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醫脈通

  近日江西省贛州市某醫管部門,標新立異、創造性地制定了一份令人倍感匪夷所思、堪稱奇葩的文件.....

  醫學是一門嚴肅的科學,醫務工作容不得半點馬虎,更開不得一絲玩笑。工作應當如此,醫務管理或醫務政策更是如此,做到嚴謹、嚴肅、嚴明。

  近日江西省贛州市某醫管部門,創造性地制定了一份令人倍感匪夷所思的文件,即《醫療機構“不滿意就退費”工作實施方案》(簡稱《實施方案》)。

  《實施方案》規定:患者在接受診療服務中,對試點醫院提供的門診、住院、醫療後勤保障等就醫環節中的某一項服務若有不滿意的,可向院方投訴,並按規定對該項服務不滿意申請退費。醫院在審覈無誤後,即可退還相關費用

  《實施方案》截圖

  《實施方案》顯示,對導診、收費員的掛號服務不滿意的,按10元/次退還服務費;對門診醫生服務不滿意的,退還掛號費及診療費;對放射、檢驗、心電圖、CT等工作人員服務不滿意的,退還檢查費用的50%;同時,在醫保結算、院前急救、保潔衛生、門衛安保、行政服務等有着明確的退費標準……此消息一經爆料,立刻引起了網友的熱議。

  @此生守護好自己:我不滿意家人在醫院死了,是不是可以以命抵命?任何病症都是有風險和概率的,把醫院當服務行業,那服務費我說了算吧!別總拿救死扶傷來綁架我!

  @別熬夜了:不滿意就退費?那我去飯店喫飯喫完了覺得不滿意是不是可以退一部分?別的服務行業有嗎?服務行業可以拒絕服務的,這個也接軌啊。

  @零度不隔熱:這算不算變相降低醫鬧發生率?“沒法改變部分羣衆,那就改變醫院”,會不會讓部分人更加變本加厲啊,認爲只要投訴就可以獲得回報或者補償!

  @聆聽:檢查完、病治好了,我就整體不滿意,看病不用錢,實現了公立醫院的公益性。然後社保當然以醫院服務質量爲由,也不給報銷,醫院還開來幹嗎,明擺着虧本生意。

  @狂奔的茄子:買火車票因爲服務人員態度不好,在我旅程結束後可以退還票價多少?爲什麼我們發車前退票還要手續費,醫生治病救人,竟還要對其“服務”討價還價!

  滿意的標準具有主觀性,難以衡量且判斷

  “不滿意就退費”,聽起來讓人覺得“高大上”,做起來就會發現困難重重。敢問當下在哪個行業,敢如此標榜——“不滿意就退費”。交通運輸業?酒店餐飲業?銀行金融業?顯然找不到。

  雖然對醫院的處罰力度有客觀的數量要求,但殊不知怎麼評判患者滿意或不滿意,只是患者主觀上的標準。到底是真對醫療服務質量不滿意,還是爲了看病不交錢或少交錢而違背良心的假不滿意,誰又能衡量?誰又來糾偏?

  重重困難之下,滿不滿意?退不退費?只會進一步激化醫患矛盾,彼此之間產生更大的隔閡。

  超負荷勞動之下,片面強調服務是耍流氓

  長期以來,我們總是在強調“以病人爲中心”,卻忽視了當下社會醫療服務所承載的極限。

  如果醫護人員數量充足,救治能力富餘,提倡更加優質的服務,我們也許能夠理解。但目前的狀況是:醫生每天門診量衆多,手術一臺接着一臺開,再加上寫不完的病歷,而護士更是被當成“多兵種”來使,負責護理的內容與項目越來越多,忙的時候“腳不離地”,在這種超負荷的勞動量之下,不少醫護人羣處於亞健康狀態,猝死事件屢見報端。

  醫療行業是技術爲先,服務不能喧賓奪主

  這樣的一項政策可能造成的惡果是,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出於經濟利益,“假裝”不滿意,並對醫療服務提出更高或者更過分的要求。

  醫療行業應該講究的技術層面要多過服務層面,雖然技術與服務並不矛盾,也可以相輔相成、共同發展,但在同等的人力資源、硬件設備、服務能力等條件下,如果片面的追求服務質量的提高,就會偏斜了技術能力的提升,對於患者來說並不划算,更不利於行業的發展。

  推動行業健康發展,不能把責任全推向醫院

  從相關行政主管部門來說,由於醫療行業的特殊性,在制定或執行某項政策時,更應當謹慎細微,不能拍腦袋決策。

  這份“不滿意就退費”的政策,把提升服務質量的壓力全部推向醫院,把患者是否滿意的評判全部推向醫院,把退還患者的資金來源全部推向醫院,也把醫患之間最根本的矛盾及看病難、看病貴的根源一併推向醫院。

  而冠冕堂皇地把“爲羣衆着想”“推行優質服務”等“美譽”留給自己,不知道他們哪裏來的底氣和信心。如此不顧現實窘境消耗公信力,來博得部分人的一時滿意,只會讓行業的發展更加舉步維艱,最終損害的也將是最廣大人民的利益。

  提升醫療護理質量,僅靠原本就短缺且超負荷工作的醫護人羣,來承擔更多的工作或消耗更大的精力,既不科學,又不符合常理邏輯。

  只有認清當下醫療行業發展的根本問題,系統謀劃,整體佈局,從現實出發,從細微處改變,因地制宜,才能不斷增強醫療行業的服務能力,改善患者的就醫體驗。

  

  往期回顧

  全國百強醫院排名出來了,河南這家醫院6年間排名上升75位!

  國家衛健委分配重要任務,基層醫生又要忙起來了!

  體檢亂象大揭祕:給你體檢的“大夫”很多都沒有醫師資格,疾病漏檢很常見

  中央給基層醫療機構減負!縣鄉村醫療機構考覈項目減少一半以上

  醫療大變局!河南:2020年形成分級診療格局,90%的患者在縣域內醫院就診

  版權聲明

  ◆本文綜合醫脈通、基層醫師公社,最終版權、解釋權歸原作者所有。

  大河健康報

  全 生 命 周 期 的 健 康 呵 護

  專業|專注|大愛|責任

  統籌:於素文

  編輯:宋崑崙

  實習編輯:劉廣輝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