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震惊!上饶一女子8年前被情杀,凶手竟是… 背后的孽缘令人唏嘘

到两块石板之间缝隙下有反光

17岁抓鱼少年小顾好奇心被勾起

费力把其中一块石板挪开

这一挪揭开了一场8年前的命案

反光是一颗头骨上的牙齿

义乌市公安局今天通报

这起“白骨案”已经顺利破案

嫌疑人在东阳落网

而整个破案时间仅仅花了2天

“有些事情终究是要被发现的。”10月16日下午,正在东阳某企业二楼食堂吃面的张某面对突如其来的警察,整个人都瘫了。

近日,义乌市公安局经过缜密侦查,快速破获一起“白骨案”,成功将江西籍犯罪嫌疑人张某绳之以法,揭开了一段尘封多年的秘密。

少年翻开沟渠石板,水底惊现白骨!

距离义亭镇区两百来米有一片田野,种满了水稻、辣椒等一些农作物,秋风吹过稻田,寂静平和。

10月14日中午12点多,租住在义亭镇上的17岁少年小顾跑到田野附近去抓鱼。走在沟渠边上的时候,小顾看见路边有一个荒废的机埠(农田灌溉引水用),按照以往的经验,小顾觉得机埠里面肯定有鱼,赶紧靠过去。

机埠上面压着两块厚重的石板,小顾走近时发现两块石板之间的缝隙里有什么东西在反光, 是一块白得特别突出的物体,仔细看看好像是人的牙齿。好奇心大起,他把右边的那块厚重的石板使劲搬开,发现机埠底部似乎有一颗头骨。

为确认自己看到的到底是什么,小顾又从附近找来了一根细长竹竿,小心翼翼地往里试探。随着石板翻开,光线照进昏暗的沟渠,竹竿几下翻动,小顾终于看清了里面的东西——清澈的水底下竟然是一具早已腐烂的尸骨!满足了好奇心但也吓坏了自己,小顾赶紧赶紧跑回家,让父亲打电话报了警。

接到报警后,义乌市公安局迅速启动重特大案件侦破机制,刑侦、技术支撑、派出所等警种同步上案开展侦查工作,金华市公安局专家也赶到现场。市委常委、公安局长詹肖冰要求全力侦破案件,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施远生和专案组成员一同奋战在侦查一线。

(专案组成员每天商讨案情至凌晨两三点)

女性,系他杀

在现场,最为紧要的是把水中的尸骨先捞出。原先,勘查人员提出一个方案,就是利用抽水机把水抽干。然而,由于尸体所处的位置为机埠(农田灌溉引水用),荒废了很久,在底部形成了大量淤泥,一旦水体搅动会造成尸骨的损伤。

于是,现场工作人员拿来脸盆、水桶等工具将水小心舀出,再慢慢打捞出全部尸骨。经鉴定,这是一具完整的女性尸骨。法医还有一个重大发现:该具头骨有明显损伤,分析判断是为生前被人用钝器多次敲打所致。

现场清理过程中,还发现了一双在那时候看起来比较时髦的凉鞋,而死者随身的衣物已经一定程度被分解了。

毫无疑问,这,是一起命案。那么死者是谁?死亡时间是什么时候?当时这片田野里发生了什么事情?一个个问题摆在侦查人员面前亟待解答。

一个细节推测女子死亡时间

为了尽快解决这些问题,侦查人员分头行动,法医带着尸骨回到单位做DNA比对,而专案组民警则在现场附近走访排摸,寻找更多的线索。

此时正值收获的季节,农田里来往的都是附近农作的人,侦查人员一个个上前询问,果然收获了不少有利的信息。

在收集尸骨时,侦查人员敏锐地发现一个细节,就是尸体的各个部位发生了位移,腿骨出现在头顶上方。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侦查人员推测,雨水肯定不会造成这种冲击,应该是在机埠使用过程中,不断有水出入,才能让尸体发生位移。

(侦查人员从淤泥里寻找头发、牙齿、碎骨)

如果这一推测成立,说明了一个问题,就是该女子死亡时,并在其死后的一段时间里,机埠还是正常使用的。

那机埠又是什么时候荒废的呢?附近一位姓楼的老太太告诉侦查人员,自己的丈夫还在世时会用这个机埠来灌溉农田,自从丈夫去世,这个机埠也就荒废了,再也没人使用过。“那你丈夫去世多久了?”侦查人员问。“七八年了。”老太太回答。

“根据老太太的这条信息,这具尸骨至少已经存在七八年了,查找失踪人员的名单范围被大概框定在近10年里。”义乌市公安局刑侦分局副大队长楼奎谷说。

(在现场勘查的侦查人员)

DNA开始说话

在紧张排查失踪人员的同时,发现尸骨的第二天早上,DNA比对组传来好消息:通过对失踪人员亲属采集的DNA比对,找到了一名匹配对象!

