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错时经营、随季改变、抱团取暖......岛城一些商家正在悄然改变!

实体店

网店的冲击、高企的房租,近些年,实体店的日子过得如履薄冰。

商铺经营面积有限,如何放大有限空间,让寸土寸金的店面创造更多的利润,成为商家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岛城小商家又是怎么做的呢?

1

随季改变 夏天卖冷饮,冬天卖羽绒服

天气转凉,又到了板栗飘香的季节,一家家羽绒服专卖店、羊毛衫专卖店也开门迎客。

店铺在秋冬季节热卖板栗、羽绒服,到了夏天店铺空着吗?七八月生意红火的冷饮店现在关门吗?

答案当然是“NO”。

季节性商品决定了经营店铺的“候鸟性”,它会遵循时令的变化、自身的利益和消费者的需求来做出改变。

普陀区船厂路63号一家20多平方米的店铺,最近贴上一张新的横幅,“以旧换新,款式新颖,订做专卖羽绒服店欢迎您”。

店铺墙面上,挂着五颜六色的羽绒服,店里,工作人员正踩着缝纫机,赶制订单。

    

而在几个月前,这里还是一家冷饮批发店。“半年卖冷饮,半年卖羽绒服。一年房租6万多,如果租一整年,我们房租也赚不出。 ”羽绒服店老板说。

    

在定海环城南路开店的余老板,现在也在做羽绒服的生意,夏天店里做棒冰批发。“开店十几年了,每年都是这样。现在房租越来越贵,加上水电费一年五六万,如果单做羽绒服,半年没生意,太不划算! ”

    

定海区西园街和海山路十字路口附近的冷饮批发店,每年的经营时间是4月初到9月底,之后会租给别的经营者。店主蒋老板说,一般会出租给卖板栗的。

    

据统计,全市上百家冷饮批发店,大多数在秋冬季都会租给别的经营者或者自己卖些别的东西。

    

眼下,定海解放西路上的“佳栗来”板栗店正香气四溢。老板李军行告诉记者,板栗店的经营时间为9月中旬到明年三四月,之后会租给卖烤鸭的。

                    

2

错时经营 早上卖早点,中午卖汉堡

有的店铺随季节变迁,有的店铺早晚卖的东西不同。

香港电影《千杯不醉》有一个场景,米高(吴彦祖)的法国餐厅因经营惨淡面临关门,冯小敏(杨千嬅)白天租用米高的餐厅做咖啡馆,晚上餐厅继续由米高经营法国西餐。

同样的店面,不同的时间,店铺风格迥异。

面对高昂的租金,岛城一些小商家也在这样做。

普陀区东海中路的存丰食品店,巨大的蓝绿色招牌上,写着“存丰食品,专业定做各类大油包、大麻饼、团子”。

每天早上,身穿白色工作服的存丰食品工作人员将糖糕、粢饭糕、米糕、包子、团子、豆浆、茶叶蛋等摆放好。

    

到了中午,早市退去,早点全部下架,汉堡、鸡肉卷、炸鸡、烤肠、奶茶、果汁等登场。存丰食品招牌下,卖的却是“洋快餐”。

    

存丰食品经营部一位工作人员说,他们一般从早上5时经营到11时,之后会租出去。“我们一般会经营到晚上七八点。别的存丰食品店不是这种经营模式,我估计其他门店整天生意都很好,这家可能早上生意比较好,中午让我们卖别的东西。 ”下午3时,在售卖汉堡的一位工作人员如此揣摩。“不过到了中秋节,月饼销售旺季,这里一整天都在销售存丰的手工月饼。 ”这位工作人员说。

    

早上卖早点,中午卖汉堡,这种经营模式已经持续多年。

    

一店两用,这间不足十平方米的小店最大程度地发挥了它的价值,光顾者总是络绎不绝。

    

周围店铺几经更换,该店经营10年,屹立不倒。

    

错时经营,降低房租成本,这或许是这家实体小店能够活下去的重要因素之一。

                    

3

抱团取暖 一家卖蔬菜,一家卖排骨

节假日拼车回家,周末拼吃拼玩,“拼客”已经成为颇为流行的一种节约生活方式。

应对日益上涨的经营成本,岛城一些小型商家兴起了“拼店”经营热,多个老板合并经营。

今年2月,普陀区东海中路蒲湾一区菜场改造升级为舟山市菜篮子惠民店(普景农贸市场),改造后,菜篮子店和农贸市场二合一,成为一站式“菜篮子”商品采购平台模式下的首个示范点,农贸市场以售卖水产品为主,原市场销售活鲜、冰鲜、豆制品等20多家经营户保留,其他经营户,有的开始拼店做生意。

