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健身行業報告,正在年底陸續發佈。作爲第三方平臺,美團點評的運動健身板塊中,有最大的用戶健身商戶樣本數,和健身消費用戶的行爲數據,是中國健身行業目前最全的第三方數據平臺。

基於以上樣本基礎,2018年11月20日,美團點評發佈《2018美團點評健身行業白皮書》。報告從行業總體健身行業概覽、健身房競爭格局,和用戶健身消費行爲三個方面,發佈2018年健身行業白皮書。

我們先摘錄一些重要調研結果:

關於行業

■健身行業進入「深刻洗牌階段」

私教工作室競爭仍在加劇,互聯網智能健身開始建立連鎖品牌,健身俱樂部整合擴張。

■健身中心形成「全新競爭格局」

健身俱樂部、私教工作室、互聯網智能健身房三者並存,三者在地區分佈、選址策略和功能承載,皆呈現出明顯差異性。

■市場下沉:非一線城市健身中心增長,超過一線

隨着城鎮化進程加快,消費升級向下沉市場挺進,健身中心在非一線城市增長加快。

■工作室競爭加劇:工作室存活率低於健身俱樂部

由於開店成本低,工作室發展過快,同質化競爭情況嚴重,存活率低於健身俱樂部。

■邊界模糊:不同健身業態相互融合、借鑑是大勢所趨

健身俱樂部、私教工作室和智能建設房都是應不同消費需求而產生,表現出不同的優勢特徵,未來優勢互補是大趨勢。

■教練培養:以產品課程和系統建設,應對教練流失

教練是健身房的核心資源之一,由於優質教練短缺、質量參差不齊,可以通過外部的課程體系和系統建設來應對。

關於用戶

■健身人羣特徵:高收入、高學歷,年輕人居多

健身中心80、90後佔比達到79.4%,學歷上,本科以上佔63.2%。

■健身更加追求「精神層面」, 而非一味身體變化目的

48%消費者認爲健身是“釋放壓力”的有效方式。若要保持長久的健身習慣,靠的是更高層次的精神所需(精神狀態、生活方式等),而非短期的健身效果。

■消費驅動:有專業設備是首要原因,社交因素不可忽略

有66.1%的用戶認爲專業的健身設備/場所,是選擇健身中心的首要原因。“社交驅動”男性比女性更明顯,女性比男性更容易“花錢買堅持”。

■消費決策:價格、環境、距離

在是否購買某個健身中心會員時,價格、環境、距離和設備,是首要的幾大消費決策因素。

■訓練偏好:選擇團課重氛圍,選擇私教避免損傷

氛圍是打動選擇團課人羣的首要原因,青睞10人以內規模的小團課。避免損傷是選擇私教的首要原因,首次購買私教15節以下,對意志力呈觀望態度。

以上是我們摘錄白皮書中,針對健身行業和用戶的一些重要調研結果,接下來我們對白皮書全文進行一個簡要解讀。

白皮書總體三個方向結論如下:

1、行業概覽:中國健身行業—發展中的“潛力股”

2、競爭格局:健身中心經歷洗牌階段,建立競爭新格局

3、用戶需求:運動健身需求多面

中國健身行業, 發展中的“潛力股”

