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生態環境是普惠民生福祉。”從去年年底以來,蒲城縣啓動實施全域綠化,舉全縣之力,集全民之智,“創建省級森林城市”,全面打響了道路及荒山荒坡綠化攻堅戰役。

今年10月,這項艱鉅的綠化惠民工程總體規劃順利通過了省級專家評審。蒲城縣要從2018年至2020年三年時間裏實現縣域內綠化全覆蓋。

11月19日,華山網記者在位於蒲城縣東北十五公里處五龍山餘脈金粟山看到,工人們正在山體上挖樹坑,騾隊從山腳下正向山上馱運黃土。

金粟山是石頭山,植被稀少,因建有唐玄宗李隆基的陵墓而有名。石山栽樹,挖樹坑還不是最難的,石山上沒有樹苗成長需要的土,纔是最大的難題。

“開始想採用機械、坡道修路,一個是代價太大,機械不好上,然後採取人力往上背,人體力有限。”據現場負責的工作人員介紹,就只能用騾馬馱運。用騾子往上扛,一個騾子頂五六個好勞力。

從去年冬季開始,蒲城縣從陝南和四川大涼山聯繫來了幾支“騾隊”,騾隊的出現,讓這件難事有了轉機。

從山上俯瞰,一個個魚鱗狀的石坑依次分佈在山坡上,十分壯觀。而就在山腳下去年冬季與今年春冬兩季種植的側柏鬱鬱蔥蔥,將隨着工程的推進,整個山體將會變綠。

據瞭解,來自四川省大涼山的騾隊,由7個人和24匹騾子組成,每天趕着騾子像螞蟻搬家一樣,將植樹用的黃土等運到山上,確保了綠化工程的順利施工。

“ 山上幾乎就沒有路,不少路段崎嶇陡峭,騾子負重300多斤情況下,時常退縮罷工。”騾隊的大哥任太魚說,“一個人負責兩三匹騾子,除了裝卸外,最主要的任務就是在騾子退縮時,要牽引吆喝,讓騾子完成任務的同時還要防止它們跌落山。”

“不僅是泰陵山體要實現全部綠化。”據蒲城縣林業局副局長韓彥奎介紹,爲了創建省級森林城市,蒲城縣從去年冬季開始,在橋陵、景陵、泰陵等景區爲主的石質山體以及北部關停石渣廠實施造林綠化項目。採取鑿巖造林、客土造林模式,已經成功在唐橋陵、泰陵、景陵困難地栽植側柏、樟子松、油松等50多萬株,有效破解了困難地造林的難題。

據瞭解,蒲城縣將利用三年時間除了對唐五陵景區爲主的石質山體以及北部關停石渣廠實施造林綠化項目外,還將實施以種植金銀花、花椒爲主的中北部汗腰帶雜果經濟林基地建設;實施縣鄉道路村莊道路美化綠化、縣域內交通道路沿線的荒溝及迎坡面的綠化美化和高速路、鐵路、國省道沿線的寬幅林帶建設。

“依次計劃到2019年春季,2019年底,2020年春季,2020年底分別實現。橋陵、泰陵、景陵、光陵和堯山的綠化全覆蓋”。韓彥奎說,三年後,三萬畝大的禿山將種植600多萬株各類苗木,讓蒲城每一座荒山、禿山變成綠山,讓綠色撒滿蒲城大地。”

來源:華山網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