沾益區石仁村委會在產業扶貧中,始終圍繞“新型經營主體帶動貧困戶脫貧、有勞動能力貧困戶產業扶持、有勞動能力貧困羣衆技能培訓、壯大集體經濟”四個全覆蓋,積極引龍頭、擴養殖、育產業,紮實推進產業扶貧,全面決戰脫貧攻堅。

小雪節令前後,正是種植魔芋的最佳節令。在大坡鄉石仁村委會田間地頭,建檔立卡貧困戶頂着寒風,忙着種植魔芋。針對村民是第一次種植魔芋,沒有種植技術的實際,沾益區農業部門及時派出懂技術、會栽種的技術能手,深入種植第一線,指導農民種植。

高級農藝師、石仁村駐村扶貧幹部蘇榮紅對農民說:“大家在進行魔芋播種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芽眼的位置,不能垂直放在地面窩塘裏面,一定要把這個芽眼與地面有一個傾斜角度,最佳角度是在30到45度,這樣播種下去就有利於下雨時,雨水會流淌掉。不會造成爛芽、爛種,有效提高魔芋的出苗率。”

有了農業專家技術指導,從來沒有種植過魔芋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心裏更有底了,在地裏幹得十分起勁。來自石仁村委會小石口村的建檔立卡貧困戶陳石柱,由於缺技術,缺致富產業,家裏生活十分困難,村委會引進了魔芋產業,他非常支持。陳石柱說:“我們是建檔立卡貧困戶,我們的土地承包給這個公司,我們投12個工,交3噸松毛,種魔芋,到年底分紅5000元錢,我們大家都積極的幹,現在我們已經在基地了幹着活了。”

陳石柱所說的公司,正是沾益區魔芋產業龍頭企業歐亞美公司,通過引進該公司發展魔芋,採取“黨支部+合作社+貧困戶+基地”模式,簽訂了《魔芋產業兜底扶貧協議》,流轉土地,覆蓋全部貧困戶。由歐亞美公司實行統一訂單、統一規劃、統一供種、統一種植、統一收購、統一銷售;貧困戶採取土地、勞務用工、幹松毛折資等形式入股;.魔芋收購後,由歐亞美公司按貧困戶折資入股量進行量化分配。

沾益區歐亞美公司負責人周家培說:“我們歐亞美公司在大坡鄉石仁村委會搞產業脫貧,通過魔芋種植,貧困戶以土地及務工入股,公司負責提供種芋、銷售等。公司保底分紅,每畝保證7500元的紅利,這裏有22畝,有33戶貧困戶,每戶可以分到5000元整。”

石仁村委會距沾益城區45公里,轄石仁、新發等10個村民小組,有農戶298戶,有鄉村人口1252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33戶。林業、水利資源豐富,但是土地少而零散。爲此農業部門因地制宜,揚長避短,制定了科學的產業幫扶措施。

沾益區農業局產業辦主任崔學凱說:“依託石仁村森林資源和自然稟賦,我們在耕地面積十分稀少的情況下,引進了歐亞美公司,紅聯合作社和野豬林合作社,着力打造蜂產業、雞產業和魔芋產業,現在已經種植完成22畝魔芋,放養100羣蜂,3200只土雞。按照黨支部加合作社加基地加貧困戶的模。明年我們將進一步引進博浩公司,計劃種植紫甘薯1000畝,紅蘿蔔1000畝,10個村民小組,每個村民小組利用山林資源,計劃種植刺梨100畝,合計種植1000畝刺梨產業,爲2020年全面脫貧打下堅實的產業基礎。

石仁村委會產業扶貧只是沾益區43個貧困村產業扶貧的縮影。在產業扶貧中,沾益區農業部門引導新型經營主體與貧困戶建立利益鏈接機制,積極參與產業扶貧;貧困戶依託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龍頭企業、種養大戶等新型經營主體,通過土地租賃、資金入股、跟着種養殖以及打工等增收致富。目前,43個貧困村因地實施“一主兩輔”扶貧產業,實現貧困戶2835戶10768人全覆蓋。

記者:吳竹芬 通訊員:葛玉環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