之前在菜市场卖蔬菜的袁文女就是其中一名。

    

两个月前,她操起老本行,自己开店卖蔬菜。

    

如何降低成本?她找到之前在菜市场卖排骨的一位经营户。两个人一拍即合,在原菜场附近开了一家老百姓菜店。

 

20多平方米的店里,一边摆放着菠菜、白菜、土豆、花菜、白萝卜、豆芽等,另一侧放着冷柜,摆着案板,案板放着排骨。“一年房租6万多,合租挺好的,既可以分摊房租,降低成本,还可以相互搭配促销,增加不少人气。 ”袁文女说。

下午5时,老百姓菜店人潮涌动,买菜的、买肉的,小店生意非常红火。

    

正在购菜的张先生告诉记者,改造后的市场以售卖水产品为主,菜篮子店里只有一处售卖猪肉,去晚了都买不到排骨,平日经常来这里买排骨,顺带买点蔬菜。

                   

4

巧用空档 门牌广告不撤,稳定市场定位

定海环城南路352号的苏州阳澄湖大闸蟹店已经营业十几年,红红火火的招牌上,“阳澄湖大闸蟹”六个白体大字从年头挂到年尾。“不是阳澄湖蟹好,此生何必住苏州”“秋菊争艳,闸蟹满黄”……招牌下的电子流动走字屏上,各种广告语轮番播出。

3.6两公蟹样品、4两公蟹样品、3.2两母蟹样品……店里的大水缸,每个都贴着标签。

    

店主沈老板是江苏苏州一位大闸蟹养殖户,每年9月到次年元旦来舟山售卖大闸蟹,其他时间则回苏州养大闸蟹。

    

这么长的空档期,如何利用店铺?

    

沈老板说,这么多年,在大闸蟹未上市的时段,店铺基本上都是关着的。

    

也就是,一年8万元的租金,只能靠这几个月出售大闸蟹来支撑。

    

店铺里十几口盛闸蟹的大水缸,想要挪动一次不容易。如果不挪动,水缸占据店铺大部分面积,其他经营者也不会同意。“虽然店铺一直关着,但广告招牌一直在,这样无形中形成品牌,稳定市场,揽下顾客,等到大闸蟹上市,顾客也会直奔而来。 ”

    

今年他在店铺空档期租给一个朋友卖饮料、烟酒,但是有前提,广告牌不能拆。

    

业内人士表示,大闸蟹属于高利润行业,商家一般希望拥有稳定的市场定位,窗口和门面牌子是其维持稳定市场定位的途径,若这样的店铺经营业务换来换去,消费者都会被搞混,那样的话,等到大闸蟹上市后,半年的租金也许都无法弥补因经营项目混乱而流失的消费者和营业额。

             

5 多元融合 实体书店卖文具、房屋中介涉足家政……

生存压力加大,单一的经营内容已无法满足店铺生存发展的需要,岛城很多店铺纷纷开始多元化经营。

随着网络购书以及电子书的盛行,不少实体书店步履维艰,走向多元融合。

普陀区沈家门树人书店,开店已有20多年,近年来,店主方老板在一楼开辟大块区域售卖文具等文化类用品。“文具已经占据整个书店销售额的50%。 ”方老板说。

纯粹卖书的书店,已经难觅踪迹。卖文具,成为很多书店的选择。

    

定海区环城西路的博士林书店,也已开店20多年,店里专门开辟一块区域用来专门卖文具。

    

“整个行业都在走下坡路,不管什么类型的书,都不好卖,我们总要想法子,尽可能做到不亏钱。 ”店主说。

    

不仅实体书店如此,岛城房屋中介从业者也纷纷将触角伸向房屋租售以外的其他领域。

    

从业者们普遍采用的方法是在巩固房屋中介的基础上拓宽领域,兼营与中介相关的其他业务,提供多种内容的中介服务。

    

船务家政、培训介绍、换证做证、实习启封、房产汽车、二次抵押、民间借款、转贷融资……

    

定海区东关路有20多家房屋中介聚集,很多房屋中介提供其他业务。

    

一家中介老板张女士介绍,除房屋租售外,他们还兼营家政服务。“房租涨了,广告费用也涨了,有租房、买房需求的人却不多,如果还不寻求改变,恐怕就很难撑下去了。 ”

只要合理利用资源,

小小的店铺就可以发挥更多的作用,

实现更大的价值。

来源:舟报集团新媒体

记者:马可云

编辑:陈曦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