從宏觀上看,中國經濟平穩運行,恩格爾係數首次降到30%以下,居民在文化、體育、旅遊、健康、養老等領域的消費能力迎來大爆發。

分工逐漸細化,健身行業上中下游分工越發清晰,形成核心鏈路。

其中上游的器械、培訓和課程研發,成爲三個主要to B方向。中游的健身房、O2O平臺,以及健身APP從三方向提供健身服務供給,下游用戶端的價值則還在早期開發中。

行業整體處於初期階段,呈現出“大而不強”的特點。

其中上游的服務,總體趨勢爲國外輸入轉入國內自研,不管在器械和培訓上,國內上游服務正在跟上。

中游健身房總體規模雖然很大,但總體抗風險能力較弱,下游的後端需求,則纔開始起步,未來有較大發展空間。

未來,健身方式多元化,體驗智能化、場景融合化、並促進行業服務水平改善。

其中健身方式,包括健身課程、設備結合、體驗結合,以及更多跨界方式,將爲中國健身服務供給側提供豐富內容。

健身中心經歷洗牌階段, 建立競爭新格局

健身市場容量接近1000億人民幣,對比鄰國日韓,還有相當發展空間。

從圖中看,中國健身人口滲透率不到1%,對比日本的3.3%,韓國的7.3%,都有數倍的差距。基於中國的人口基數,每增加1個百分點,都是一個巨大的增量市場。

可以看到的是,國內俱樂部依然在加速擴張,但一線城市的俱樂部已經開始進入整合甚至關停轉讓,行業洗牌加劇。

尤其在一線城市,北京上海的健身中心總數,遠超其他城市。一線城市健身房總數是4225家,私教工作室是9411家,是俱樂部的兩倍之多。

而工作室由於同質化競爭,經營能力高低不齊,導致總體盈利能力弱,預計2019年將繼續出現一線城市私教工作室的關停轉讓潮。

俱樂部盈利能力單一,導致對單一業務的銷售壓力增大。其中會籍和私教佔了大部分收入,用戶端的零售等相關營收領域,尚未大面積開拓。

在美國等成熟市場,用戶零售端的收入,已經佔到健身房總體營收的相當比例。

除了營收項外,健身房的支出中,人員是最大成本。

其中人員工資、銷售提成和課時成本是主要三大項。但在俱樂部和工作室,二者的成本結構差異明顯。比如俱樂部的銷售提成更高,體現出俱樂部“重銷售”的行業現象。

健身中心依然區域性特徵明顯,在周圍3公里內進行地推銷售仍是最明顯的拓客方式。美團點評是次級入口,尤其對於私教工作室來說會員轉化效果明顯。

教練是目前健身行業的核心資源之一,健身過程中的互動和情感交流也很重要。

但行業普遍存在優質教練短缺、服務水平參差不齊、教練流動性大等問題。針對以上問題,白皮書建議健身中心可考慮通過內外部協作的方式進行優化。

總結來說,未來在四個方面呈現出不同趨勢:

1、行業洗牌加速,集中度進一步提升。 2、不同業態融合,新模式不斷湧現。 3、探索多元化盈利,產業鏈延伸是趨勢。4、市場環境變化,健身中心從銷售型向精細化運營型轉變。

運動健身需求多面

用戶調研方面,健身用戶呈現出以下基本特徵:健身人羣以高學歷、高收入、年輕人居多,且健身中心人羣表現更爲明顯。

健身市場仍以年輕人爲主,80後、90後佔比高。尤其在健身中心人羣中,用戶年輕特徵更爲明顯,健身中心人羣中80後、90後人羣總和達到到79.4%。

學歷分佈上,健身人羣整體學歷較高,本科以上比例高達63.2%。健身中心人羣個人月均收入集中在5000~7999元,佔比25.3%,平均月收入爲7,820元,高於整體健身人羣平均水準。

而相比改變身材的身體需求,精神需求在用戶的健身行爲中佔據重要比重。

48.0%消費者認可健身是“釋放壓力”的有效方式,健身目的更加關注在心靈放鬆上,而非一味追求身體變化;其中,健身中心人羣出於釋放壓力選擇健身的目的更爲明顯,TGI①達到113。

用戶在小白階段,他人督促或瘦身減脂比較奏效;但若要保持長久的健身習慣,靠的是滿足更高層次的精神所需(精神狀態、生活方式等),而非短期的健身效果。

氛圍有趣是打動健身中心人羣選擇團課的重要原因;且他們普遍青睞人數在10人以內的小規模團課。

避免健身損傷是健身中心人羣選擇私教服務的重要原因,首次購買私教課數量集中在15節課以下,原因是對私教效果和個人堅持動力持觀望態度。

社交通訊是健身人羣最常使用的APP類型;其次是與他們緊密相關的運動健身類APP。

視頻/音頻類緊隨其後,除了日常休閒外,一邊健身一邊聽音樂是重要的使用場景;電商購物和生活服務也是健身人羣必不可少的APP類型。這是一羣注重休閒娛樂與品質生活並進的消費羣體。

驅動消費的原因在性別上體現細微差距。

社交驅動在男性身上比女性體現的更加明顯,成爲打動男性健身人羣前往健身房鍛鍊的重要因素;女性比男性更容易“花錢買堅持”,消費理念存在感性的一面。

消費者在選擇是否購買某個健身中心的會員服務時,價格、環境、距離以及設備是首要考慮因素。

但在健身中心同質化嚴重情況下,教練的職業素養以及網絡上用戶評價就顯得格外重要,成爲健身中心的軟實力體現。

來源:GymSquare精練 作者:GymSquare編輯部

版權聲明: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我們尊重原作者的知識成果。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聯繫到原作者,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繫我們,我們會立即處理。歡迎建議、意見、合作、投稿至 [email protected]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