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福建省第五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启动

省教育厅(教育工委)新闻中心王静丹林劼

11月23日,福建省第四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工作总结暨第五届大赛启动视频会召开,省政协副主席、省教育厅副厅长薛卫民出席会议并讲话。

薛卫民指出,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于10月15日在厦门大学圆满落幕,大赛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面展示当代大学生敢闯会创的青春风采,推动更多高水平“双创”人才和高质量“双创”项目在福建落地生根,取得了丰硕成果,是一届惊艳非凡、令人难忘的大赛。

薛卫民表示,教育部在刚刚召开的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结会上提出,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将全力打造高教版块、职教版块、国际版块、萌芽版块“四大版块”,努力把大赛打造成为德育大平台、智育大平台、体育大平台、美育大平台和劳育大平台,做到更全面、更国际、更中国、更教育、更创新。

他希望,全省各高校要认真总结第四届赛事活动成绩和经验,充分借鉴先进的经验做法,高度重视第五届大赛,切实认识到位、策划到位、落实到位、组织到位。

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在以赛促创上下功夫

把大赛作为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推进高校综合改革的有力抓手,融入素质教育和人才培养的各方面,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把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课程纳入高校的必修课体系,允许大学生用创业成果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将学生获得专利、自主创业等情况折算为学分。

要精心组织、广泛宣传,在提高参与面上下功夫

统筹做好校赛的组织实施、校级初赛、项目遴选及推荐等赛事活动,为大赛提供必要的组织保障、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着手组建大赛创新创业项目团队,动员每个班级、每个小组都能出项目,激发大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与参赛热情。

要重视项目、挖掘培育,在提高项目竞争力上下功夫

动员各方力量,充分挖掘教师、校友的创新创业项目资源,动员更多体现学校的优势专业特色、科研成果转化特色、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协同创新特色和具备明显投资价值的项目报名参赛。

要加强协调、形成合力,在项目落地转化上下功夫

切实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区(基地)建设,举办好各类大赛、训练营和项目对接会,打造优秀参赛项目与市场的交流与互动平台,聘请知名科学家、创业成功者、企业家、风险投资人等各行各业人才担任创新创业导师,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成果落地转化。

要持之以恒、狠抓落实,在“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见实效上下功夫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回信精神,多措并举持续推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深入开展。通过创新创业专项经费、师生共创、校地协同等多种形式,努力实现项目长期对接;通过政策倾斜、项目立项、设立公益基金等方式为活动提供保障,推出一批帮扶品牌项目和帮扶示范区。

会上,厦门大学、福州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四所高校从赛事组织、筹备、参与等方面作了经验交流。会议在省教育厅设主会场,各设区市教育局、各高校设分会场。省教育厅相关处室负责人,各设区市教育局分管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各高校领导,学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领导小组全体成员,各学院、系(部)负责人,大赛工作部门负责人,师生代表等参加了会议。

【亮点回顾】

在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上,我省共有46个优秀项目入围决赛网评,夺得金奖10项,银奖14项,铜奖22项,厦门大学的《罗化新材料》项目夺得总决赛亚军,福州大学的《降糖贴剂》项目获“最佳创意奖”,省教育厅获得大赛“优秀组织奖”和“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优秀组织奖”,厦门大学和福州大学获得大赛“高校集体奖”和“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高校集体奖”,福建农林大学获得“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高校集体奖”,厦门大学解荣军等9位指导老师获得“创新创业导师奖”,获奖总数是上届的2倍,名列全国第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