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8事變後,日本侵略者向中國派來的不光有軍隊,還有大量的移民。

隨着日本對華侵略的推進,日本移民也跟着延伸,日軍每佔領一地,形形色色的日本人便隨着日軍軍事進攻和殖民統治延伸到那裏,廣大淪陷區日本人與日俱增。

1937年盧溝橋事變後,北平淪陷,隨着日軍佔領了北京城,日本移民也源源不斷地湧入北平。

從1937年下半年開始,日本人掀起了前往北京的高潮,配合日本佔領北平的形形色色的日本人“從山海關跨過塘沽、古北口、青島……各線的火車、輪船,裝了千萬個穿着木屐的旅客”,源源不斷地湧入華北的中心北平。四年間,日本僑民與北平居民的比例由1∶770左右膨脹到1∶30左右,到了1941年,寓京日本人已達十萬之衆。

長達八年的淪陷期間,北平的日僑對北平的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帶來了極大的破壞性影響。北平日本僑民與日本政府密切結合,與日本的政治經濟軍事勢力一起參與到北平的殖民統治之中。

日本僑民在北平以各種身份爲掩護,刺探情報、走私物品、販賣毒品,破壞北平經濟,毒害北平人民,配合日軍的侵略,達到侵華目的。

突然湧入的日本人首先面臨的是住房問題,爲解決激增人口的居住問題,日僞還劃定了西郊“新市區”專供日本僑民居住。

在通過種種手段獲得房子之後,日本人就開始對它進行改造。把中國住宅改成六疊或三疊的日式住宅。

隨着日本人的湧入,這所中國人的公寓也出現了日本人的門牌。

由於井水裏的石灰粉很多,還會摻雜有肥皂水,所以無法飲用,只能洗澡。

日本人通常買水喝。

日本主婦們要學會跟當地人一樣使用煤球。

日本主婦們發現中國人特別會合理地利用食物,絲毫不浪費,她們也學着去做、去品嚐。

北平的雜貨鋪裏也供應有洋貨。

丈夫外出時,家庭主婦們談論最近醃的鹹蘿蔔缺貨,或者一把笤帚一塊錢等等。

日本主婦們每天都要到很遠的市場去買菜。拉洋車的車伕看到日本主婦出門,就招呼她們,近處五錢,遠處十錢。

日本主婦終於來到了菜市場。

乘坐馬車的話比洋車更貴,一趟是50錢。

如果是富裕的家庭,家中會僱傭洋車車伕。

由於中國勞動力很便宜,很多日本家庭都會僱中國保姆。

天氣好時,日本主婦就會把被子拿到院子裏曬。

有的日本家庭孩子多,就會把孩子的奶奶從日本接來幫忙。

5月5日女兒節,日本主婦會買一些石榴花,作爲花簪插在女兒頭上。

還有不少日本主婦參與政治色彩濃厚的“國防婦人會”的。

總之,生活在北京的日本主婦,就跟在日本一樣,能夠得到丈夫每月大部分薪水。她們漸漸地適應北京的生活之後,很享受美麗古都北京的安靜,感到很幸福。

但是,她們的好日子總會有到頭的一天。隨着1945年日本戰敗投降,她們也被國民政府遣返回日本了。

向上滑動閱覽1945年8月15日正午,日本裕仁天皇向全日本廣播,接受波茨坦公告、實行無條件投降,結束戰爭。1945年10月10日,華北戰區受降儀式在故宮太和殿廣場舉行。羣衆見日軍入場投降,高呼“中國萬歲!”“......”歡聲雷動,聲徹雲霄。日軍投降代表 根本博(左一) 率幕僚受降臺前,列隊候命。交出的屠刀和簽署完畢的投降書。1945年11月17日,第一艘載有數千名僑民和數百名日本傷兵的遣送船由天津塘沽港開出,揭開了中國戰區遣送日本俘僑的序幕......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