警方找到当年的报案笔录,对比失踪年份和当时的衣着,死者的身份信息浮出水面。谢某,女,江西弋阳人,1987年生,2010年9月3日报失踪。

2010年9月3日晚上,谢某丈夫赖某发现妻子没回家,随即向义乌市公安局义亭派出所报警,并且在周围寻找谢某直到天亮,之后连续多天,又和在义亭镇的江西老乡一起,把周边地区都找了一圈,但没有任何收获。由于谢某手机处于关机状态,又深夜不回家,警方在查找的同时,将其列为失踪人员处理,并采集了其女儿的DNA。

谜底即将全部揭开,专案组民警马不停蹄,火速赶往江西弋阳,将死者丈夫赖某接到义乌。为了万无一失,警方采集了赖某及其子女的DNA,通过进一步比对,确认了死者谢某的身份。

(张某指认现场)

根据生前的活动反映,民警锁定凶手

死者谢某16岁就嫁给了比她大10岁的江西人赖某,两人育有3个小孩。赖某家境不好,长期在义乌打工赚钱,中秋的时候会去月饼厂帮忙。据赖某反映,谢某失踪前与多人有过暧昧,他听到过一些关于老婆私生活的风言风语,但面对比自己小10岁的老婆,谢某很多时候选择原谅,他还是很疼这个老婆的。

妻子“失踪”后的几年,赖某一直都没有放弃过寻找,赖某一直认为妻子是和其他男人跑了。虽然离开义乌多年,但赖某义乌的手机号码一直没停用,只为了妻子有一天能重新联系。

和多人有过暧昧?于是,警方将重点排查对象放在了与谢某有过感情纠葛的人员身上。通过对谢某生前工作、生活的场所进行认真细致的走访,专案侦查员获取了重要线索:死者生前确实与一名张姓男子有过暧昧,更关键的是在谢某失踪后不久,张某也离开了义亭镇。

另一方面,警方经过对死者最后的手机通话记录进行分析,与死者在2010年9月3日的最后通话联系人,正是张某。

不寻常的关系,最后的联系人,所有的证据都指向了张某。10月16日,警方赶到东阳将犯罪嫌疑人张某抓获。三天三夜的连续高效作战,在这一刻成功摘取战果。

面对警察,张某如实交代了8年前,冲动杀死谢某的过程。

缘起月饼厂的一段爱恨纠葛

2008年,张某和谢某在义亭某月饼厂里打工相识,两人年纪相近,都是20岁左右的小年轻,交往中逐渐产生了感情,发展为情人关系。期间赖某发现了二人的秘密,警告张某远离自己的妻子,再加上后来张某也娶了老婆,张某就不想和谢某继续好下去。

2010年9月3日晚上,张某约谢某想了断此事。“我和朋友去跳会儿广场舞,晚点再回家。”谢某在电话里对丈夫赖某说谎称自己要去跳舞后,就去找张某了。赖某在家一直等老婆跳完广场舞回来,殊不知,这一等就是8年后,等他和老婆再见面,老婆已经是水渠下的一堆森森白骨……

事发当晚,张某和谢某两个人到了约定的地点边走边聊,就走到了离镇两百米远的田野上。感情的问题最终无法避免,张某下定决心拒绝谢某,谢某却威胁要将此事告知张某妻子,张某苦苦哀求无济于事。

被逼无奈的张某,一时产生恶念,随手抓起路边的一块石头砸向了谢某。一下、两下、三下……等张某头脑清醒一些,才发现谢某早已没了声响。慌乱中,张某将谢某的尸体拖进了附近的水渠,并重新盖上了石板。

解决掉尸体后,张某慌张逃离,跑到一半想到谢某的东西还放在当时两个人坐的位子附近,于是又跑回现场捡了手机和钱包,取出了谢某钱包内的500元钱,将钱包和手机都丢进了黝黑的河水里,随后逃离现场。第二天赖先生找上门时,他已经在正常工作,谎称没有见过谢某。

10月16日下午,警方赶到东阳某企业,将正在二楼食堂吃面的张某抓获。“那年之后几乎就没去过义亭镇,这些年总是半夜被噩梦惊醒,现在梦里被民警抓住的画面,终于成了现实。”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目前,张某已被义乌警方刑拘,面临的将是法律的制裁。

以下内容是10月23日浙江24小时-钱江晚报记者在义乌市看守所采访犯罪嫌疑人张某时,他讲述的有关这起婚外恋情杀案的一些细节:

