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花開不敗》是河南故事家雜誌社旗下一本爲參加高考的莘莘學子精心打造的勵志系列圖書,內含最勵志的高考故事、最動人的成長感悟、最新最熱作文素材等,助你綻放青春夢想。那晚就像一根分割線,如果說之前那個是渾渾噩噩混日子的我,那麼那晚之後的我,已經知道該如何在剩下的100多天裏,儘自己最大努力快速地向目標靠近。

拿出逼上梁山的氣魄,奮勇前行

2008年一起補習的同學給我發來短信,說真羨慕你,運氣那麼好,能在那麼美麗的校園裏度過青春中最美的四年時光,他卻要繼續坐在補習班教室裏爲未知的命運打拼,暗無天日,真可怕。

我一直覺得自己缺乏勇氣去回憶那段苦讀的歲月,那太過慘烈與殘酷。可看到這條短信的時候,那些定格在記憶裏的日子就那麼清晰地浮現在眼前,恍若昨天。忽然間意識到,它們已經深深地鐫刻在生命的里程碑上,任時間洪流的沖刷,無法磨滅。

2008年8月的中旬,當考場上的勝者欣喜地爲即將開始的大學生活做着最後的準備時,我卻要拖着行李帶着借來的課本來到一所普通中學的補習班報到。第一年高考三本的分數讓我去不了任何一所理想的大學。所有人都說,再來一年吧,你的能力不是這樣的,你最少能上個二本,誰誰誰補習一年提高了多少多少呢。爸媽說,要求不高,一個很普通的二本就行。我甚至沒有認真地考慮過我爲什麼要上高四,高四這年又會碰到什麼樣的困難。只是單純愚蠢天真地認爲,只要上了高四,我就肯定能像別人所說的一樣,在明年的六月,獲取那個豐碩的果實。

一次又一次的考試,可憐的分數靠後的排名讓自己失去信心,同學對我好奇早已喪盡,我的“優越感”無跡可尋。大家真正關心的,是自己離高考的要求,是不是已經越來越接近。

真正讓自己覺悟的,是2009年大年初六的那天晚上,下半學期正式開學,班主任發了上期末的文綜卷子,我拿了169,同桌拿了224,全班81人有16人不上170分,我這個學習委員就是其中之一。臉上就像燃燒旺盛的炭,火紅火紅的。

那天晚上足足寫了六頁的日記,有懺悔,更多的是自己怎麼樣做才能離高考的要求更近一些。浮躁的心終於平靜下來。那晚就像一根分割線,如果說之前那個是渾渾噩噩混日子的我,那麼那晚之後的我,已經知道該如何在剩下的100多天裏,儘自己最大努力快速地向目標靠近。即使知道自己落後的,已經太多太多。但如果不往前追,那就只能在原地哀怨,看別人越跑越遠。往前跑,距離就會越來越小,這個時候,和別人比,已經沒有任何意義,超越自己,纔是真正的王道。我一定要在最後的時間裏,做最大的彌補。真正意義上的戰鬥,纔剛剛開始!

每天晚上12點之前從不睡覺,大口大口地喝苦丁茶防止瞌睡,每天早晨睡眼惺忪艱難地從牀上爬起的時候總會對自己說:沒事,上了大學再把覺給補回來。最奢侈的放鬆,是心煩氣躁的時候,耳朵裏塞着耳機聽汪峯的《怒放的生命》,那個滄桑男人的聲嘶力竭的聲音縈繞在靜謐的空間裏,雄渾有力。一筆一劃地臨摹字帖,細細品味每一句歌詞。十五分鐘,心情平復,一股力量便會重新在血液裏沸騰。

時間就像一位高傲的騎士,任白駒過隙,不爲任何人停留,一百多天的時間轉瞬即逝。終於到了六月的那個當口,5號的那天下午,收拾東西準備封鎖考場。我慢慢地把自己用過的稿紙一張一張疊好,厚厚一打。寫完的考卷上盡是密密麻麻的紅色訂正筆記,認真且詳細。摞起來有一張桌子高的書本和參考書,我把它們整齊地碼進箱子裏,嚴肅而莊重。把自己的課桌擦得乾乾淨淨,它陪我走過了高四最後奮鬥的日子,見證了爲夢想添加的每一塊磚瓦。我擦掉留在黑板上的倒計時,陽光透過玻璃照射在教室,看到漫天飛舞的粉塵。鎖上教室的門口,輕輕把這個承載我希望的地方,放進心底柔軟的角落。

22號晚上6點出成績,手顫顫巍巍地編寫短信。不是漏了這個數字就是漏了那個字母,連續發了六次才把短信編寫正確。短信終於回覆過來:語文127數學92文綜197英語115,民族加分7分,總分538。淚水霎時間盈滿眼眶,這個分數,比自己預想的高了很多。7點半出分數線,廣西文科一本分數線523,我高出一本線15分!我再也憋不住,放聲大哭。

也許這個分數對於其他人並不算什麼,可它在我手裏就是那麼真真切切的珍貴。我也在問自己,如果醒悟得更早一些,那麼分數會不會更高一些。可這個世界上不存在如果,我只能慶幸自己還能在覺悟的時候,拿出逼上梁山的氣魄,奮勇前行。

《花開不敗》是河南故事家雜誌社旗下一本爲參加高考的莘莘學子精心打造的勵志系列圖書,內含最勵志的高考故事、最動人的成長感悟、最新最熱作文素材等,助你綻放青春夢想。

故事家

=gushijia=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