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经济日报刊登了《保持楼市调控政策连续性稳定性》的时评文章,分析了当前楼市的现状,对未来调控的走向做出预判,也释放了一些楼市信号。

目前楼市:市场分化明显

从近几个月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价格多呈现平稳或下滑趋势。而部分三四线城市价格多数呈现环比在涨,部分城市涨幅还在扩大,楼市分化较为明显。

目前的房地产市场,整体是下行中走向平稳的,但部分城市仍存在调控压力大、价格继续上涨的态势,仍需进一步落实差别化调控。长期来看,逐渐走向平稳是主流。

坚持调控的方向不动摇

文章中提出“在调控效果差异明显、楼市走势出现分化的情况下,更要坚持楼市调控的方向不动摇,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现在的市场,还未完全稳定。万里长征就剩一步了,哪能突然放弃?所以说,市场上传言“调控有放松的可能性”的说法是站不住脚跟的。且不说未来两年,至少在当前处于调控关键的阶段,不可能突然放松。从长期来看,未来的趋势不是说取消限购等调控政策,而是建立一种长效机制,以保持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和健康发展。这才是调控的终极目标和意义所在。

楼市“寒冬”尚未真正到来

从文章中的分析可以看出,楼市寒冬尚未真正到来。首先,虽然楼市有下行降温趋势,但那些表现明显的城市多数情况是,价格只是部分停涨或略有回调,这只是相对此前价格高点而言的。而楼市经历了2-3年的快速上涨,也需要一段时间来缓冲下,回归合理的价格区间。

再从成交方面来看,有些城市比如限购比较严格的三亚海口成交是下滑比较明显,但这并不能代表全国情况。再说有些城市下滑是此前热度过高,在调控重拳之下,暂时回落。真正的楼市寒冬还未到来。

不向市场和公众发出错误信号

之所以提出“不向市场和公众发出错误信号”,是因为市场上曾出现“楼市寒冬已至”“楼市将放开限购”等误导公众的言论,给公众带来恐慌等不良影响。在市场不稳定时期,任何一个信号或言论都能触动购房者敏感的神经。越是在市场行情不定的环境下,公众越需要正确的舆论引导。

在接下来的楼市调控中,或将加大对媒体的监督,而那些传播虚假信息的机构和媒体需要谨言慎行,特别是那些鼓吹房价上涨论、暴跌论的自媒体要小心了。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