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多家非房企公司出讓土地房產獲利 科技類公司較爲突出

近期,多家非地產類上市公司公告,轉讓持有的房產土地。部分公司因此所得利潤遠超年內營業利潤。此外,近期取得土地資源的上市公司中,除房地產企業外,科技類公司較爲突出。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三季度,有近半數科技類上市公司持有投資性房地產。業內人士稱,科技類上市公司持有土地及房產,除了經營所需外,以投資爲出發點,爲主業增加業績“蓄水池”。甚至在關鍵時刻,通過出售房地產獲利,起到扭虧、保殼的作用,也是重要因素。

轉讓土地房產獲利

多數公司轉讓土地溢價率較高。以遠東傳動爲例,公司11月23日午間公告,公司位於許昌市建安區的一處老廠區土地使用權、房屋及建築物、以及部分閒置設備被許昌科匯以6400萬元價格拍得。公告顯示,拍賣資產所得主要用於補充公司流動資金。值得注意的是,上述資產賬面價值合計681.96萬元,評估價值爲6271.95萬元,增值率高達819.69%。

部分涉及關聯交易的溢價率相對較低。以杭州高新爲例,公司日前公告,爲進一步盤活公司資產,提高資產利用率,公司擬將持有的3.3萬平方米土地使用權、合計建築面積爲1.65萬平方米的1幢-5幢和橡膠廠房等6項房屋建築物以及鋼結構棚、廠區道路等12項構築物轉讓給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高興集團。根據評估報告,截止評估基準日2018年9月30日,上述資產賬面價值爲2617.16萬元,評估增值3194.85萬元,增值率爲122.07%,商議轉讓總價格爲6900萬元。

部分公司通過轉讓土地,所得利潤遠超年內利潤總和。以中能電氣爲例,爲進一步盤活公司資產,提高資產利用率,公司擬將持有的福州市倉山區建新鎮金洲北路20號的1-8#樓(房產宗地面積共計2.17萬平方米,建築面積共計2.41萬平方米),轉讓給關聯方中能發展,轉讓總價款爲人民幣6560.23萬元。預計本次交易將增加公司稅前利潤3500萬元。公司三季報顯示,2018年1-9月份,共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1864.77萬元,同比增長65.34%。公司表示,此次將標的房產轉讓,有利於進一步盤活公司資產,提高資產利用率,實現公司資源的有效配置。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企業無一例外,主營業務均不是房地產。

科技類公司佈局多

此外,從近期公告看,取得土地資源的上市公司中,除房地產企業外,科技類公司較爲突出。以中京電子爲例,公司11月23日晚間公告,因公司發展需求,公司擬購買位於惠州市惠陽區鎮隆南長坑地段的土地,用於公司項目儲備用地,同時設立全資子公司負責該土地相關經營項目的運營管理。土地面積爲2.87萬平方米,土地用途爲工業用地,土地總價不超過2500萬元。本次擬購買的土地使用權需要通過國土部門“招拍掛”程序進行競拍,存在競拍結果不確定的風險。

業內人士稱,科技類上市公司持有土地及房產,經營所需是主要因素。以匯頂科技爲例,公司於2018年11月21日通過競拍,以人民幣5.58億元競得位於福田區梅林路與中康路交匯處的“全球智能芯片創新中心”項目地塊土地使用權。構建集研發、設計、轉化於一體的集成電路產業體系,打造成爲全球領先的芯片設計、軟件開發及提供整體解決方案的研發與應用示範基地。

而以投資爲出發點,爲主業增加業績“蓄水池”。甚至在關鍵時刻,通過出售房地產獲利,起到扭虧、保殼的作用,也是不可忽略的因素。

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三季度,近半數科技類上市公司持有投資性房地產。以計算機子行業爲例,100家計算機行業上市公司持有投資性房地產,佔行業總家數的48.78%。其中,27家持有投資性房地產賬面價值超過1億元。其中,不乏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和特殊風險警示的*ST、ST類上市公司。

舉例來看,ST中安三季報顯示,截至2018年9月30日,共持有投資性房地產10.85億元。公司2018年1-9月份,共實現營業收入29.13億元,同比增長38.35%。公司表示,主要是報告期內公司處置投資性房地產增加其他業務收入所致。

來源:中國證券報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