰略科技力量,推動科技創新和經濟社會發展深度融合,塑造更多依靠創新驅動、更多發揮先發優勢的引領型發展。培養造就一大批具有國際水平的戰略科技人才、科技領軍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創新團隊。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夯實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基礎。鄉村振興是一盤大棋,要把這盤大棋走好,必須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之路,讓農業成爲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爲有吸引力的職業,讓農村成爲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權”分置制度。保持土地承包關係穩定並長久不變,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後再延長30年。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保障農民財產權益,壯大集體經濟。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健全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實現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

積極推動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優化現代化經濟體系的空間佈局。實施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加大力度支持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貧困地區加快發展,強化舉措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深化改革加快東北等老工業基地振興,發揮優勢推動中部地區崛起,創新引領率先實現東部地區優化發展,建立更加有效的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以城市羣爲主體構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的城鎮格局,加快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和長江經濟帶發展,同時協調推進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堅持陸海統籌,加快建設海洋強國。

着力發展開放型經濟,提高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國際竟爭力。要以“一帶一路”建設爲重點,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並重,形成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開放格局。拓展對外貿易,培育貿易新業態新模式,大幅度放寬市場準入,擴大服務業對外開放保護外商投資合法權益。優化區域開放佈局,加大西部開放力度賦予自由貿易試驗區更大改革自主權,促進國際產能合作,形成面向全球的貿易、投融資、生產、服務網絡,加快培育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新優勢。

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完善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制度保障。經濟體制改革必須以完善產權制度和要素市場化配置爲重點,堅決破除各方面體制機制弊端,激發全社會創新創業活力。要完善各類國有資產管理體制,促進國有資產保值增值,推動國有資本做強做優做大;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有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全面實施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加快要素價格市場化改革,完善市場監管體制。創新和完善宏觀調控,發揮國家發展規劃的戰略導向作用,健全財政、貨幣、產業、區域、消費、投資等經濟政策協調機制,加快建立現代財政制度,深化稅收制度改革,深化金融體制改革。

五、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

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推動我國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必須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係。黨的十九大強調,要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這個重大判斷,有利於在全黨全社會進一步樹立關於政府和市場關係的正確觀念,有利於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有利於轉變政府職能,有利於抑制消極腐敗現象。

切實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市場決定資源配置是市場經濟的一般規律,市場經濟本質上就是市場決定資源配置的經濟。理論和實踐都證明,市場配置資源是最有效率的形式。必須不失時機地加大改革力度,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在思想上更加尊重市場決定資源配置這一市場經濟的一般規律,在行動上大幅度減少政府對資源的直接配置,推動資源配置依據市場規則、市場價格、市場競爭實現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優化,讓發展活力競相進發、社會財富充分湧流。要以完善產權制度和要素市場化配置爲重點推進經濟體制改革,實現產權有效激勵、要素自由流動、價格反應靈活、競爭公平有序、企業優勝劣汰。

要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並不是起全部作用,不是說政府就無所作爲,而是必須堅持有所爲有所不爲,着力提高宏觀調控和科學管理水平。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既是資本主義基本矛盾激化的結果,也是資本主義市場經濟高度依賴市場機制自發作用、極端輕視和削弱政府幹預的直接後果。資本主義市場經濟嚴重扭曲了政府與市場的關係資源配置效率低下,並不像西方經濟學教科書裏描述的那般美妙。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更好發揮政府作用,不是要更多發揮政府作用,而是要在保證市場發揮決定性作用的前提下,管好那些市場管不了或管不好的事情。”我國實行的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仍然要堅持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發揮黨和政府的積極作用。科學的宏觀調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發揮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優勢的內在要求。政府的職責和作用主要是保持宏觀經濟穩定,加強和優化公共服務,保障公平競爭,彌補市場失靈,加強市場監管,維護市場秩序,推動可持續發展,促進共同富裕。

無論是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還是更好發揮政府作用,都必須毫不動搖地堅持我國基本經濟制度。實行公有制爲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是我們國家的基本經濟制度。公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都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都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必須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堅持公有制主體地位,發揮國有經濟主導作用,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推動國有資本做強做優做大。必毫不動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激發非公有制經濟活力和創造力。任何想把公有制經濟否定掉或者想把非公有制經濟否定掉的觀點,都是不符合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都是不符合我國改革發展要求的,因此也都是錯誤的。

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係,要講辯證法、兩點論,把“看不見的手”和“看得見的手”都用好。兩者關係處理得好,經濟發展就會“琴瑟和鳴”;處理不好,經濟發展就會“孤掌難鳴”。要堅持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完善市場機制,打破行業壟斷、進入壁壘、地方保護,增強企業對市場需求變化的反應和調整能力,提高企業資源要素配置效率和競爭力;要更好發揮政府作用,不是簡單下達行政命令,而是在尊重市場規律的基礎上,用改革激發市場活力,用政策引導市場預期,用規劃明確投資方向,用法治規範市場行爲。

小編薦讀

出品:崆峒區網信辦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