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來自重慶大學的兩位志願者,帶領四牌坊小學的15名“光明小記者”,尋訪了重慶智能科技體驗基地一一際華園,帶他們學習採訪的技巧、禮儀,向有關負責人瞭解我市發展智能的規劃,聽際華園叔叔阿姨介紹智能科技體驗基地的目標等。

楊新宇 配圖

光明小記者是光明日報報業集團主管單位,光明(教育家)雜誌社發起的招募活動,面向重慶未成年人和義務教育學校招募光明小記者和創建光明小記者站。在重慶首批招募100名光明小記者,目的是培養新時代青少年媒介素養。

楊新宇 配圖

現場兩位志願者是大學生牛琪、齊惠昭,在重慶大學美視電影學院播音主持專業學習,也是學校“音爲愛國”志願服務協會的志願者。兩人一直以來熱心公益,還多次助力鄉村學校少年宮開展的系列活動。11月24日,市青少年素質教育領導小組辦公室正式聘請她們成爲“重慶市青少年校外輔導員”。

楊新宇 配圖

牛琪、齊惠昭利用自己所學的專業知識,教“小記者”們如何正確發音,說好普通話;如何注重採訪禮儀,注意提問方式,也讓孩子們更加自信。此外,還帶孩子尋訪重慶智能科技體驗基地,給他們介紹相關的科技知識,孩子們聽得津津有味。

“學習重要,實踐也很重要”,重慶市青少年社會教育協會負責人曾劍說,通過招募大學生志願者當校外輔導員,引導廣大少年兒童積極參加採訪智能科技教育實踐活動,培養少年兒童的科學興趣、創新思維和科學實踐能力,爲下屆“智博會”助力,助他們成爲新時代的好少年。

光明小記者重慶服務站負責人高陽對記者說,如何儘快讓孩子學會作一名合格的“光明小記者”,對少年兒童的全面發展,是非常有益的。

由於報名參加的學生很多,在重慶大學“音爲愛國”志願協會的支持下,主辦方將招聘一批大學生來擔任校外輔導員,讓孩子們儘快掌握當記者的方法。

楊新宇 配圖

活動現場,來自重慶大學的牛琪和齊惠昭兩位大學生,就被孩子們圍得水泄不通。牛琪對來自江津區四牌坊小學的首批光明小記者說,學當小記者,至少能提高學生四個方面的能力:觀察能力、交流能力、分析能力、寫作能力。這些都是光明小記者應當具備的才能。先說觀察能力。當小記者一要敏銳,二要善於觀察,否則,就當不好小記者。因爲,不敏銳便抓不住新聞,而不善於觀察,即使抓住了新聞,也難以發展其真正的價值和特點。再說交際能力。當小記者必須善於與人交往。而且要有靈活應變能力,如果見了陌生人不敢講話,到了一個大場面就緊張得心跳,那是無法完成採訪任務的。三是分析能力。小記者需要掌握較爲全面的知識,但要採寫新聞,就必須學會迅速地分析判斷問題:現場情況怎麼樣?哪件事是最重要的新聞?應該怎樣採寫這條新聞等。四是寫作能力。寫新聞的一個基本要求是,必須學會用最簡潔的語言,把最重要的事實表達清楚。這種鍛鍊,是其它作文形式得不到的。

楊新宇 配圖

牛琪說,當小記者能得到的鍛鍊和收穫,還不止以上四個方面。但是,這四個方面掌握了,就具備了小記者的基本素養。

與牛琪一同到現場的另一位大學生齊惠昭,也一直耐心的給小記者們講解,中午飯也忘記了喫。

齊惠昭告訴記者,在動身前來之前,就已經在構思所要講的內容。“的確,偏遠地區的孩子對新聞採訪的接觸或多或少會欠缺一些,我真切地希望我的講解能把採訪中的技巧知識帶給他們,也告訴他們新聞其實就在身邊,在生活的各個角落。在講解的設計上,我融入了化妝,衣着、表情、談吐、朗誦等等,此外,還融入了正確的站姿、坐姿,採訪心態調整等小技巧,讓新聞的種子能夠浸入孩子採訪的方方面面。”

“在分別之前,孩子、老師們的熱情讓我幾度熱淚盈眶,一個孩子們在採訪本上精心畫了我的頭像送給我,他們用這種愛心來表達對我們的喜愛,還爭先恐後地向我們要簽名、與我們合影留念”,這些,都讓齊惠昭感動。

楊新宇 配圖

在活動現場,一位5歲的光明小記者還和齊惠昭擁抱了一下,這個孩子一句“老師我喜歡你!”輕輕敲打她的心房。臨走前的每一個擁抱,每一張笑臉,深深地鐫刻在齊惠昭腦海裏,揮之不去。

楊新宇 配圖

“如果說他們收穫的是知識和溫暖,我們收穫的則是付出與愛”,牛琪動情地說。

我用愛心助你飛翔,重慶大學的兩位大學生志願者的愛心,深深地打動了在場的每一個人。

一位小記者牽着母親的手對兩位大學生姐姐說,我一定要好好學習到重慶去找你”,“老師,重大是我的夢想,我會努力的!”

“這次校外輔導員活動讓大學生收穫了太多太多,我想他們會帶着這份愛繼續前行,去追尋更多感動與成長!”團市委宣傳部副部長龍江對記者說出了這番話。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