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19年各大券商策略又要出爐了 但是2018年跑偏有點遠!這些判斷你認同嗎?】2018年已近尾聲。回首歲末年初時,11連陽的上證指數士氣如虹,誰也想不到會是個高開低走的結局。當時主流券商集體看多A股,結果啪啪打臉。

2018年已近尾聲。回首歲末年初時,11連陽的上證指數士氣如虹,誰也想不到會是個高開低走的結局。當時主流券商集體看多A股,結果啪啪打臉。

現在,2019年券商的年度策略又要紛紛出爐了。幾大券商對明年的A股表示看好,中信證券更是認爲在2019年將迎來未來3-5年復興牛的起點。你信不?

還是先回顧一下今年的打臉之作吧!

指數:說好的慢牛呢?

中信證券秦培景等:泡沫大遷移2.0,復興牛

預計2018年全部A股盈利仍能保持10%的溫和增長,其中金融/非金融板塊增速5.4%/14.6%。看好2018年A股“慢牛”行情,考慮到通脹的預期和趨勢,上半年環境相對更好。

中金公司王漢鋒等:乘勢而上

2018年將是中國增長在2016年觸底,在2017年“峯迴路轉”之後“乘勢而上”的一年,增長持續性確認及系統性風險下降,將使得中國成爲中長線投資機會的溫牀,支持中國資產繼續重估。新老經濟結構轉換仍在推進,城鎮化深化,消費升級、產業升級、產業整合三大產業趨勢愈發明顯。我們認爲A股指數有望在2018年年底前實現雙位數收益。

截至11月23日,上證綜指年內跌幅爲22%。雙位數收益真沒有,雙位數虧損妥妥的;至於與2017年相比,那是真的不同……

上證綜指走勢

板塊:都是兩位數跌幅

2018年初的熱詞,是價值、龍頭、藍籌,先進製造、消費、金融、大數據等,都是2018年年初被券商看好的板塊。

華泰證券曾巖等:盈勢利導,製造牽牛

我們認爲2018年A股投資需把握兩個關鍵詞“傳導”和“升級”:行政化去產能對盈利的影響趨平,盈利上中下游的傳導順暢將成爲新亮點;產業升級政策將持續釋放政策紅利,製造升級、消費升級、大金融、“造強國築平衡”主題是較具確定性的配置方向。

任澤平:新時代新週期

戰略看多A股結構性牛市:從風險偏好和無風險利率轉向企業盈利驅動,價值投資迴歸,消費、金融、週期、先進製造、真成長。債市以配置價值爲主。

縱覽2018年主要指數的表現,上證50只跌了16.12%,算少的了。說大藍籌佔優的那幾位,這算是說對了嗎……

A股主要指數年初至今漲跌幅

從行業板塊來看, 28個申萬一級行業板塊盡墨,最抗跌的是銀行板塊,年初至今下跌近11.5%,計算機板塊跌幅也在20%以內。

申萬一級行業年內漲跌幅

2019年最新券商年度策略出爐

中信證券:迎來未來3-5年復興牛的起點

對於2019年A股市場判斷和投資策略,中信證券研究部股票策略組認爲,A股在2019年將迎來未來3-5年復興牛的起點;在盈利、政策和流動性影響下,預計大盤一季度盤整,二季度開始逐漸進入盈利和估值修復共振的上行階段;配置上聚焦結構轉型,擁抱高端製造業和服務業。

中金公司:風險繼續釋放與機會顯現

受增長繼續下行、政策逐步託底等基本面與政策交互演變的影響,從當前到2019年年底的中國股市可能會經歷風險繼續釋放與機會顯現的階段,時機把握較爲關鍵。

未來3-6個月行業配置建議注意以下三個方面:1、逢低吸納符合中國消費升級與產業升級趨勢的優質龍頭,當前建議在包括醫藥、家電、輕工、餐飲旅遊等領域精選個股,同時也關注食品飲料、汽車及零部件、TMT等泛消費類板塊更好的買入時點;2、關注下跌時間長、幅度大、估值低、預期已經較爲悲觀的部分板塊邊際改善機會,包括券商、保險、軍工、部分新能源等;3、相對看淡近年受供給側改革支持、未來需求放緩更明顯、估值風險釋放尚不充分的板塊,主要包括原材料等板塊。

華泰證券:渠成水到,澆灌成長

今年7月底以來的政策調整未能顯著起效,原因在於“有水”但“渠未成”。 2019年A股市場則有望“渠成水到,澆灌成長”。重點在於“通渠”政策的進度,需重點關注2-4月、7-8月兩個時間點。

預期2019年全A盈利增速會回落至5.5%,但呈U型,趨勢或好於2018年,A股有望回升;流動性結構決定了市場高度,小行情or大行情取決於間接融資與直接融資誰的邊際增量更顯著。預期技術和經濟週期疊加決定了市場風格偏科技成長,從相對盈利、無風險利率、政策邊際變化及產業鏈景氣度考慮,建議配置通信、軍工、金融。

預測本就是難事,何況今年面臨外圍風險和信用風險這兩大沖擊因素。與其看結論,不如看邏輯,這或許纔是解讀大咖報告的正確姿勢吧。

(文章來源:中國證券報)

(責任編輯:DF372)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