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医脉通

  近日江西省赣州市某医管部门,标新立异、创造性地制定了一份令人倍感匪夷所思、堪称奇葩的文件.....

  医学是一门严肃的科学,医务工作容不得半点马虎,更开不得一丝玩笑。工作应当如此,医务管理或医务政策更是如此,做到严谨、严肃、严明。

  近日江西省赣州市某医管部门,创造性地制定了一份令人倍感匪夷所思的文件,即《医疗机构“不满意就退费”工作实施方案》(简称《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规定:患者在接受诊疗服务中,对试点医院提供的门诊、住院、医疗后勤保障等就医环节中的某一项服务若有不满意的,可向院方投诉,并按规定对该项服务不满意申请退费。医院在审核无误后,即可退还相关费用

  《实施方案》截图

  《实施方案》显示,对导诊、收费员的挂号服务不满意的,按10元/次退还服务费;对门诊医生服务不满意的,退还挂号费及诊疗费;对放射、检验、心电图、CT等工作人员服务不满意的,退还检查费用的50%;同时,在医保结算、院前急救、保洁卫生、门卫安保、行政服务等有着明确的退费标准……此消息一经爆料,立刻引起了网友的热议。

  @此生守护好自己:我不满意家人在医院死了,是不是可以以命抵命?任何病症都是有风险和概率的,把医院当服务行业,那服务费我说了算吧!别总拿救死扶伤来绑架我!

  @别熬夜了:不满意就退费?那我去饭店吃饭吃完了觉得不满意是不是可以退一部分?别的服务行业有吗?服务行业可以拒绝服务的,这个也接轨啊。

  @零度不隔热:这算不算变相降低医闹发生率?“没法改变部分群众,那就改变医院”,会不会让部分人更加变本加厉啊,认为只要投诉就可以获得回报或者补偿!

  @聆听:检查完、病治好了,我就整体不满意,看病不用钱,实现了公立医院的公益性。然后社保当然以医院服务质量为由,也不给报销,医院还开来干吗,明摆着亏本生意。

  @狂奔的茄子:买火车票因为服务人员态度不好,在我旅程结束后可以退还票价多少?为什么我们发车前退票还要手续费,医生治病救人,竟还要对其“服务”讨价还价!

  满意的标准具有主观性,难以衡量且判断

  “不满意就退费”,听起来让人觉得“高大上”,做起来就会发现困难重重。敢问当下在哪个行业,敢如此标榜——“不满意就退费”。交通运输业?酒店餐饮业?银行金融业?显然找不到。

  虽然对医院的处罚力度有客观的数量要求,但殊不知怎么评判患者满意或不满意,只是患者主观上的标准。到底是真对医疗服务质量不满意,还是为了看病不交钱或少交钱而违背良心的假不满意,谁又能衡量?谁又来纠偏?

  重重困难之下,满不满意?退不退费?只会进一步激化医患矛盾,彼此之间产生更大的隔阂。

  超负荷劳动之下,片面强调服务是耍流氓

  长期以来,我们总是在强调“以病人为中心”,却忽视了当下社会医疗服务所承载的极限。

  如果医护人员数量充足,救治能力富余,提倡更加优质的服务,我们也许能够理解。但目前的状况是:医生每天门诊量众多,手术一台接着一台开,再加上写不完的病历,而护士更是被当成“多兵种”来使,负责护理的内容与项目越来越多,忙的时候“脚不离地”,在这种超负荷的劳动量之下,不少医护人群处于亚健康状态,猝死事件屡见报端。

  医疗行业是技术为先,服务不能喧宾夺主

  这样的一项政策可能造成的恶果是,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出于经济利益,“假装”不满意,并对医疗服务提出更高或者更过分的要求。

  医疗行业应该讲究的技术层面要多过服务层面,虽然技术与服务并不矛盾,也可以相辅相成、共同发展,但在同等的人力资源、硬件设备、服务能力等条件下,如果片面的追求服务质量的提高,就会偏斜了技术能力的提升,对于患者来说并不划算,更不利于行业的发展。

  推动行业健康发展,不能把责任全推向医院

  从相关行政主管部门来说,由于医疗行业的特殊性,在制定或执行某项政策时,更应当谨慎细微,不能拍脑袋决策。

  这份“不满意就退费”的政策,把提升服务质量的压力全部推向医院,把患者是否满意的评判全部推向医院,把退还患者的资金来源全部推向医院,也把医患之间最根本的矛盾及看病难、看病贵的根源一并推向医院。

  而冠冕堂皇地把“为群众着想”“推行优质服务”等“美誉”留给自己,不知道他们哪里来的底气和信心。如此不顾现实窘境消耗公信力,来博得部分人的一时满意,只会让行业的发展更加举步维艰,最终损害的也将是最广大人民的利益。

  提升医疗护理质量,仅靠原本就短缺且超负荷工作的医护人群,来承担更多的工作或消耗更大的精力,既不科学,又不符合常理逻辑。

  只有认清当下医疗行业发展的根本问题,系统谋划,整体布局,从现实出发,从细微处改变,因地制宜,才能不断增强医疗行业的服务能力,改善患者的就医体验。

  

  往期回顾

  全国百强医院排名出来了,河南这家医院6年间排名上升75位!

  国家卫健委分配重要任务,基层医生又要忙起来了!

  体检乱象大揭秘:给你体检的“大夫”很多都没有医师资格,疾病漏检很常见

  中央给基层医疗机构减负!县乡村医疗机构考核项目减少一半以上

  医疗大变局!河南:2020年形成分级诊疗格局,90%的患者在县域内医院就诊

  版权声明

  ◆本文综合医脉通、基层医师公社,最终版权、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

  大河健康报

  全 生 命 周 期 的 健 康 呵 护

  专业|专注|大爱|责任

  统筹:于素文

  编辑:宋昆仑

  实习编辑:刘广辉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