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年以来,我的座右铭一直是:

纵浪大化中,

不喜亦不惧。

应尽便须尽

无复独多虑。

老老实实的、朴朴素素的四句陶诗,几平用不着任何解释。

我是怎样实行这个座右铭的呢?无非是顺其自然,随遇而安而已,没有什么奇招。“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到了应该死的时候,你就去死用不着左思右想),这句话应该是关键性的。但是在我几十年的风华正茂的期间内,“尽”什么的是很难想到的。在这期间,我当然既走过阳关大道,也走过独木小桥。即使在走独木桥时,好像路上铺的全是玫瑰花,没有荆棘。这与“尽”的距离太远太远了。

到了现在,自己已经九十多岁了。离人生的尽头,不会太远了。我在这时候,根据座右铭的精神,处之泰然,随遇而安。我认为,这是唯一正确的态度。

我不是医生,我不想贸然提出一个想法。所谓老年忧郁症恐怕十有八九同我上面提出的看法有关,怎样治疗这种病症呢?我本来想用“无可奉告”来答复。但是,这未免太简慢,于是改写一首打油诗,题日“无题”:

人生在世一百年,

天天有些小麻烦。

最好办法是不理,

只等秋风过耳边。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