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目前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几乎都是平行志愿的规则,这也意味着志愿的填报难度相较于之前的顺序志愿来说要容易一些,

这会导致很多家长与孩子在填报志愿时放松警惕,没有细看学校的录取规则,到最后才发现,明明我比别人高几分,为什么我没有被录取,而他被录取了?

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因为不同院校的录取规则是有所不同的。即便填志愿都是平行志愿,但是因为该学校的政策,可能会导致一些不可预计的后果,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

1、专业级差

专业级差,指的是录取非第一志愿考生时的分数差额。这么一说可能有一些模糊,那举个例子带大家看看。

首先,假设某所学校设置的专业级差分别为:3,2,1,0,0。高考出成绩后,A考生考了600分,B考生考了598分,C考生考了597分。A、B的专业志愿顺序均为:工商管理、经济学、新闻学,C的专业志愿顺序为:经济学、工商管理、新闻学,且这三个专业都只招一个人。

若没有专业级差的情况下,录取情况应该是A:工商管理,B:经济学,C:工商管理,这点大家应该都毋庸置疑;

但如果考虑专业级差的话,结果就会变成:A:工商管理,B:新闻学,C:经济学,B的分数比C高,但是却掉入了第三志愿,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A考生分数最高,所以一定会进入第一志愿专业,这点是肯定的,然而作为第二志愿选择经济学的B同学,因为专业级差的存在,所以他必须要扣掉3分再与第一志愿选择经济学的C同学竞争。598-3<597,所以B同学只能去第三志愿。

当然,不同学校的专业级差不同,且实行的院校较少,家长和同学们请万分注意,了解它们的专业级差规则,才不会在填报志愿时白白损失分数。

所整理的为2018年各985、211大学专业录取方式,由于每年都有个别大学会更改录取方式,所以一定要认真查看2019年招生章程中专业录取方式是否更改。

采取“专业级差”院校名单

2、专业优先

专业优先,也叫专业清,指的是学校对所有进档考生按照第一专业志愿分类,分数由高到低依次排列,。

先从分数高的安排进入专业一直依次往后推,直到人数等于该专业招生计划数时,剩下的学生将依次按照第二、第三、第四..等等专业志愿依次向后排列投向尚未录满的专业,再按照高考分数排序录取。

专业优先的原则下,有利于高校内的学科均衡发展,但是由于第一志愿非常重要,所以填报志愿时千万要谨慎,不然高分也可能被调剂,甚至被退档。

2018年采取专业优先的院校

3、分数优先

分数优先就是如今大多数院校所采取的,家长们都了解的平行志愿规则,简单来说,就是将所有进档考生按高考分数由高到低进行排队,位次在前的考生先安排专业,位次在后的考生后安排。

再简单来说,就是先从高分考生考虑,再从该学生的志愿顺序来依次安排,极大程度保护了高分考生,目前国内大多院校采取的便是这种规则。

4、其他特殊类型录取

除了分数、专业清和级差这三类最常见的专业录取规则,还有极少数学校采取专业清+分数清平行志愿的方式安排专业录取,因为这类学校非常少,目前通过阅读各校招生章程,只有陕西科技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福州大学这三所高校采取这类专业录取规则。我们简单了解一下,不作为重点参考。

陕西科技大学2018年专业录取规则

“按照进档考生所报专业志愿第一专业志愿优先,第二专业志愿及以后视为平行志愿的原则安排专业。”

华南师范大学2018年专业录取规则

“普通类专业录取先按 “专业志愿优先”,后按“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录取,即先按考生所填报的第一专业志愿从高分到低分录取(相同分数的按排位先后录取)。未被第一专业志愿录取的考生,按“分数优先,遵循考生第二至第六专业志”的方法录取(相同分数的按排位先后录取)。”

福州大学2018年专业录取规则

“按“第一专业志愿优先,第二到第六专业志愿平行”的原则进行录取,”

解读:这三所学校把所有进档考生按照第一专业志愿高低分排序录取(专业清),剩下没有被录取的考生,再按照分数高低再依次检索每个人的剩余2-5专业志愿录取(分数清)。

注:某些省份平行志愿一个院校可以填报6个专业,河南省只能填报5个专业,招生章程中一些政策与河南实际情况略有冲突的以河南本省政策为准。

5如何读懂、掌握学校录取规则

懂、掌握专业录取规则至关重要,合理利用甚至可以使孩子的分数得到充分利用,这里我只简单给大家列出几个基本思路。

1.不要大范围的阅读招生章程

全国高校有很多,不要盲目去阅读所有学校的招生章程,全国院校非常多,大范围的阅读浪费时间也没有效率可言。可以先根据孩子的估分,或者成绩出来之后,再划定一批目标院校,有针对性的阅读这些学校的招生章程。

2.注意规则适用范围

每一个学校招生章程,都是针对全国发布的,而且涉及本校所有招生批次和专业。一定要筛选出跟自己相对应的招生政策阅读,比如章程中都会规定浙江、上海或者是内蒙古这些高考改革和传统顺序志愿省份的政策,这些信息不适用与河南等一些省份,我们要阅读涉及本省的政策,这些招生章程里一定会说明的,要看仔细。

另外,还有章程中对不同的专业和批次录取政策不一样,比如西南大学普通专业有级差,合作办学专业就不设置级差;学校提前批艺术类专业录取规则也与普通类专业录取规则不一样。如果你是普通类考生就不能参考艺术类的专业录取规则。

3.咬文嚼字理解政策

招生章程是学校的招生法规,具备权威性,因此措辞严谨晦涩,很难懂,千万不能仅靠字面意思去臆测。

比如有的高校章程上说:“所有进档考生按照专业科类排序,参考高考成绩高低依次安排专业录取”,这句话的意思很容易被误解为是“专业清”,因为有“按照专业科类排序”这句话,而其实上是指按照文理科分开排序,再根据考生专业志愿依次从高往低分录取,很显然人家是“分数清”的录取规则,千万不能误读。

如果实在搞不清楚,一定要请教专业人士,最好是直接打学校招办电话确认。

以上内容整理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