异乡孽缘

他和“婶婶”发展成了情人

2008年的中秋前的一个多月,张某收拾好行囊,从老家江西来到后爸打工的义亭镇。

这个当时才19岁的小伙子,成了谢某在月饼厂的工友。

张某后爸和谢某老家同村,说起来还算带点亲戚关系,论资排辈的话,张某得管只比自己大2岁的谢某叫“婶婶”。

月饼厂的工作时忙时闲,平时得空的时候,工友们会一起聚着聊聊天,或去镇上四处逛逛。

对于这个年龄相仿的“侄子”,谢某也是格外照顾。

“在工厂里经常会拉我聊天,出去逛街看我没钱,会给我买点东西,我当时觉得这就像姐姐照顾弟弟,只是我没想到后来会变成这样子。”在义乌市看守所,张某隔着铁窗,一声长叹。

没过多久,俩人之间已经无话不谈。据张某自述,谢某不时会跟他抱怨老公,他也会安慰她。

张某和后爸租住的房子,离谢某夫妻租的房子很近。一次,张某去谢某家找她玩,当时房间里只有谢某一人在,俩人都没能按捺住发生了关系。

“我知道她是有家庭的,但还是变成了情人关系。”张某说,2008年他在义亭待了一个月左右,中秋节的月饼做完后,就回江西老家继续种雷竹,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和谢某单独约会了两三次。

很快东窗事发。

当年下半年,有老乡私底下和谢某的老公赖某说起,见到张某坐在谢某的床上,火冒三丈的赖某带上谢某赶到张某家中。在对质中,张某不慎说漏了嘴。

“你要敢打他,我就死给你看!”看到张某要挨打,谢某以死相逼,赖某最后也只能不了了之。

数次威逼

他想结束,但她不肯

在谢某的制止下,事情没有闹大。

“我后爸他们还不知道这个事情,所以第二年(2009年)7月,又叫我去义亭的月饼厂继续做工赚钱。”张某说,在老家种植雷竹,刚好中秋前没有太多事,一般村里人都会选择出去打短工补贴家用。

张某再次回到义亭镇的月饼厂时,谢某已经不在月饼厂了,但人依然在义亭,难免还是会打照面。

“路上打招呼我也不敢多说什么,害怕被别人看到会有闲言碎语,害怕他老公再来找我。”就这样,一个月很快过去,张某也回老家谈了女朋友并结了婚。

2010年,张某再次到义亭的月饼厂来打工时,把老婆也一起带来了。

张某原本以为自己组建了家庭,加上2009年一整年没怎么联系,他和谢某之间的这段关系就此告一段落。

哪里知道,谢某没这么想。

“我离婚,你也离婚,我俩一起过吧。”按照张某的说法,2010年,谢某有次在街上看到他,突然和他提了这么一个要求。

“我拒绝了,也劝她很多次,但是她不听,不知道哪里弄来我手机号码,开始给我发短信、打电话,老是问我对她的要求考虑得如何了,前后加起来有十多次。”在看守所,张某这么跟记者说。

“你在哪儿,考虑得怎么样了?”2010年9月2日傍晚,谢某又给张某发来了短信。

“刚从工地下班,晚饭都还没吃,有事情我们明天再谈吧。”张某回。

当天回到家的两个人,可能都没有想到,一场悲剧即将来临。

抛尸水渠

事后他在月饼厂继续上班

第二天晚上,也就是2010年9月3日晚上,张某和谢某在事先约好的桥洞碰头。

“我和她在镇上转了一圈,刻意没有去聊感情,走了大概有一个小时,又回到了最开始碰头的桥洞。”张某说,俩人都走累了,刚好穿过桥洞不远处是一片田畈地,就在田埂上坐着休息。

“她又开始追问我考虑得怎么样了,要是不同意的话,就把这件事告诉我老婆和长辈,让我在村子里抬不起头,我当时觉得满脑子都是她的声音,特别烦人,只想让她闭嘴,就顺手捡起一块石头往她头上砸过去。”

“砸了第一下,她开始骂我,骂得很难听,我更加生气了。”

“闭嘴!闭嘴!闭嘴!”张某接着砸了三四下,等到回过神时,谢某已倒在地上没了呼吸。

张某发现不远处有一个灌溉用的水渠,上面压着水泥板,便把尸体扔到水渠里,把水泥板重新盖上。谢某的钱包和手机他也找地方扔了,然后去溪边洗了手上的血渍,回到了住处。

“一到屋里我把衣服脱了洗了,手一直在发抖,我拼命克制住,生怕被家里人看出来异样。”事后,张某继续在月饼厂上班,直到中秋节前月饼做完才回了老家,“不敢提前走,怕人起疑心。”

谢某失踪后,赖某去找过张某,但赖某以为老婆是准备和张某私奔,压根没想过谢某已经遇害了。

“我都带着老婆一起来打工了,怎么可能还跟你老婆去私奔,再说了我要是想去私奔,现在你还会在这里看到我?”张某的这番回答,让赖某无话可说。

冲动是魔鬼,支持严惩的怒戳大拇指!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