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喝茶有講究,倒茶中也隱藏着學問。待客禮儀隱藏在茶席細節中。簡簡單單一個倒茶,倒得好,賓主盡歡,倒得不好,可能最後不歡而散,主人還覺得莫名其妙。龍園君的經驗是,倒茶最好用公道杯。公道杯,作爲茶席上的重要器具,可以均勻茶湯的濃度、平衡茶水的多寡,表現出主人的一視同仁、平等對待。

公道杯的作用主要在於均衡茶湯,將沖泡好的茶湯注入公道杯,再平均分至每一杯中,使得每一個人品鑑茶湯時,手中的茶湯都是同樣的滋味。分至茶杯中,除品嚐口感與風味外,公道杯同時也可起到沉澱茶渣的作用。

有的茶葉在沖泡時不宜使用過高的水溫,可以將煮沸的水先倒入公道杯中片刻,再注入茶壺,起到降溫之效。

以下這幾種倒法很失禮:

錯誤一:懸杯高衝

泡茶時可以“懸壺高衝”,倒茶時也把公道杯舉得高高的,還是燙的茶湯傾瀉而下,再“譁”地從品茗杯裏濺到客人身上,怎麼想都很危險吧。

從茶湯本身的角度考慮,這樣“高山流水”的倒法,會使茶湯的香味散失,還會導致泡沫增多,影響茶湯的色與香。所以要讓公道杯的杯口儘量靠近杯子,以不會濺出茶湯的高度爲宜。

錯誤二:厚此薄彼

公道杯,當然要倒得公道。倒茶時這位倒得滿滿的,那位只沾溼個杯底,茶多的覺得你在茶滿欺客,茶倒這麼滿,整個杯子都是燙的,又不好拿又擔心灑;茶少的懷疑你在故意怠慢。

所以分茶時要儘量均勻,不要厚此薄彼,此外,倒茶七分滿就好,利於品味聞香,觀賞杯中湯色。

錯誤三:不及時續杯

雖然各種雞湯有言“杯子的價值在於它的空”,但是你的客人可不會這麼想。茶喝完之後你不斟茶,場面就會很尷尬。客人一飲而盡,往往是因爲十分口渴,這時你就更要及時續杯。給客人續的茶,切記不要是冷茶,因爲那代表你在暗下逐客令。

身爲主人,還要注意不冷場,引導話題、活躍氣氛、把握倒茶換茶的節奏,讓所有客人都感受到細緻、溫柔的關懷。

錯誤四:倒個茶,發水災

主人在泡茶、倒茶時滴水,或者伸手從其他茶具上面穿過,失手碰到茶具、衣袖沾溼,既不美觀,弄得整個桌面溼漉漉的,也很不清爽。

給客人倒茶前,先要將公道杯在茶巾上“蘸”一下,避免底部滴水。倒茶時實在不小心把茶水灑在外面,要及時用茶巾擦乾,避免給客人造成麻煩。

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對於喜歡喝茶的朋友,整天與茶爲伍,茶禮可不能忘。到處的是濃淡均勻的茶湯,撫慰的是不平的人心。

從沖泡中增加品味,從茶禮中悟道人生。

更多普洱茶相關知識,如沖泡、品鑑、存茶、找茶等,請添加微信:puerzg4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