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看似普通的牛皮,在手藝人的刻刀遊走間,經過十幾道或幾十道工序,搖身一變成了別具特色的藝術作品。

“叮叮叮……”在攀枝花學院的一間工作室裏,不時傳出清脆的敲擊聲,38歲的皮雕藝人秦漢帥埋着頭,專注着對一張牛皮進行敲打、刻畫,製作一幅皮雕作品。秦漢帥還是攀枝花學院視覺傳達專業的一名教師,幾年前一次偶然的機會,走上了皮雕藝術創作之路。

本月初,秦漢帥參加了中國深圳皮雕藝術促進會舉辦的“第二屆國際皮雕藝術大賽”,當時有來自中國、美國、日本等國家的80多位工匠準備的上百件作品進入決賽,他的作品從中脫穎而出,獲得了“高級單色皮雕畫組”一等獎。

獲獎作品

一次偶然機會,他走上皮雕藝術創作之路

“皮雕”,是以皮革爲雕刻材料分類的一種雕刻工藝,一般選用質地細密堅韌,不易變形的天然皮革進行創作,也有部分人造皮革,皮雕藝術及其藝術風格復古優美。秦漢帥介紹,有記載表明,我國商代以來就有皮革技術與皮雕製作。

秦漢帥表示,現在關於皮雕藝術的起源,較爲公認的說法是皮雕藝術起源於文藝復興時期的歐洲。大約六年前,秦漢帥爲了幫助朋友完成論文,需要查詢皮雕方面的資料,接觸到了皮雕藝術。“當時皮雕藝術纔開始在中國流傳,處於起步階段,還屬於一個‘冷門’,能查詢的資料也不多。”秦漢帥說,在研究過程中,他被皮雕古雅的藝術氣質、豐富的表現形式吸引,然後就掉“坑”裏了。

“剛開始能查的資料很少,我自己也摸索了大半年時間,後來才慢慢入行。”秦漢帥表示,這幾年,他四處拜訪了國內的一些皮雕藝術大師,通過不斷的瞭解和學習,走上了皮雕藝術創作之路。

獲獎證書

複雜的創作過程,一個作品甚至要耗時一兩個月

“皮革雕刻的工序很複雜,先要選皮,然後利用皮革的彈性和可塑性,進行雕刻、敲打、上色等十多道工序,而複雜的皮雕作品,需要幾十道工序。”談到皮雕藝術,秦漢帥表示,牛皮具有細緻的紋理和毛細孔,其柔軟及強韌的特性,是皮雕材質之最佳選擇。

秦漢帥表示,通常一張牛皮最厚的只有4毫米,最薄的只有1.5毫米,“可塑的空間只有一毫米左右,想要在皮革上打造豐富的層次,這個過程很考驗匠人的雕工,稍微不注意可能就破壞整張。”

秦漢帥介紹,通常一件簡單的作品可能花費幾個小時,複雜的作品需要一兩個月。秦漢帥還是攀枝花學院視覺傳達專業的一名教師。他說,最近這兩年,除了給學生上課之外,大部分時間都在工作室裏忙創作。爲了能將皮雕藝術推廣出去,他還成立了自己的皮雕工作室——“漢工坊”,有幾個學生也在他的工作室學習和創作。

秦漢帥創作的皮雕作品

參加國際皮雕大賽,獲得高級組一等獎

本月初,由中國深圳皮雕藝術促進會舉辦的第二屆國際皮雕藝術大賽暨第二屆皮雕藝術研討會在中國深圳舉辦,秦漢帥代表學校參加比賽。本次大賽共吸引美國、日本和中國的80多位匠人蔘加。來自美國的羅伯特比爾、巴里金、鮑勃帕克、來自日本的大竹正博等皮雕知名藝術家出席擔任大賽評委,從設計、做工、染色和附加分四個方向對130餘件參賽作品逐一評選,秦漢帥的參賽作品《唐草精靈》脫穎而出,獲得高級組一等獎。

“這次獲獎的作品,從構思、製作到郵寄參賽,一共花了50多天。”秦漢帥表示。

秦漢帥創作的皮雕作品

他說,皮雕作品不僅有觀賞性,在生活中還有很高的實用性,可開發的前景大。“皮質可薄可厚,皮料可大可小,可染色,可塑性很強,線條肌理很美,百看不厭。”目前,秦漢帥做的皮雕作品有觀賞類的皮雕畫、掛件、皮夾、皮包、皮帶、皮鞋、紅酒包裝等實用物件,“其中私人訂製比較多。”

“據瞭解,目前全國從事皮雕藝術創作的人羣達到三四萬人,相對還是比較一個小衆的行業。”秦漢帥說,下一步,他準備將專業與藝術相融合,力爭打造一個省級或國家級的精品課程。另外,今年攀枝花學院成立了皮雕工藝協會,目前有60多個學生加入,秦漢帥是指導老師,“我希望將皮雕藝術創作傳承下去。”(部分圖受訪者提供)

秦漢帥創作的皮雕作品

紅星新聞記者 江龍 攝影報道

編輯 官莉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