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文章,禁止转载

如今的农业似乎出现了一定的矛盾,很多的村民们已经开始放弃了这项谋生方式,特别是在粮作物的耕种上,更是出现了很大的危机。毕竟如今依靠着粮作物想要满足日常开支,可是一个十分不容易的事情。村子里的地多半都是交给老人家去管理,如果老人们实在干不动的,那就只能包给其他人种。因此我们经常能看到一些村民,他们已经70岁了,还在继续坚持着农业这个谋生。年轻人不愿种地,那如何保证饮食需求?依靠进口可行吗?

很多人都会好奇,为什么年轻人不想着来到农村中发展,不想着种上土地呢?其实每个农人都有着对土地的真挚情怀,只是受限于生活的压力,只能无奈的外出、如今的粮价一直都在不断的低迷着,其他的成本却一直都在不断的上涨中,这样的话一亩地也不过赚上300-500的收益,能满足生活吗?

农业的发展正处在这样的尴尬地步,毕竟如今有2.8亿多的村民来到了城里,而剩下的5亿多人,多半都是老幼妇,可见农业的发展中劳动力是有多么的缺乏。而老人们在种地的时候,依旧是过去的思维,依靠着二亩地生活,每天扛着锄头去耕作,这样的话生产更加的费力费时,还有很多的地出现无人种的现象。当然如今的80、90后已经很少有人会种地了,而随着老人年纪的增加,未来总有一天会离开农业,那么谁来种粮作物呢?

如今我国的粮食依旧保持在安全防线内,如今的年产量在6亿吨左右,但实际上只会消耗着5.4亿吨,而这样的话自然是不会担心安全性的问题。但这些年里进口的量却在逐年的增加,虽然没有威胁到安全的防线,但依靠这样的趋势,未来的粮食安全依旧让村民们担忧不已。如今的进口粮之所以大量的进口,还是因为价格上比较低廉,比起国内来说成本上降低很多,所以才会一直深受欢迎。但这只是建立在国内粮食充足的情况,如果人人都放弃了种粮作物,那依靠着进口自然是不可行的。

我国的人口有14亿,所以每日都会消耗大量的粮食,这样的话就会迫使粮价的逐步提升。在这个过程中,伺机提高粮价的可能性也会大大增加,这时候我国可是完全处于被动的外贸关系中。那个时候想要发展经济,却发现处处受限。可见粮食需求还需要依靠国内,依靠规模化和机械化,大家咋看?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