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桓臺人!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開始繳費了!

2019年度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繳費開始啦!

時間爲2018年10月1日至12月30日,

參保人要於12月20日前將保費足額存入社保卡中,

以免影響扣款。

1、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基本原則和任務目標是什麼?

基本原則。堅持全覆蓋、保基本、有彈性、可持續的原則,籌資標準和待遇水平與經濟發展及各方面承受能力相適應:個人(家庭)、集體、政府合理分擔責任,權利和義務相對應;政府引導居民普遍參保;對參保居民實行屬地管理。

任務目標。建立個人繳費、集體補助和其他資助、政府補貼相結合的居民養老保險制度,實行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與家庭養老、社會救助等其他社會保障政策措施相配套,保障居民老年基本生活。

二、什麼樣的人可以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

我縣年滿16週歲(不含在校學生),未參加其他社會養老保險的城鄉居民,可以持戶口簿、第二代居民身份證、社保卡、一寸照片到戶籍地所在村(居)委會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

三、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什麼時候開始繳費,如何繳費?

10月至12月爲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集中繳費期。全面使用社保卡代扣繳費,請於12月20日前將所繳保費足額存入社保卡中,以免影響扣款。

四、參保人按照什麼標準繳費?繳費補貼如何確定?

我縣居民養老保險年繳費標準統一設爲12個檔次,參保人自主選擇繳費檔次(其中100元檔次僅限殘疾人和低保、特困家庭成員選擇繳納),按年繳費,多繳多得。

同時鼓勵有條件的村居、其他經濟組織、社會公益組織、個人爲參保人繳費提供資助,各項資助額之和不得超過最高繳費檔次,即每人每年5000元。個人繳費,集體補助及其他經濟組織、社會公益組織、個人對參保人繳費提供的資助,以及政府對參保人的繳費補貼全部單獨記入個人賬戶。

個人年繳費額不得超過最高繳費檔次,繳費檔次和補貼如下:

五、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對於特殊繳費羣體有哪些優惠政策?

1、對城鄉二級以上(含二級)重度殘疾人、民政部門認定的低保、五保和建檔立卡未標註脫貧的困難家庭成員,縣政府每年爲其代繳300元的養老保險費。

2、對農村獨生子女家庭、農村合法生育雙女家庭和城鄉獨生子女傷殘、死亡家庭夫妻符合領取條件的,給予計劃生育補助。其中,對農村獨子戶和合法生育雙女戶家庭夫妻補助標準爲本人月基礎養老金實際計發額的10%,農村獨女戶和城鄉獨生子女傷殘家庭夫妻補助標準爲本人月基礎養老金實際計發額的100%,對城鄉獨生子女死亡家庭夫妻補助標準爲本人月基礎養老金實際計發額的200%

3、復退軍人按服役年限每服役1年(不滿1年的按1年計)基礎養老金加發3%

4、對於繳納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超過15年的參保人,每多繳1年,基礎養老金加發3%

5、根據上級有關政策,重度殘疾人蔘保並按規定繳費(含政府代繳部分)且年滿55週歲,可提前申請享受養老金待遇。即持有殘聯核發的新版殘疾證且傷殘等級爲一級、二級的參保人,依據其本人意願,可於年滿55週歲的次月開始提前申請領取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養老待遇。

六、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養老金有哪幾部分組成?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養老金待遇=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累計額/139。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養老金待遇由所選擇的繳費檔次、繳費年限和個人賬戶資金積累的多少決定,多繳多得,長繳多得。繳費多、年限長、享受政府的補貼就越多,個人賬戶基金積累也就越多,其領取的養老金標準就越高。

居民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標準根據國家和省、市要求和經濟發展情況適時調整。

七、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待遇領取條件及繳費年限有什麼規定?

年滿60週歲、按規定參保並按年繳費、未享受國家規定的其他養老保險待遇的居民,可以按月領取養老金。新農保和城居保制度實施時已年滿60週歲的老年人不用交費,按月領取基礎養老金;45週歲以上(不含45週歲)的,應按年繳費,累計繳費年限不少於實際年齡到60週歲的剩餘年數,允許補繳,但補繳後累計繳費年限不得超過15年;45週歲以下(含45週歲)的,應按年繳費,累計繳費年限不少於15年。補繳部分政府不給予繳費補貼。

符合領取條件的參保人員,應在年滿60週歲當月攜帶戶口簿、第二代身份證、社保卡等材料,到所在村(居)社保協理員處辦理養老保險待遇申領手續,經審覈後即可自年滿60週歲次月起享受待遇。對於因個人原因延遲提報申領材料的,自審覈批准當月開始發放相關待遇,以前月份不予補發。

未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且未按規定繳納保費的,年滿60週歲後不享受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待遇。

八、參保人員去世後其繳納的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費如何處理?如何領取一次性喪葬補助費?

參保人員去世,不論是否已經開始領取養老金,其個人賬戶中的資金儲存餘額(包括財政補貼)都會一次性退給其法定繼承人或指定受益人。

已領取待遇人員去世的,相關人員應在參保人員去世之日起30個自然日內持參保人員死亡銷戶證明、繼承關係證明、繼承人銀行賬號等資料到參保村(居)委會申請辦理註銷手續,經審覈後發放一次性喪葬補助金800元

如未按期提報相關材料辦理註銷手續的將無法享受喪葬補助金。出現死亡冒領行爲,將依據《社保法》等相關法律法規予以追繳。

九、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關係轉移能否跨地區轉移?如果中斷繳費,可以補繳嗎?與城鎮職工養老保險是否衝突?

目前,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人繳費期間能夠跨地區辦理轉移接續;參保人員已達到養老金待遇領取年齡的,其養老保險關係不再轉移,在原參保地領取養老金待遇,須定期在原參保地進行身份認證,逾期未認證的將先行停發相關待遇。

參保人員因經濟困難等個人原因應參保而未參保或參保繳費中斷的,可自願補繳,但停繳期間的補繳部分不享受政府補貼。

根據《社會保險法》及相關社會保險經辦管理相關規定,如果因爲參加企業職工養老保險辦理中斷繳費的,在繳納職工養老保險保費期間不能進行補繳,即同一時間段只能選擇一項險種繳費。參保人達到相應退休年齡時只能選擇一項社會養老保險享受相關待遇,不可重複享受。

對於同時參加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和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參保人在繳費最後時點即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申請退休前,方可辦理兩項險種轉移銜接,處於繳費期的參保人不辦理養老保險制度銜接手續。參保人需攜帶兩項險種繳費證原件,身份證、戶口本原件及複印件各一份到轉入地開具《聯繫函》,再到轉出地辦理轉出手續。

十、對於城鄉居民待遇領取人員如何進行資格認證?

我縣城鄉居民待遇領取人員可持本人第二代居民身份證或社保卡到村(居)人社服務站,通過人臉識別的方式進行資格認證。也可採用手機APP(溫暖淄博人社客戶端)、登陸淄博市人力資源和社會勞動保障網個人網上服務大廳或前往居住地社保經辦機構通過異地協助認證等方式自主進行認證。對長時間未進行資格認證的人員將暫停其待遇發放,待認證後恢復待遇並補發。具體操作可諮詢村居協理員和鎮辦人社所。

十一、對被徵地農民如何進行社會保障?待遇怎麼覈算?

被徵地農民在土地被徵收過程中除獲取相應的各類土地徵收補償外,由政府撥付一定數額的社會養老保障資金,用於補貼參加相應的基本養老保險。

根據《關於印發山東省被徵地農民參加居民基本養老保險辦法的通知》(魯人社發〔2013〕35號)規定,將被徵地農民養老保險納入目前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建立同一個人賬戶,利用同一制度平臺。被徵地農民未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可在戶籍地參加居民基本養老保險;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其因徵地產生的社會養老保障資金納入當地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賬戶,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管理辦法統籌使用。

參保時已年滿60週歲人員,按對應年齡的支付係數,與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分別計算合併領取養老待遇;不滿60週歲的被徵地農民應按照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相關規定,繼續繳納居民養老保險費,從滿60週歲的次月起合併領取養老待遇。保障對象中不滿16週歲人員及在校生,可將其政府補貼的保險資金建立預存款賬戶,待其滿足養老保險參保條件時,將預存款賬戶的補貼資金按規定轉入對應的社會保險個人賬戶。已參加其他基本養老保險的,按照相關規定予以轉移銜接。

對於已享受其他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已納入被徵地農民養老保險方案但在方案實施前死亡或出國定居的人員依規定予以清算。

就等你啦!桓臺首屆全民才藝大賽等你來show!男女老少都能參加

重磅!桓臺縣果裏鎮太平村原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杜所平嚴重違紀違法被開除黨籍

厲害!桓臺這名初中生能“過目不忘”!下月將角逐世界記憶大師!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